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枝上柳绵 于 2014-7-4 18:08 编辑
这是个有趣的问题:究竟是蛋决定了鸡,还是鸡决定了蛋? 读书时,老师总是强调,内因是根本,内因起决定租用,外因只是起辅助作用。是的,假如,那本来就是一只坏蛋,或是没有受精的蛋,无论如何,是不会孵出小鸡的吧?可是,即使是一只受孕的好蛋,它自己被搁在那儿,没有精心的照顾,经过21天,是否也能孵出小鸡呢? 根据现有的常识,答案自然是否定的,直到臭出一壳水,那只蛋也不会变成活蹦乱跳的小鸡。 但是,人定胜天!人却是伟大的,不需要母鸡,通过人工控温控光,经过一定时间,就会孵出健康茁壮的鸡宝宝。 这就是环境的作用。 环境是外在的,是可控的,是强制性的,是可选择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孟母便是充分认识到了环境的巨大作用,所以不惜背井离乡,流徙他地。此也就是诸葛亮的“良禽择木而栖也”。 孟母成功了,她培养出了亚圣——孟夫子。 其实,中国古代的读书人讲究游学、切磋,就是对学习环境的一种追求。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 环境可以选择,其实环境也可以造就。法律是一种手段,教育也是。 教育的宗旨不是灌输死的知识,不是强制,不是洗脑,而是熏陶,是启迪,是渐染,是潜移默化。成功的教育或者说有效的教育需要营造一种合适的氛围,而这种氛围就是环境。 当人走进一种和谐、圆融、有序的环境中,心情为之舒畅,精神为之饱满,做事何愁无章法,学习何愁不进步?学霸寝室、学霸小组、学霸班级,无一不是优秀环境的创造者和得益者。 当然,这种良好的环境需要我们每个人来共同努力,初始之时,便应先有约定,建立规章,而且需有一定的强制性。人们经常说,好习惯助我成功,而好习惯的养成,当初也是经过了一定的约束和强制的。 每个人都是环境的受益者,同时也是环境的创造者。他、你、我,当我们每个人都真正是环境的主人时,环境也就变成了我们每个人,成就了我们每个人。 人即环境。环境是如此的重要,人,怎能不怵惕?岂能无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