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3924|回复: 20

用10年时间消除村庄,以小集镇化方式发展农村的设想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88

主题

1465

帖子

1525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525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4-6-22 14: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2002年。写此文基于下面的原因。
      我是一个农民,我所在的村湾离公路很近,不到200米远。而且大多数耕地在公路两边,地理位置在我们乡得天独厚。全村湾75户人家,近300人,都是世居于此的。
      1998年,乡里决定在我村搞中心村建设(即现在新农村),要求我们集体搬迁到公路两边建房。公路两边的耕地如果按顺序两间/户(8~8.4米宽)“一字排开”发新地基的话(老宅基都是三间以上),足够将75户·重新做两个来回!但是整个公路两边的地被分成6块;而且分田到户时(1995重分),按人均计算:0.6米/人,0.77米/人-----最多的1.05米/人!这样一个三口之家的承包地就只是2~3米宽,6块地块块都有(都是100米长垂直于公路)。当然有的横强霸道占得多一些!相对应的弱者就更少了------
      当时驻村干部强制要求每户交一万(10000)元宅基地管理费。那一年每个家庭全家纯收入不足2000元,还有不少人连公粮水费都交不起!所以有能力独立建房的极少(我是其中之一)。大多数人对建房无能为力------
      当时在公路上有闲置的人民公社时期的加工厂10间,暗中(程序没公开)被6家占据(1998年10月)。这6家中5家是湾里“最大门头”的兄弟之间,另一家是会计儿子。这6家建房时,占地10.5间(有一家一间,一家一间半),这半间占用别人农田。在放红线桩时,乡·村干部以及6建房户都承诺以后村民建房都按顺序依次建房!!!
       两个月后1999年初,我申请建房。这时候驻村干部程委员和文盲村支书提出宅基地自己找四邻协商!并且只能在相邻的那一个地段建房,别的地段不发地基!同时,先前建房的6户村民,也公开背信弃义:他们在那地段的农田绝不会让出来!这样整个村里炸了锅:不管有没有能力建房,可作地基的农田内互不相让!甚至连挪动一下,行个方便都不!就这样互相牵制不能建房。为争地基,几千年来的邻里之间“守望相助”的淳朴民风被横行霸道的丛林法则替代!!!
       为了自己能顺利建房,为了村民之间止争熄斗,我苦苦思索对策------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写成《用10年时间消除村庄,以集镇化方式发展农村的建议》。我的设想若是变为现实,所有百姓建房成本减少一半!更重要的是:能避免纷争!
       该文思想首先提交给乡党委驻村干部程**,程**露出很惊讶的表情!我原以为程委员会上报乡党委,我建房的事情不久会解决!
       2003年,我没有出门打工,等待建房!可那里想到乡党委压根没有想让群众止争熄斗,过上好日子的念头!我耽误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多次申请建房,但都遭到程委员的百般阻挠------
       2007年,我把该文思想专程乡乡党委书记:李·少·华汇报-----他现为云梦副县长!
       2008年4月,我把该文以信件的形式寄给县委书记·钱·银·芝,县长·张·汉·平。
       但是都没有下文-------这篇文章也可以回答众网友的疑问:我是那类人?
      当然,我村建房没有按我的思路,成了一个惨痛的教顺------

       现在我的思想早已超越了12年前的境界。但是当时的这篇理论文章对现在的新农村建设仍然具有超前的指导意义!
       本文内容在以下回复中一一呈现。全文比较长,望大家耐心看完,非常希望与大家讨论!   







