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问政”让群众意见有了直通车 黑龙江省绥棱县上集村村民李方(化名)近日在路上被摩托车撞伤,家人几次要求交警部门处理未果。没有办法,李方给“绥棱人”发了一条微信说明情况,并上传了被撞伤的照片。没过多久,事情圆满解决,李方拿到了应得的赔偿金。(6月18日《中国青年报》) 信息时代,不仅民间希望自己能发出更加洪亮、更加悠长的声音,以便得到官方的回应;官方也希望能够了解民间的呼声,从而更好地制定施政纲领,得到民间发自内心的认同。于是电视问政、网络问政、微博问政这些新的对话方式应运而生,成为干群互动的重要窗口;当然,也有部分沦为地方官员应付上级、摆花架子的谈资,这更引发了群众的不满,成为网民宣泄的舞台。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微信问政”这种方式并不是开拓问政方式的第一次尝试,也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甚至过度依赖它还会助长“信访不信法”和打击报复等新的问题;但它借助微信这种新的即时聊天工具来倾听和接收民意、汲取智慧的做法,不仅极大了延伸了党和政府的视野,让群众意见有了直通车,同时表明了党和政府与时俱进、重视民心的决心和智慧,传递了社会正能量,却值得我们认同和赞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