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黄州(26)——尽快打造黄州赤壁门
黄州是我国重要历史文化名城,从赤壁矶到黄州区委(原黄州府遗址)一带像一个龙形(V型)港湾,月波楼正依城墙(汉川门)而建。“临江三四楼,次第压城首。……”,黄州古城靠近龙王山,有“卧虎藏龙”之势。
黄州一直是赤壁文化的落脚点,正因赤壁之战的重大历史教训,黄州变成历代文人凭吊(旅游)之地,晋代至北宋初,赤壁(黄州)之处建起了横江馆、涵辉楼、月波楼和竹楼等建筑,黄州古城逐渐形成。
黄州依山傍水,“夜阑风静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黄州的一些驿站(临臬亭)靠近江边,从汉川门、清源门到大码头等地理位置的变化可以看出,黄州对长江水道依赖较大。“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宋时青砖湖一带应是城郊,只有季节性(涨水时)航运便利。
黄州对“宋城”无法考证,更不知宋城(当时)的出发点(战略意图)在哪?巧合的是“黄州府衙”一直是背依赤壁风景(汉川门城墙一带)而建,或许是一种“延续”,黄州历来是军事重镇,使赤壁文化一直传承下来。
虽历尽战火,黄州古城却比较完整,直到解放初期才遭到人为破坏。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宋城”新论,一些专家、学者认为黄州“宋城”遗址就在青砖湖一带,使黄州的战略支点在不断转移,难道是一种机遇(旅游开发)?赤壁的风景在那?越来越多的游客找不到赤壁的大门,黄州对历史(城市内涵)的一些误判,辜负了历代文人在黄州的一片热情(留下的诗句),黄州失去了一张最好名片。笔者认为黄州对东坡文化的研究,更欠缺一点的是“赤壁理念”,黄州的规划不利于老城的保护和恢复重建。
“江山如画……”,黄州历来是赤壁旅游胜地,由于长江改道,赤壁风景失去了一定的战略(交通不便)。更遗憾的是,市民的呼声无济于事,“赤壁死角”、“脏、乱、差”的现象一直得不到重视,赤壁风景破坏严重。黄冈大桥通车后,黄冈大道虽然离赤壁很近,却不知何时能延伸至赤壁(湖)一带?愿黄冈大道尽快变成黄州的西大门,更有利于赤壁风景旅游开发。
胡华生
2014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