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阅读
——苏子门生(15岁)写于2014年1月
很多时候,我真不想和人谈论读书,除非遇到慧眼如炬者,用他独到的眼光与你畅谈他对某部好书的感悟。我们中的大多数,仍不失阅读时轻浮粗浅的态度。阅读,不是看故事,更不是搜寻那些华丽的词句,而是与著书者沉默无声的交流。
我一直难忘读到一句"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时的悲凉酸楚;还有初见"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时的震撼和感动。翻读诗词,心中沉默地欢喜,觉得千年不散的情怀萦绕身边。可这时,总会有人说"好矫情"。或者给予"啊,这个句子好拉风"之类的浅薄赞叹。我只能无言以对。阅读的真正快乐,不流于文字表面,只在沉默之间,静穆地开出思想之花。
坦诚地讲,包括我在内的许多许多人,在考前寻遍<作文素材>只为求得一个好的故事可供作文。这种阅读很痛苦,真的,极为痛苦。说大了去,不单应付考试,当代大学生为求职读遍那种乏味的实用书籍,不思经典。我不得不扪心自问,这样的阅读,真的会收获阅读的乐趣吗?当你以功利之心读书,双眼会被蒙上尘埃,你所看见的美丽的方块字,都变成了冰冷的分数,人们贪婪地扫过一行一行,一页一页。似乎读完这些,高分和高薪就可以向自己涌来。因此,"阅读"成为一个令人汗颜的话题,无数次准确而毫不留情地刺中这个时代的心脏,我所理解的阅读,是茶盏一盅,闲窗一扇,琴曲一支,书香一卷。一个奔忙劳碌许久的人在空闲时于幽僻处一坐,捧起书,顿消疲累,他躁动的心可以沉下来,空虚的灵魂得以充盈。
只是这样的简单的清欢,在现代人的阅读中也不多了罢?不说读好书是一件多容易的事,至少它不该成为一种奢侈。所有的辩解都是借口,缺的大概是敬畏思想文化的心。尽管那些流俗的,不堪入目的读物仍在巿场上横行,对于阅读,我们也仍有选择的权利。
我愿燃起一盏孤灯,点亮那千年的黑暗,阅读中,听东周列国百家争鸣,看东风夜放花千树,洒落点点星辰般曼妙的诗情。从静处寻找最本初的感动,不加雕饰,干净纯真,这大概就是我所理解的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