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千年来,无数圣贤挺直脊梁,不畏风雨,不怕牺牲,撑起了不朽的民族丰碑,一代一代传承下,奋斗不息,勇往直前,博大精深,忧国忧民的民族灵魂,如果我们的学习与学问不去忧国忧民,不能为人类分担忧愁,不愿为社会肩负责任,一心只为一己之私而追逐,那么,我们的学习与学问又有何用呢?四川汶川大地震,部分人连善款都不愿捐一点,既使很有学问,又有何用?如此一味专门利己,极度超现实,如自欲自遣之兽类无异!
圣人孔子之教育方法:子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看来,圣人孔夫子之教学教育方法较多,方法也独到之处,故能培养出三千弟子,七十二圣贤。孔子教学很温情,很有人情味,处处体现出自由与人性之光芒,他们既是师生,又是朋友,兄弟与父子,各自独立自由,平等善待学习。孔夫子教育学生时很少疾言厉色,而是和颜悦色,和蔼可亲,他一般采用舒缓平和,同人商榷之方法,来引导学习,去因材施教。这样一种从容不迫之气度,这样一种谦恭之态度,无疑是最科学的教学教育方法。我们经常看见一些老师声色俱厉,不讲一点人情味,或不屑一顾地指责学生不该如何如何等等,这样不通人性的态度,或许对少数顽皮的小学生有点作用,但绝不可形成习惯,而脱师去表,误人子弟。孔夫子的态度十分平和,但他的内心有一种强大的信念,庄严肃立。只有不被世间万物所累赘,才能保持心灵的恬淡和宁安。真正的圣贤不会摆谱显架,板着脸说话,如何去找内心的安宁,须学习孔夫子教育学生时之方法和态度。《论语》可以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人生的苦难与缺憾。可以告诉我们,要把有限的感情与才华,全部奉献出来,用最高尚之人格,最伟大之情操,来直面万事万物。还可以告诉我们,理想,人生与交友之道等等,故此,我们要学好《论语》。现在,我们要教育学生,从日益丰富的物质环境中超脱出来,去寻找精神财富之快乐,只有两种财富同时拥有,快乐的家园才不会衰老!
教书与育人密不可分,以真心,真情,真知对待学生,应该是教师天使般的本份,学生也喜欢天使一般一样的老师。好的教师至少会重视课堂的作用,不照本宣科,像赶场子,讲完了事。一流教育需要一流教师,教师是奉献,以爱传教,爱,是教师的神圣职责。教师要做到穷其一生都在学习圣贤,都在考虑如何奉献的更多,如何守护七尺神圣的讲台,如何在纷繁复杂,喧闹器乱之尘寰中去镂刻神圣而坚定的大爱,这就是伟大教师之光辉典范。做教师首先要做一名崇高的教师,志存高远,严以律己,“师也者,人之楷模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于人梯,乐于奉献,先人律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要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人,以博大的胸怀关爱人,看待学生如同自己一样,设身处地施行教育,凡施加与学生的,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一定做到,给学生一种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科学奉献精神和道德力量,从而影响他们一生的科学道路和卓越品质。所以,教书与育人,我们要倡导做学问先做人,当务之急,首先是设法如何把学生培养成品质超群的人,其次是把他们培养成非凡的专业人才,一个好的教师要在很多方面给予学生全面帮助,教授给他们能够终身受益的一切学问。
教书与育人方法很多,无处不在,随时随地都可进行,只要生命不息,方法就不会停止,比如,科学可以教育人,文学,艺术和体育可以教育人,同样,佛教,道教和基督教等也可以相对教育人,假如你以上专业级别很高,碰到好苗子,就有办法让他们成为各类人才,为社会作出贡献。世间没有可浪费的时间,只有浪费时间的人,浪费了别人的时间,就是专业级别不够高之表现。专业级别之高低决定了一个人生命境界的高低,教育人,重要的是与人进行境界相对高低之精神交流,包括爱,情感和心得之交流,我们的博爱,我们的信仰,就是我们必须超越的东西,如此方可真正实现纯粹深远,无私无欲的博大境界,用这样精神境界教育人,没有教不出的圣贤。假如你以上专业级别很高,就会传达爱,情感和各种科学的论证,就会成为有思想的圣贤与教师,就会成为颇具影响之教育家,而教育家之教学,才是完美的教学,可惜目前不能人人做到,但这是我们教书与育人之坚定方向。
召唤未来温馨慈爱教育之光芒:唯有美,教师讲的话才富有美感,入耳动听,唯有爱心与慈悲胸怀,教师才会表现出心地善良,表情安详,气象宏大,言语谦和,举止磊落与宁静致运等,这是教育的艺术与智慧,这是受人尊敬品德的必要条件,这也是教师之必然修养与实践。其实,在现实功利浮躁的笼罩中,贪婪是真正之贫苦,苦于灵魂之空虚与堕落,唯有心灵充实,灵魂包含着温馨慈爱之荣光,才是最真实的富有者。现在,我们的教育是多么缺少慈爱与宽容,温馨与自由啊!故此,我们要尽快矫枉过正一下,因为,当今的教育的确太需要更多的慈爱与宽容,温馨与自由了,慈爱教育是前提,没有慈爱构不成真正的教育,对待学生慈爱和关心,期望和信任,情感之付出与充分交流,担负学生快乐生活,快乐学习,快乐成才之责任心,化慈爱和教育融为一体,召唤起未来温馨慈爱教育之光芒。
教师与教育是什么?其实,教师也是人,也是家长,同时也是学生,一个社会,成功的人越多,社会就越有活力,一个成功的教师,会带来许多成功的学生。马克思说:“每一个人的发展是所有其他人发展的条件”。我们要努力创建一个更加民主,公正,自由,和谐与美好社会,这当然需要慈悲大爱的教育。一个教师一生只能做一件事,那就是,用慈悲大爱来教书育人。要想用慈悲大爱来教书育人,就必须明白民胞物与之思想,必须拥有大爱精神,并坚持用这伟大的爱去从小事做起!教学是艺术,教师是艺术家,教室是舞台,理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光芒,是每一颗心灵的美好向往,是灵魂深处真正的憧憬,作为理想主义者的教师,我们要放手让学生大胆猜测,提高其丰富想象力,使大家明白,学习是人的精神与实践深层次之需要,那么,我们要追求教学的最高质量,努力丰富大家的精神与实践能力,从教学模式和教学艺术开始做起,从一点一滴开始做好,来逐步改变我们的教学。教学中,我们的作文,我们的歌唱与绘画等,都要有艺术感,有节奏感,有丰富多彩之想象力和趣味性,使作者与读者均有美好享受。什么是爱?什么是大爱?请从圣贤之书籍和圣经中去觉悟吧!总之,是好官员,自然会把每一件事干好。是好演员,自然会把每一场戏演好。是好教师,自然会把每一节书教好,理解,爱,然后大爱,即深层次之换位思考,因为,这是每一个人的职责和义务。
