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力群转载冯金平先生的《关于新赤壁之战》 2014年7月8日转载 《赤壁文化》网的《论谈赤壁》网页上发表了赤壁市宗教管理局副局长冯金平先生的《周郎赤壁论—论赤壁文化(一)》。 该网发表该文的时间是2012年12月7日。 该文的第三部分是《关于新赤壁之战》。 《关于新赤壁之战》本来是一篇独立的完整的文章,是冯金平先生“于1991年5月写给市政府的一份报告”。 【童注:“市政府”当时是蒲圻市政府。“1986年5月2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蒲圻县,设立蒲圻市,为县级市。1998年6月11日,民政部(民行批[1998]22号)批复同意将蒲圻市更名为赤壁市。1998年由地级咸宁市代管。”】 《关于新赤壁之战》的全文如下: 1977年10月6日《光明日报》发表丁力的文章《赤壁究竟在何处》,第四版“史学栏”一篇小豆腐块击起了千层浪,从而引发了一场新赤壁之战。 同年12月15日《光明日报》发表复旦大学历史系地理研究所吴应寿先生《也谈赤壁在何处》一文,正式向传统的蒲圻说挑战,提出了“江夏赤壁说”, 不久武汉大学石泉教授公开出版他《古代荆楚地理新探》一书,正式提出一个钟祥赤壁说。 我县是真赤壁是自唐宋以来就由史家所公认的,真的遇到假的挑战。我们理直气壮地予以反驳,先后在《文史哲》、《长江日报》、《中国地名通讯》等多种的报刊著文、力捍蒲圻说。 1988年4月,湖北省《三国演义》学会在蒲圻成立,首次研讨会上,黄州代表散发论文,提出黄州不仅是文赤壁,他们要争武赤壁,会上首次交锋,蒲圻说在张国光先生率领下有理有据的对黄州说予以了反驳,会上形成共识;蒲圻赤壁不容否定,但出于地方旅游经济的利益,黄州说来势凶凶,我方不可忽视。 90年代初,黄州说在当地党政部门的支持下形成气候,他们召开全国性学术会议、出版专著,我方虽有张国光、卢开万、陈可畏、冯金平、郑忠权纷纷撰文反击,为蒲圻说正名,但我们不能让一个假赤壁在身边搞乱史学界。 为此,我提议蒲圻尽快召开全国性的研讨会,成立赤壁研究会、出版学术专著。在江夏说、黄州说、蒲圻说这场新赤壁之战中打胜这场战争,在这一点上,我们是有把握的。 加强对古战场的文物保护和赤壁文化的研究,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解放前,文物散失,遗迹受损的现象突出。解放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赤壁古战场的保护、开发和建设工作。1958年成立了赤壁文物管理委员会,对地面遗址和地下遗物进行了全面普查,维修了遗迹,清理了文物。1975年再次进行了维修和清理。1978年举办了赤壁之战文物陈列展览。1981年,蒲圻赤壁之战遗址被省人民政府列入全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并划定了保护范围,竖立了界碑。1986年,市人民政府颁发了《关于设立古战场赤壁保护区的通告》。在搞好文物保护的同时,相继兴建了东风阁、望江亭、文物陈列室、赤壁碑廊、周瑜石雕像,增添了一批文化景致。对赤壁古战场的研究和开发也取得了许多成果。先后在我市举行了“中国长江流域三至九世纪社会经济讨论会”、“湖北省首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赤壁古战场景区规划建设研讨会”和三次全国性的赤壁诗会。不少中央、省、部级领导和当今学术界权威、文化名人也深入赤壁古战场考察,并饱含激情,泼墨挥毫。许多书报杂志发表了大量反映赤壁文化的游记、散文、故事和学术论文;电视、电影竞相宣传赤壁古战场;日本朋友也兴起了三国赤壁文化热。众多的、赤壁”牌名优产品畅销海内外,弘扬了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 深信:随着研究会的成立,全国性学术会议的召开,专著的出版,加上我们的史料优势,文物优势,胜利仍是历史上发生赤壁之战的我们这一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