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836|回复: 0

《敏学》★【虎尘论读书系列(1)】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162

1707

主题

3237

帖子

5722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722
QQ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4-1-11 23:4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观尔 于 2014-1-12 09:57 编辑

《论语·公冶长第五》中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指:天资聪明,好学习。并且,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这样做而成名的。我要把孔子这句话,截成两半儿,来谈读书。前一半儿“敏而好学”,作为首开《虎尘论读书系列》的开篇文章。后一半儿“不耻下问”,留作笫二篇做。读书要不要“敏”,答曰:肯定要。“敏”的真正含义又是什么?

(1)形声。字从攴(pū),从每,每亦声。“每”意为“覆盖”、“笼罩”。“攴”意为“敲击”、“击破”。“每”与“攴”联合起来表示“击破覆盖物”、“打破笼罩物”。②本义:打破笼罩物,而见光明及获得行动自由。转义:摆脱困境的动作快。由“动作快”,而衍生出关于“敏”的词汇:敏感、敏锐、敏达、灵敏、聪敏、敏求、敏给、敏捷、敏赡、敏睿、敏疾、敏思、敏才、敏悟、敏博、敏达、敏隽、敏智、敏识、敏瞻、敏行、敏求、敏学等。这些词汇,又都是读书人必备和必需的动作和心态。

动作快:说明你的思维反应快,说明你对认识和感受的对象,理解的程度和吸收的程度“动作快”。读书的动作,从过程的动作而言,是要慢些。为什么?一本书,或一篇文章,要经过几个思维的过程,才可以完成。①先是大致翻翻:看看这本书和这篇文章,有没有对你口味和兴趣的东西。如果有,②溜一遍书的目录和一篇文章的大概:看看书的体例和文章的字句,是否与这本书的书名和这篇文章的标题匹配,是否是一本值得你阅读和喜欢的文章。

如果是,③把手揩干净,把脑子洗净。如果有可能,再泡上一壶儿上等的茶,就进入了④正式的手到、脑到、心到的阅读境界。手到、脑到、心到了阅读的境界。就要与写作者,写作的对象进行深度的对话和呼吸。为什么我要用“深度的对话和呼吸”?一个写作者,好不容易用了他她的毕生,或短暂的精力,写这本书和这篇文章,是用了很多的情绪投入的,是用了很大的感情投入的。作为读者,你不去身感体受地与写作者进行感情的投入和情绪的投入,你就难以体会写作者写这本书和这篇文章的实际目的、价值和意义。

一书,是一个人的心灵。一篇文章,也是一个人的心灵。你如果不把它当作自己的感受和人生来阅读和感受的话,那么,你无以成为一个敏感、敏锐、敏悟、敏慧的读者。除非你不喜欢,你不愿意去解读它。但是,一本真正的好书,或一篇真正的好文章,是不会因为你不喜欢,或不愿意去解读它,而丧失其固有的审美价值的。

读书,是从对书的敏感才开始的。一本书,不可能全部都是精华。一篇文章,也不可能字字句句是珠玑。有些东西不是原创者,非要完全提供给你的。在“不是原创者非要完全提供给你”的缺失中,你要学会用敏感的思维触角,去创造性地生发那些作者未尽你意和你未尽其想的东西。

阅读,不能只是单纯地停留在“看”的低层面上。要学会站在书的胸脯上阅读,要学会批评性和批判地阅读。这样你的阅读,才有乐趣。这样你的阅读,才有价值。这样你的阅读,才有进步。那种唯书本是“上”者,是“尚上”者的人,要么是只读到皮面,要么是差一根“弦”。差一根什么“弦”呢?敏慧之弦。

21:45 2014-01-11


东湖副刊版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