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秋雨梧桐99 于 2014-5-27 16:36 编辑
尽管收到这件名为繁华悴尽影残存的春款汉服已近仲夏时节了,仿佛一个女子的迟暮之年,古风、文艺、书香,曾经的花样年华依然灿烂地绽放。
古语有曰:女为悦己者容;诗经为证: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那“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若用来形容女子对衣裳的渴望一样不亚于君子对于爱情的向往。 那天偶遇静姐,是在商场陪同事挑选衣服的时候,我问她是否喜欢汉服。静姐说:唐装其实也不错的。我却以为曾经有着“中国名片”之称的唐装生生让遍地开花的餐饮业给毁了,当你着一身曼妙婉约的旗袍袅袅亭亭地走进餐厅,迎面一个花样年华的迎宾小姐和你穿着同款的旗袍春风满面地道声:欢迎您的光临!那尴尬地劲儿哟直叫人欲说还休。这时,静姐也忍不住大笑起来。 闲时,打开静姐的QQ空间,一个每天都在不断的添加中的专集——《这些年我穿过的衣裳》深深地吸引了我,也牵动着我的思绪,感染着我的情怀,一个美丽的女子,这长长的一生呵,怎一个雅字能了? 因是初识,并不十分熟悉静姐的生活,但凭直觉,她应该是个极爱美且懂生活的女子。点击一张张的美照,一个个过往的瞬间,流淌着一股涓涓溪水般的韵致。静姐的家庭美满,儿子学业有成,自己的事业也做得风生水起。这样的一个女子,那一袭曼妙的红衣绿裙与这五彩斑斓地生活相映成趣该蕴含着一颗怎样的慧心和悟性的呵! 记得女儿年幼时,每每玩笑时问她,长大了如何孝顺妈妈,女儿转动着滴溜溜的黑眼珠朗声答道:给妈妈买好多好多漂亮的衣服。如今理工科出身的女儿终日一身简洁、舒适的体恤,还美其名曰,“体恤衫是青春的限量版,过了这个季节就变成跳广场舞的大妈衫。”想想,不觉兀自一笑。青春何尝不是一件衣裳,在最好的年华里以最美的姿态恣意地绽放。 乐府有记: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诚然,似乎女子的这一生都追逐在寻觅新衣的道路上,喜新厌旧与喜新不厌旧对于拥有满柜衣裳的女子一样重要。一件旧衣,抑或拎起时忽然发现它不再光鲜靓丽,甚至如今的身材已穿不下了。但每当捧在手心里那淡淡的体香,仿佛被里的余温,那年动身时吃过的茶,及自己早晨起来梳妆忙忙打开的化妆盒,漫漫的远意里,恍若那时的光景已然来到了眼前,于是我与时光里所有的过往和这件衣裳一起便有了一种贞亲的感觉。衣暖人心,于人何尝又不是如此的呢? 对于女子的衣着,能引人惊艳的莫过于有着惊世骇俗之举的张爱玲。当然,也只有她,集才气、盛名、家世、花样年华于一身才担得起来,亦如她的文字语不惊人死不休,同理,衣不眩目绝不穿。尽管她的奇装异服常常招人诟病,被指责为招摇过市且有哗众取宠之嫌。然后,也只有她,这样的一个出挑的绝世女子,才能把前朝老祖母霉气扑鼻的绣花袄裤穿得像博物馆的油画,翩若惊鸿;也才能生生把一双桃红的鞋子盈盈地风摆柳似的让人闻得见香气;似乎只有她能在《金瓶梅》里那闲闲的一笔里记住了这样一段:媳妇蕙莲穿着大红袄,借了条紫色裙子,西门庆看着不顺眼,开箱子找了一匹蓝绸子做裙子。” 明艳是她喜欢的颜色,亦如她的一生,亮烈而独立特行。“人生就像一袭华美的袍,里面爬满了虱子”,她静静地携着一件华美的袍子归去,那里面的虱子早已吸干了她的血。有人说,女子千万别学张爱玲。我窃以为,即便有人想学她,也终不过是东施效颦罢了。骨子里的韵致岂止是能学来的么?亦如同一件衣裳,不同的人,会穿出不同的味道来,宛若一场旅行,走同样的路,看同样的风景,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对于俗世的女子来说,我还是比较喜欢安妮宝贝笔下那些安静、神秘、内敛、雅致而散发着令人亲近的植物女子。她们食着人间烟火,宛若邻家的女孩,阳光、恬淡,行走在闲静安适的时光中,佩着朴素的或玉或银的手饰,明快、大方,浸染着豆蔻年华的颜色。一身纯棉长衫,一袭雪纺长裙,深咖啡色的底上大朵线条繁复的蟹爪菊交互缠绕着,绵密妥帖宛若一个女子的性情,这样的女子原是宜家宜室的。 都说文如其人,《诗经·周南·桃夭》曰:“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旧时风靡于网络的安妮宝贝,如今也现了真身,据说,还得了千金宝宝。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风吹裙裾,衣袂飘飘,我愿逆流而上找寻她的芳踪。
(2014年5月26日夜于菊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