分享到:[url=]QQ空间[/url][url=]腾讯微博[/url][url=]腾讯朋友[/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山东
精华
65

289

主题

6018

帖子

7362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7362

IP属地:山东省青岛市

发表于 山东省青岛市 2014-6-22 15: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有心人。
今宵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山东
精华
65

289

主题

6018

帖子

7362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7362

IP属地:山东省青岛市

发表于 山东省青岛市 2014-6-22 15: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
今宵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88

主题

1465

帖子

1525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525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4-6-22 18: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10年内消除村庄的可行性

        这里提出:用10年时间消除村庄的目标,我是基于以下方面的 理性思考!
        1,村庄目前的现状与农民心理上的差距。
        全县个自然村老宅基地都是千百年来,自然形成的。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先祖们为了防护水灾,把老宅基地筑城高台,村庄四周挖成深塘——防干旱 ·方便吃水和防盗,绝大多数村子只有一个进出口!或者一个进口,一个出口。
        这样的老宅基地,巷道崎岖,狭窄,著名的“六尺巷”就是农村宅基地的真实写照。
        实际上,很多巷道甚至连‘六尺’也没有!而且没有给排水设施。村民大量的生活废水:如洗菜·淘米·洗衣·冲猪圈等生活废水在巷道上随意流淌,很多巷道常年积水,村民的日常出行极为不便,更不谈如何搞生产了!
        再加上各种方便食品包装袋在内的生活垃圾随处倾倒,一下大雨全部流进了村子周围的池塘-----所有村庄周围的水面上漂浮着一层层厚厚的塑料泡沫,废旧电池等生活垃圾!!!日积月累以后,臭气熏天------
        可是我们这一带的青壮年人都是在城市打工(以建筑业为主,支撑着农村经济),一年中有大半年生活在城市,享受惯了城市的便利,思想上早已接受了城市文明的洗礼!每年一回到农村老家,心理反差极大!
        而一个村容整洁,规划整齐的新农村,早已是一个近在眼前·但又迟迟没有实现的目标!!!
        (二),群众的拥护。
        当前农村还有相当数量的瓦房,其中一些还是危房。即使早些年所见的楼房,要么式样早已过时,要么已到了或快到了使用期限!都必须重建------
        因此,搞集镇化和消除村庄的规划,实质上是把村民原本要在原村庄所在地的建房计划该在就近的规划区而已!因此,理所当然会得到群众的拥护。
         (三),群众心理上能够接受。
        集镇化迁移使村民历来重视的亲情,乡情的维系得以延续。
        一个个自然村庄的村民,就近搬迁到规划区扎堆建房,为千百年来形成的本家,邻里,亲戚,朋友等亲情网络的联系提供了便利。
       因此,从心理上容易接受这种就近迁移,不会有抵触情绪。
         (四),绝大部分群众具备建房的物质基础。
       自胡主席,温总理上任以来,取消了农业税,实行了义务教育,开展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农政策 ,农民们的负担大大减轻了------农民们的家庭收入大幅增加,日子过得越来越有盼头了。
       这里,我以清明河乡为例,跟大家做个介绍:
       全乡3.4万人,7100户。有近1.6万人在外打工,其中绝大部分是夫妻两,从事建筑业。据我的调查,收入情况如下:
        2000年,一对夫妻,男的是大工,女的为小工,一家纯收入:3000元左右。
        2001年,中间同上,一对夫妻,一家纯收入:5000元左右。
        2002年,中间同上,一对夫妻,一家纯收入:8000元左右。
        。
        
        这个调查表,是以工作时间为7个月为准。因为在东北最多只能打工7个月。如果父子都上东北,纯收入要增40%。有的从东北回家后,在家里继续做乡活的,收入还要多20%!
        而在农村建两间三层的楼房,2002年以前,主体三万多左右(包括简单装修)。
        我在2006年建房,当时手头仅5000元,我花了一年多总共不到4.5万,包括粘贴瓷砖,大理石地砖。
        从上面的调查统计,可以得出:农民建自居房,已不是一种负担,反而成为他们向往幸福生活,努力工作的推动力!
        (五),全县都在大量搞新农村建设。
        现在全县本来都在搞新农村建设,只是没有规范化,规模化,集中化罢了。现在由县委,县政府牵头,组织广大乡村群众搞集镇化建设,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把各地分散的,杂乱无章的建设连成一片,使它更趋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罢了!!!
         综上所述,我可以说现在农村是天时——国家号召,地利——国家支持通村公路,人和——皆备(群众渴盼)。只欠“东风”罢了!
         由此可见,用十年时间在全县范围内消除村庄,不仅可行而且也是农村发展的必然。现在的关键是:如何把这一伟大工程,设计成不仅仅是政府主导下的行政行为,更是民众自愿基础上的自觉行为!
         未完,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88

