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306|回复: 1

[热点评述] 默默消失的古建筑

  [复制链接]
来自
福建
精华
1

5

主题

7

帖子

22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22

IP属地:福建省福州市

发表于 福建省福州市 2014-6-30 23:4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仁至义尽 于 2014-6-30 23:50 编辑

                                        默默消失的古建筑
   这是一座普通的老祠堂,在中国的每个小村庄都有这么一座姓氏宗祠;这是一座近百年的祠堂,她伴随着金鱼村民走过了耕耘岁月;这是一座平凡的祠堂,时光一直静静地流淌在她身旁;这是一座淡然的祠堂,虽然朝代的更迭和数次战火及十年文革在她身上刻下了沧桑;但还是被奇迹般完整地保存下来。这是一座不可多得祠堂,它不仅盛载着同宗族人的荣耀,其宏丽的建筑、精致的造型也叫人赏心悦目、叹为观止。槐荫论坛风情、摄友版块曾经多次组织活动来这里采风
     前段时间有一位网友发帖称,位于祝站镇金鱼村的余氏宗祠将斥巨资在旧址上重建,这意味着将原有的古建筑全部拆重建。看来祝站余氏宗祠--孝感市区唯一保留至今的百年古建筑真的是在劫难逃了!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历史的遗迹就这样糟蹋了。我真的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但当我再次专程来到金鱼村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老祠堂己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在原址上搭起了脚手架、混凝土搅拌机。正在新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祠堂己初具规模,建筑工地内外随处可见被当做建筑垃圾丢掉的老建筑的房梁和残砖烂瓦。在废墟中我发现残留下来的每块青砖上都有烧制留下的印记,其中一块砖印记特别清晰:青砖有戳印,仔细端详,青砖的一侧清楚地刻着 “余氏祠”三个字,不难看出这是当时砖厂专为余氏祠堂量身定制的青砖。我们都知道再豪华的现代化建筑材料、再优秀的建筑师,也设计不出来老砖墙、老梁柱、老木窗、老的天窗,更重要的是那种时间所积累的时代感与历史感,就是那种新旧杂陈的风貌让生活空间更有意境、更丰富更多味道。
这是何等的让人心痛!祠堂作为历史文化古迹,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现存古建筑为数不多了,其历史价值不容忽视,这些历史年代久远的古建筑承载着孝感当地的风土人情,传承着民俗文化。具有厚重的历史研究价值和文物价值。过去由于受历史观的限制,我们没有看到她们的价值和内涵。当一处处年代久远的古建筑为现代社会的发展让路而不复存在时,我们失去的不止是简简单单的一处建筑,而是祖先留下的深厚的文化遗产,是不可复制的,即使我们用现代技术复古、重建也无法还原古建筑本身依附的特有的文化、人文气息。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强调“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但是,我们真正保护了多少民族的文化?古建筑被肆意拆毁,然后模仿古建筑建起新的建筑,这样的建筑,可以俗称为“山寨建筑”。而山寨建筑没有历史的沉淀,失去古味。这样的建筑,只是建筑,不是文化。
     文物管理部门的麻木是城市的悲音。它暗示了一个城市在传承文明上的断裂。这种断裂包含了这座城市在文物保护上的漠不关心。早在09101日,文化部就出台了《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其中认定对象中增加了乡土建筑等特殊类型。这意味着有一大批乡土建筑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乡土建筑具备了法律保护地位。 然而又有多少未被关注、或许将来也不会有机会被认定的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正在默默地走向消亡?我是力不从心,只能大声疾呼!积极保护好古建筑。这些古建筑,已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拥有历史的积淀。  
   我想发起一个活动 “抢救性记录” ,大家来为自己身边能接触到的古建筑拍照,那些将要消失的老建筑,趁着还在,去用照相机手机拍下来,照片上注上具体地点和建筑背景,一但那些也许在将来十年就会悄悄消失的事物,至少让我们在来得及的时候留下他们的影子,也好对子孙后代有个交待吧。
   再次大声呼吁!我们在发展中要善待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东西,尊重历史,延续文脉,不要割断传统文化的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31

4万

主题

16万

帖子

19万

积分

中将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96877

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精华勋章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4-7-1 12:5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