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778|回复: 0

《把宋词当作口香糖“嚼”》★【虎尘2014随笔(11)】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162

1707

主题

3237

帖子

5722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722
QQ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4-1-6 01: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观尔 于 2014-1-6 01:32 编辑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上首词,出自宋代诗人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你看,这宋词,写得多过瘾。我对我的洋学生说:没事多嚼嚼宋词,要把宋词当作口香糖“嚼”,才会入脑入脾入心。你如果能做到把宋词当作口香糖“嚼”,那么,你的文字水平就会大增。日常经常读些这样的词,即便是生活有了枯燥和压力,也会得到缓释。即便是寒冷,你也会觉得温暖。即便是枯爱和无爱,你心里也会荡起春潮。

有很多人,为什么不喜欢宋词?其原因,是没有把它当作口腔的美食来看待。你如果把它当作口腔的美食来看待,其趣味就大不一样了。还有一种情况是:你喜欢宋词,也放在口腔里“嚼”过,但就是没有“嚼”出味道儿。没有“嚼”出味道儿,说明你“嚼”得太快。你以为只要把里面的甜味吸干了,就到此为止了,这种“嚼法”是错误的。会“嚼”口香糖的人,一个口香糖,会放在嘴里很长时间。口香糖的实效功能用有很多:比如和络面部表情,使你可憎的绷得很紧的面部表情,通过腮颊的左右上下运动后,得到宽松和喜悦。

比如你齿内的食垢,躲在齿缝里不走。只要你嚼一个口香糖,就可以请它回来。你意识到了口香糖的妙用后,你就会知道宋词是怎样的味道儿。宋词用“品”,口香糖用“嚼”。在这里,我把它们调个个儿:用“嚼”,来阐述宋词在现代社会的审美趣味。一、对待宋词要“慢嚼”:先要从各类词牌的特性开始“嚼”。每个词牌的特性不一样,“嚼”法也不一样。关于词牌的种类,请参考网上资料,我在这儿,就不赘笔了。二、对待宋词要“轻嚼”:每个词牌的特性,你都了解了。你就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去系统性和规划性地读一些词。

不但要读,还要有意识地去背。光读,容易忘,不易记起。背的目的是先“嚼”软它们,让它们在你记忆的口腔里,赖着不走。“赖着不走”,就说明你尝到了它的基本味道了。三、对待宋词要“细嚼”:你尝到了由读到背的味道后,你才会觉得过瘾。你过瘾了,就会细细地探究它的缘由。从词的形式到主旨,从词的构件到词的间架,从每个字的起笔,到每个句的落笔,从词的意象,到词的想象,你“嚼”得越细,你的收获,就越大。

在我看来:宋词,相对于唐诗而言,更富于语言的表现力和艺术的感染力。更富于意象的延伸力和想象的扩张力。它辞采丰韵,音调朗挫,是陶冶个人艺术气质和修养的最佳营养品。你如果没有把宋词,作为你人生的人文营养品,那么,即便是你的文化结构再牛,也会牛不远。为什么?因为你没有传统文化的底蕴,作为你内涵钙质的渗透和浸润,支撑和给养,当然走不远。

00:41 2014-01-06

东湖副刊版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