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石城区,除了美丽的磁湖,还有几个青山湖点缀其中,为这座矿冶之城增加了一份秀丽和灵动。但由于种种原因,青山湖不清了。几年前,一场声势浩大的清污工程启动。近日,《环保世纪行》记者走访青山湖发现,青山湖截污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但离彻底根治还有很大的距离。 记者首先来到了青山湖1号湖,1号湖面积约300亩,于2003年12月31号整体划入湖北师范学院。为了把1号湖打造成为优质景观湖,湖师成立了森林管理科并配备了专职管理员,每年投入2.6万元用于1号湖的清洁工作。同时紧密结合本校专业,科研与实践相结合,2011年,对湖面水葫芦利用科技手段进行治理,2012年,终止单位和个人对青山湖的承包养殖,拆除了湖面竹栅,大大改善了水质。 谈到目前存在的截污难点,湖北师范学院后勤产业集团森林管理科主任范代森说:“周边的洗车点、餐馆、加油站没有加入到城市的官网中,所有污水直排到湖,污染源不解决的话水质就会受音响,这是我们最头疼的事情。”一方面,范代森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厘清责任,对污染源进行改造,并入城市排污管网;另一方面,今年学校开展的创建“省级生态园林校园”活动让他看到了希望:“目前,我们学校正在创建生态学校,已经把1号湖纳入进去,学校肯定有大动作,后期将会投入更多的资金。” 2号湖是条连通港,联通1号湖和3号湖。在2号湖谭家桥,记者看到这里的水呈墨绿色,大量五颜六色的垃圾飘在水面上,一股浓烈的馊臭味弥漫在空气中。58年就在这里生活的李婆婆对过去的环境十分怀念:“以往水清,鱼都看的很清楚,我们都吃这里面的水,现在,吓死人,走到这里就闻到这么大的味道,鱼都不敢吃,作味!” 对此,市政公用局副局长黄国平介绍,我市在2006年就投资了150万元实施了谭家桥截流污水管道工程。铺设管道全长900米,将沿线每天800吨居民生活污水截流到青山湖污水处理厂:“我们港两边的污水管都已经到位了,但是没有进行雨污分流,所以在大暴雨的天气下,局部地方的污水可能向外漫,目前对2号湖最主要的污染就是餐馆中直排的污水。”
2号湖谭家桥的一侧是著名的谭家桥夜市,有8个摊点。每天晚上营业的时候,垃圾、污水都是直接排入湖中。为了改变现状,目前,黄石港区城管局正在和相关单位协商,确定夜市疏导点的位置。准备让谭家桥和人民街的夜市摊点全部搬离。黄石港区城管局局长熊鸣说:“作为政府要引导,一味的堵很难清除这些夜市,所以我们要疏堵结合,慢慢地将黄石不规范的夜市让他进店经营。” 据了解,青山湖水域总面积约50.86公顷,由相对独立的1号湖、连通港2号湖、3号湖和4号湖组成。沿岸共有企事业单位80多家、5个社区约5万居民,日产污水5万吨,沿线原有污水排放口53处。大量生活生产污水直排到湖,导致湖面水体污染严重,氮、磷等污染指数严重超标,水质呈劣五类。 近年来,为了改善青山湖环境,市、区两级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1号湖和2号湖进行整堤、清淤、修建围堰、建设绿化广场,但苦于体制不顺、资金短缺、治理乏力,青山湖环境虽有缓解,但仍未彻底根治。因此相关专家建议:理顺管理机制、成立综合治理专班,严禁经营水产养殖,组织实施源头治理工作,截留已有排污口,杜绝新的排污口。 (黄石电台 记者 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