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言论】时评的繁荣是社会的进步 苏白 当下,许多报刊都开设了时评栏目和版面。一些报纸每天都退出时评版面。对社会问题,热点新闻进行解读、分析。 时评的繁荣是一种进步,体现了公民参与社会事物的实现,也是公民建议权、监督权、表达权的实现。 有杂文家和作家曾经鄙薄时评,认为简单、粗糙,不登大雅之堂,没有文艺性和可读性。我也曾这么认为。但时评兴盛和杂文式微是不争的事实。 时评与杂文的核心是一样的,都是针砭时弊,激浊扬清,但时评更有偏向性,更讲究时效性,更倚马可待,挥笔成文,不容过多酝酿、修改、反复。这和作家们创作是不同的。而且时评更具备群众性。 从作家、记者、评论家,到学者、专家、官员,到一般公务员、职员、学生,人人都可以参与,都能说话,都能发言。 以前,常听到一些作家、杂文家抱怨,杂文没什么用,写了等于白写,写多了被人认为是神经病。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还有报纸的杂文栏目命名为微言、声若蚊蝇来自嘲。但自从时评兴盛以来,随着参与者的广泛性,使得报纸舆论,网络舆论形成互动,形成场。推动了许多群众关心的问题实现。专业的人与社会各界共同为社会发展、进步、公平、正义实现而撰写的时评,很多起到了时效,一些群众痛恨的问题,得到了好转了解决。 报纸是新闻纸,更是观点纸。评论是报纸的灵魂,也是新闻的最高形式。新闻传播是大众传播,更是舆论的聚集地和言论场,每个人都可以说话、表达,可以阐述自己的观点,有话就说,实话实说,是社会的进步。 少数杂文家、作家没干成的事,时评完成了。我以前写过一些时评、言论,今后也要多写一些。为了社会进步和发展,也为了每个人的正当、合法权益。不做沉默的大多数,而是要勇于和敢于表达,有话就说。 (695字) 2014年1月14日手草 2014年1月17日电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