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战役时间详表 童力群 2014年6月25日星期三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 一、七月 “秋七月,公南征刘表。” 二、八月 (一)刘表去世 刘表在八月的哪天去世,无史料记载。 刘琮必须将刘表去世的消息告诉给汉献帝。 襄阳到洛阳的距离是684里。以骑兵日行180里的速度计算,得用四天。返程又需四天。 举行葬礼至少一天。葬礼当天,曹操的使者(可能兼任朝廷的使者)不宜对刘琮说劝降之事。 曹操的使者最快也得等到葬礼的第二天向刘琮说劝降之事。 因此,刘表逝世日期的下限是八月十五日,其上限是八月初一。 (二)八月下旬 “八月,表卒,其子琮代,屯襄阳,刘备屯樊。” 刘备原驻新野。刘表去世后,按照刘琮的指令,刘备退守樊城。 【新野到樊城的距离是125里。】 【南阳到襄阳的距离是280里。】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写道:(建安十三年)“曹公南征表,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 1、二十日。曹操到达南阳(宛)。 2、二十一日。曹操的使者从南阳出发骑马向襄阳走去。 3、二十三日。曹操的使者到达襄阳。 5、二十五日。刘琮君臣讨论是否投降。在王粲、蒯越的极力主张下,决定投降。 6、二十六日。宋忠从襄阳动身骑马向南阳走去。 7、二十八日。宋忠在南阳谒见曹操。 8、三十日。宋忠返回樊城。“琮令宋忠诣备宣旨”,或宋忠被关羽的巡逻兵抓住。刘备怒斥宋忠。 三、九月 1、九月初一。曹操到新野。刘备离开樊城,济汉水到襄阳,由陆路南下。关羽率领水军离开樊城,由水路南下。 2、九月初二,王威向刘琮建议袭击曹操。 3、九月初三。“太祖济汉”——曹操由樊城来到襄阳。徐晃军开始尾追、缠斗刘备军。 4、九月初四,阮瑀代曹操撰写的信送达刘备手中。刘备与关羽在宜城的汉水之畔分手,刘备走陆路,关羽走水路,预约到江陵会合。 5、九月初五。在宜城附近发生战斗。(从襄阳到宜城有112里) 动身较迟的徐庶之母被徐晃军俘获。徐庶告别刘备,归顺曹操。 6、九月上旬,文聘归顺曹操。 7、九月十三日。徐晃中军、满宠军在汉津水面与关羽水军战斗。关羽水军不愿恋战,继续南下。“曹公已济汉津”——曹操在汉津登岸,下令调动驻扎襄阳附近的“精骑五千”南下追击刘备军民。 8、九月十四日。刘备军民到达当阳长坂坡。鲁肃在长坂坡附近与刘备会谈。 9、九月十五日。曹仁、曹纯、文聘率领“精骑五千”在当阳长坂坡追上刘备军民。曹操率领徐晃中军、满宠军的主力向当阳一带进军(从汉津到当阳有100里)。关羽率领水军从下游近处溯流返回汉津。 10、九月十六日。双方激战了一天。刘备、诸葛亮、鲁肃等“斜趋汉津”,关羽在汉津接应。刘备沿汉水东行,遇到刘琦。两支刘军向夏口(今武汉市武昌)进发。 11、九月十七日。曹操到达江陵。【从长坂坡到江陵有62里。】 12、九月十八日。曹操派使者到武陵迎接王俊遗骨,顺便招降武陵郡。 13、九月二十一日。刘备到达夏口(从汉津到夏口有500里),刘琦亦到达夏口。 14、九月二十二日。曹操的使者到达武陵。 15、九月二十六日。曹操的使者返回江陵。 16、九月二十七日。曹操在江陵为王俊重新下葬,并在江边祭奠王俊。 四、十月 1、初一癸未。有日食。曹操从江陵出发,率领军队征讨刘备。 其行军路线可走夏水进汉水转到长江,亦可直接走长江。 其目的地是夏口对面的沔口(今武汉市汉阳)。 沔口在江北,夏口在江南。 【曹军挺进速度按下水顺行每天150里计算。 A、走夏水进汉水转到长江,从江陵到沔口,其水路是600里。下水顺行得4天。曹操十月初四可到达沔口。 B、直接走长江,从江陵到沔口,其水路是956里。