主题

1465

帖子

1525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525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4-6-22 18: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            二:为了顺利更快达成目标,可采取以下措施

        为了确保这一工程的顺利实施,县委·县政府可考虑采取以下措施:
       1,派一主职干部领导挂帅,进驻试点区,在试点区取得成功经验后,迅速向全县推广。促进全县早日完成集镇化建设。
       2,可考虑放权,放手,并积极协助村民自治委员会工作。(村民自治委员会是一种新型农村人事制度,我将在以后的文章专程讲叙这种人事制度的来龙去脉,以及与现行村委会的先进性)。
       3,规划区一经确定,方案在村民自治委员会通过,由委员会协同有关部门将路,水,电等先行畅通。宅基地范围内的庄稼先行补偿到位。内面的树木沟渠先行规划到位,下水道等预埋设施先行建设到位----方便村民建房。
       4,县委·县政府可考虑指导和帮助村民自治委员会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鼓励和支持百姓的搬迁工作。以下措施供参考:
       (1),村民向自治委员会申请新宅基地,完善相关手续(如老宅基地复垦协议,公共配套资金个人应摊部分等),经委员会表决公示,从表决到批准一个工作日完成。
       (2),由社区集中采购原材料。如钢材,木材,砖瓦,水泥,石灰,门窗,模板等。尽量减少流通环节,消除批零差价,减轻村民负担。而且杜绝劣质建材!
       (3),村民在规划区内建房,对于原来的老房子,由村民自行拆除为主。对于自行拆除确有困难的,县委·县政府可向委员会提供吊车,挖土机,推土机等设备支持。由委员会根据村民要求安排设备,帮助其拆迁和复垦------
       4,个别目前确有困难,可又非常想建房的农户,政府可考虑提供房贷方面的支持。
       5,规划区一经确定,应先行完善一些配套设施。如医疗,文化,娱乐,商业,卫生环保等。多开展一些公益性文化活动。如文化下乡,放电影,建文化广场等,增加社区凝聚力与向心力!
       6,规划区一经确定,县委工作组指导村民自治委员会制定一套发新宅基地的制度。制度一经确定,即公开公示,所有人照此执行,不得搞特权化!并接受群众监督。
       7,搞集镇化与消除村庄这两项工程是比较复杂和十分敏感的工程,涉及千千万万农户的利益,不把工作作细,做到位,很容易引发新的矛盾。
           而且,各地具体情况不同,很难用一,二道行政命令达成目的。因此需要村民自治委员会做一些开创性工作,并根据乡情,村情,民情,结合党的政策,制定出一些符合最广大群众意愿的村规民约,并据此执行!
           在执行时会有两种阻力:1 由于个别乡,村干部曾经的个人作为造成群众损失,伤害群众感情而引起群众对抗的;2 极个别人无理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谩骂,闹事的。
           这两种情况都非常需要县委·县政府敢于正义,坚持原则,为集镇化建设保驾护航!
           以上数点措施,可以确保在10年内消除村庄,实现集镇化。而且无须政府投入或者只需政府少量垫付或少量投入。即可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且群众满意,前景令人欢欣鼓舞。
           未完,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88

主题

1465

帖子

1525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525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4-6-22 18:2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集镇化与消除村庄的巨大收益

