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市将借鉴先进城市的做法,加快制定具有襄阳特色的“襄标”,打造襄阳自己的城市建设样本。这是记者从昨日召开的全市城建工作会议上获悉的。 构建市政工程建设地方标准体系。由相关部门对现行工程建设的规范性文件和技术标准进行修订完善,分项地系统化地制订城市道路断面标准、供排水布局标准、园林绿化标准、环卫设施布局标准等市政基础设施地方技术规范标准,编制完善《市政建设规范白皮书》,使全市市政建设领域有标准可依,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的操作和管理。 着力打造功能区标准化示范样本。我市中心城区划分为19个功能区,要按照每一个功能区15平方公里、15—25万人口的规模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让“居民70%的生活需要在步行15分钟范围内解决”。今年,结合城市“两改两迁”,选择2—3个功能区进行探索示范,按照功能区功能定位的要求,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制定功能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通过规划引导、政府配置、市场运作等多种方式逐一配置到位,打造成为标准化的城市功能区标本,形成示范后在其他功能区推开。 着力打造城市管理的襄阳模板。围绕涉及城市综合管理的市容市貌、市政设施、环卫保洁、建筑工地、居民小区、垃圾处理、公共交通等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分类别制订作业标准,编制作业流程,制定作业程序,明确考核要求,建立完善城市管理责任分工体系、指标量化体系、检查考核体系,做到城市管理标准量化、指标细化。要实行分类管理,对不同区域、不同地段,建立差异化的指标体系,明确不同的考核要求。今年要结合“五城同创”,在市容管理、城市保洁、园林绿化、市政设施维护、公交车运营等城市管理的重点领域,开展城市管理标准化试点和分类管理试点,集中力量推进城市管理标准化建设,力争通过两三年的努力,逐步建立一整套具有襄阳特色的城市管理标准化体系,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