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和精神情操追求的活动,都是教育。也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思想品德和精神情操追求的社会实践和活动。教育应是一种积极的启迪,也就是说,教育是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思想品德和精神情操追求的社会实践和活动。所以,未来的教育应是一种积极的启迪,一种对人性认识和改造及自身能积极向好的知识和技能,好的思想品德和精神情操方向,去追求与获取这种乐观进取的思维和动力。启迪人们向最崇高的思想境界,即产主义思想境界发展,启迪人们向最崇高的精神境界迈步,即产主义精神境界迈步,潜移默化是教育之至高手段,其他则次之。教育是面向未来的,而教学是征对具体课时。面向未来,人类社会的进步,需要每个人进步,教育就是帮助每个人进步,最重要的是,在新纪元里,教育需要帮助每个人,向着共产主义方向前进,并一起为之而努力奋斗!教学,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思想品德和精神情操之追求,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一个具有崇尚的思想品德和精神情操无比丰富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我们的教育应把思想品德与精神情操的追求放在首位!思想品德与精神情操的追求放在首位,如同文化艺术创作一样,只有来自于心灵,来自于灵魂,来自于对生活的绝对热爱,才有精神的源泉,才谈得上把精神情操与思想品德的追求放在首位。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要把学习放在首位,教师要把教书育人放在首位,学生爱老师,老师爱学生,从心灵出发,平等交流,绝对堵绝庸俗及庸俗化教育教学。教育学生正确处理物质与精神,两种财富之辩证关系,不可只一味追寻和贪婪物质享受,而忽视精神追求和享受。鼓励学生追求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完美的精神境界是要求尽量做到完美,要求一次性成功,这得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坚强的意志力及健康的身体等来作保证。无论是东西方教育,还是西方教育,教育和学校都应该是让人快乐,让教师与学生共同幸福与哺育人文精神,最讲人性,最具人性的地方,而不是个只讲呆板程序,不知变通,不讲人性,不具人性的地方,因为,教育和学校不是一道道程序筑成的地方,而是人性与快乐和幸福,及丰富人文精神最神圣的地方。教育,爱,出自于心灵,温暖于行动。。。。。。。教学,笃信于大道,以身作则,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实践真理。。。。。。。。。
教育是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思想品德和精神情操追求的社会实践和活动。同时,也是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来训练人们的身心发展,思想品德和精神动力的训练与自我训练之方向。所以,未来教育之目的应是一种积极的启迪和科学的训练与自我训练,一种对人性的深层次认识与改造,及每一个人都能积极向上地,朝好的方向自觉去学习各自的专业和技能,并一起向好的思想品德和精神情操方向去追求,去获取这种乐观进取的思维和动力,潜移默化地教育人们向这个最崇高方向前进:即引导人们共同向最崇高的思想境界,精神境界发展,即产主义思想境界、精神境界发展。启迪人们向最崇高的思想境界、精神境界迈步,即产主义思想境界、精神境界迈步。从而达到,启发和引导人们一起去为这个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之目的!同时,无论是东西方教育和学校,还是西方教育和学校,教育和学校都应该是最让人最快乐,让教师与学生共同幸福的地方,也是哺育人文精神、最讲人性、最具人性、最神圣的地方。而不是个,只讲求呆板程序,不知变通,不讲人性,不具人性之地。因为,教育和学校不是一道道程序筑成的呆板之设计。故此,我们的教育和学校,是最讲究快乐和幸福的地方,也是最需要讲究快乐和幸福的地方,因为,使人快乐和幸福本身是在教育人,也是最快乐和幸福的教育事业。
教育,目前很有必要加强廉耻教育,由于经济发展越来越好,越来越快,而我们的文化发展还相对滞留,加之对多元文化不能完全理解与消化。再就是,由于人们信仰缺失,没有人更多地给年青人灌输信仰,人们甚至害怕提信仰二字,这一来,缺少廉耻心之人自然会有所增加,这是一种不好趋势,应予以纠偏。所以,现在是到了该重视廉耻教育之时候了,告诉年青人要分清,是虚荣心重要,还是廉耻重要。
东西方教育区别之一是,西方注重平等交流,东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等级观念较重。
外来多元文化,只要其不是在向不良方向膨胀发展,我们应该都予以吸收和采纳,有所用,有所不用。
南桥饶浩成(网名:成功在望)2011年9月19日于江夏大方学校,次日修改于江夏南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