          县委·县政府在全县12个乡镇,完成集镇化迁移以后,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巨大的,其主要表现如下:
          1,它所带来的最大收益是大量土地有原村庄的聚居用地变成了耕地。这里以我所在的沿河·子港·饶港三个行政村合并成一个小集镇(实际上应该5~6个村,效果更明显。)来分析一下:
           这三个行政村共有17个自然村,根据我的“步测”占地近700亩。原村庄周围的污水塘面积300亩。消除村庄合并成小集镇后占地2000米长*100米宽(公路南北各五十米)=300亩,多出600多亩!全乡规划5个类似小集镇,即可多出3000余亩。全县12个乡镇就是多出了3万多亩!目前,清明河乡现有耕地19314亩,也就是多出了一个半清明河乡的耕地,这对于人口稠密的云梦县,意味着什么??
            2,当分布全县各地零散的村庄被集镇化取代之后,国家对基础设施投资的效益将大大提高,单通村公路一项,即可为国家节约数以亿计的资金。若将这些资金投入到发展生产和社会公益上,将大大促进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
            3,现有村庄聚居地变成耕地后,使原有耕地大面积连成一片,使耕地更加规模化和规范化,有利于普及农业机械化和未来大农业运作!!!
            4,集镇化迁移,使人口集中,将创造出一个与原有村庄消费方式完全不同的消费市场。这一大量人口的集镇化将为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平台,能大量增加非农业人员的就业机会。
            5,人口的集中化,方便了管理,可简化行政机构,提高管理效益,大大节约管理成本-------
            6,还有好处,大家去想~-------
            农村要实现集镇化发展,现有的土地政策,现有的组织结构,现行运作模式都不能完成这个任务!!!我随后继续研究农村政治结构,研究基层的社会生态,研究如何将理论与实际村情·乡情·民情相结合。
             2008年,我找到中国农村农村问题研究中心,跟有关专家谈《中国农村三步走战略》,有个博士 答应跟我合作。我让他根据我的想法结合他的学识,写一篇文章。在我催促了几次后,他发给我一篇文章。我看了之后,倒吸一口凉气!
            有个老专家,不是社会学的。他很佩服我:说农民想改变社会,比登天还难!如果你不是觉得你的观点无懈可击的话,你就不用尝试!如果只是觉得别人是“铁”,你只是“钢”,你回去继续修炼,知道你变成了“金刚石”,你就可以成功了!我记住了这个老专家的话。
             我在2012年觉得思想完全成熟。
             按照我的设想,十年之内,将把农业纯收入翻两番!以用1+2=3的办法让每一个人相信。(当然故意钻牛角尖的除外,只要不是脑残!)
            2012年6月30日(因为各种原因耽搁),我在《武汉大学》举牌:寻找合伙人,撰写出高质量的论文。但是围观的众多,提各种问题的众多,我口干舌燥-----并且学校保安一会一驱赶,一天驱赶了十几次,最后通碟:不走,马上抓!事情没有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88

主题

1465

帖子

1525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525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4-6-22 18:39: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我12年前的思想!
如今我的农村研究:《中国农村三步走战略》
如果单提城镇化建设,
犹如“戊戌变法”“洋务运动”!
百日维新对中国没有多大作用,
我要的是“明治维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88

主题

1465

帖子

1525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525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4-6-22 19: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因为这篇文章,妻离子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美国
精华
6

18

主题

923

帖子

1354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354

IP属地:美国

发表于 美国 2014-6-22 19: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我必须高调回复你,你真的很爱国!可是……让你失望了。
天气炎热,不要上火。
送你一句话:真正的英雄是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依然热爱生活的人!和你的贴文不怎么沾边,个人一点体会。
向你问好!
无根的感觉是不愿扎根的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88

主题

1465

帖子

1525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525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4-6-22 19:2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文章中所涉及的搬迁已经完成。
但是这场搬迁:
有的人欢天喜地
有的人忍气吞声
有的人妻离子散
有的人家破人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