下水顺行得7天。曹操十月初七可到达沔口。】 2、初四。曹操到达沔口。 3、初五。诸葛亮在夏口对刘备说:“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接着,诸葛亮作为使臣去游说孙权。“时权拥军在柴桑,观望成败”。 4、初六。刘备接受鲁肃的建议,率领关羽、张飞及两千水军,从夏口来到樊口(今湖北省鄂州市樊口)。(从夏口到樊口,水路120里) 5、初七。诸葛亮从樊口动身,随鲁肃到柴桑去。(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的九江县赛湖村一带) 6、初九。诸葛亮、鲁肃到达柴桑。(从樊口到柴桑,水路380里) 7、某日,曹操返回江陵。 五、十一月 1、初十。孙权从柴桑率军挺进合肥。 【从柴桑到合肥,陆路有698里,按步兵日行90里计算需8天(含渡江5里所需时间)。】 2、十八日。孙权率领军队包围合肥城。扬州刺史某某与郡计吏蒋济驻屯于合肥城附近某处【可能是曹魏的庐江郡城,即东汉的六县城,在今安徽省六安市北侧。】。蒋济派军士到荆州搬救兵。 3、十九日。孙权离开合肥城下回柴桑。【骑马日行可达150里】 4、二十三日,孙权回到柴桑。 六、十二月 1、初一。曹操从江陵出发。【今荆州市江陵区白马寺镇有赤岸街。我估计这赤岸就是曹植所言“南及赤岸”,是当年曹军大型兵站。】 2、初三。曹操到达巴丘湖【水军训练基地】。 3、初四。曹操在巴丘湖“遣张憙(张喜)救合肥”。 4、初五。曹操率军从巴丘湖出发到沔口去。曹操派使者送“会猎于吴”的恐吓信给孙权。【巴丘到沔口,水路482里。沔口到柴桑,水路500里。】 5、初八。曹操率军到达沔口。 6、初十,孙权在柴桑收到曹操的恐吓信。 7、十一日,孙权召集群臣讨论。 诸葛亮舌战群儒。 曹操给孙权的信写道:“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鲁肃建议孙权召回周瑜。 【周瑜在鄱阳湖畔训练水军,其练兵处在今江西省星子县城区一带,距离柴桑80里。】 8、十二日,周瑜到柴桑。孙权再召集群臣讨论。 当天晚上,周瑜单独谒见孙权,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 9、十四日,孙权从柴桑出发到合肥去。 周瑜率领一万五千名水军从柴桑出发沿江西行。 10、十六日。程普率领一万五千名水军从柴桑出发沿长江西行。 11、十八日,孙权来到合肥城下。 12、二十日。周瑜水军到达鄂县城外江面(今湖北省鄂州市城区外江面)(可能是从雨台山到五丈港一带之江面)。刘备从樊口乘小船来会见周瑜。(从柴桑到鄂县有水路370里,逆水行舟每天50里。) 张喜派军士送信给蒋济,蒋济用计吓退孙权。 孙权顾虑曹军汝南部队增援合肥守军,同时急于回柴桑,合肥城解围。 13、二十一日,孙权从合肥城下返回柴桑。 14、二十二日。诸葛亮、鲁肃到达鄂县。程普率领水军到达鄂县。 15、二十三日。交战双方“遇于赤壁”——赤壁初战。曹军战败。 程普水军乘机到达鄂县三江口及邾县举洲。 16、二十四日,孙权回到柴桑。 17、二十九日,“火烧赤壁”。曹军战败。 18、三十日。乌林战斗。曹军战败。 七、闰十二月 1、七日。曹操到云梦泽(巴丘湖)。曹军大规模烧自家船。 2、十日。曹操在云梦泽(巴丘湖)因大雾迷路。 3、十一日。曹操“败走华容道”。 4、十五日。曹操逃进江陵城后,派刘巴“招纳长沙、零陵、桂阳。” 5、十六日。周瑜到达江陵城下。 6、十七日。曹操离开江陵。 7、十九日。江陵战役的夷陵战斗开始。赤壁战役结束。 8、二十一日。曹操到襄阳。 9、下旬某日。曹操离开襄阳往许昌去。 【有些日期及某些次要人物的具体情节根据行程和行进速度推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