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下士

- 积分
- 50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本帖最后由 闲云乐天 于 2014-6-23 00:41 编辑
陈细怪同一帮学友赴黄州府赶考,船到码头刚天黑,无处投宿。有人提议说:每次都是我们带你到我们亲戚家投宿,这次该你带。细怪说:黄州我家没亲戚。大家不同意,一致要细怪带。细怪拗不过说:那好,我有个姑妈在黄州。今晚就去她投宿。不过她家是官家大户得先通报。你们先等着,等下有差役提着们灯笼来接你们。我先去通报。陈细怪趁着刚夜黑走上街头巷里,东家把头伸进门望下,西家把头伸进门望下。探头探脑被当贼捉住报官。陈码细怪堂上大辩:我是是来黄州赶考书生,夜黑投宿,不是贼人,不可污我读书清白。老爷不信,打了几大板。细怪又说:我有学友在码头等候,大人可派人提灯找过来当堂对证。老爷就人过去。学友们见果然有人提灯笼来接,就一起跟来。见细怪被误作贼人,都为其作证。老爷见有证人,且细怪并没赃物。称是误会。可细怪不同意了,老爷污我读书人清白,且挨了板子,以后怎么做人?要上告。老爷只好赔不是,好招待几位读书人,且同意赠送路费。安排好后,学友们问:你怎么能这样?陈细怪:我说黄州没亲戚你们又不信,我身上又没多钱安排你们住店。 二十几年前,和爷爷辈一起放牛听的故事。前位写的故事小学在一本叫陈细怪的故事的书上看过,可惜书没留着。
有一次,清朝时的陈璞(又名陈细怪)跟几个老乡一块儿去贩麻,在路上又碰上几个广济(今称武穴市)人,他们结伴而行。没想到在路上遇上大雨,滞留他乡,更要命的是细怪他们所带的干粮也吃完了。幸好广济同伴还有两袋大米,这几位广济朋友也很不错,很豪爽地分给陈细怪儿他们一袋,渡过了难关。分手时,陈细怪儿说:“承蒙救助,大恩不言谢。我是个穷酸文人,就送你们一副对联吧。”于是吟道:“一袋大米广济蕲水,”再对下联时却犯了难,半天也没有想到合适的,只好作罢。也难怪,这个上联真是太妙了。内嵌广济,蕲水两个地名,一语双关,对不上是正常的,据说到现在还没有人能对得上,成了一副“绝对”。
一袋大米广济蕲水,两名豪杰大冶铁山。…(民族英雄岳飞曾在此铸就“大冶之剑”;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在这里建设了当时规模为东亚之冠的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铁矿——大冶铁矿,铁山遂成为中国近代钢铁工业的)。大冶市江对面,黄石铁山江对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