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理鸣 于 2014-7-8 18:43 编辑
东方山听禅悦
每日,我的心维系在劳碌的事物之中,总想采撷一份静暧,让温润在心间开出明媚的花朵。 “周末,黄石、咸宁等地文友去东方山听正慈法师作《当下的禅悦》讲座,我们一起去参加活动。”文友梦雨飞扬午夜QQ上的相邀,让我兴奋不已。 我带着仲夏的流彩,拾一段优雅心情的惬意,奔向东方山。 东方山位于黄石市区西部,由走马寨、曼倩垴、揽胜垴三峰组成。三峰鼎足而立,木茂林深,景色优美,气候宜人,是黄石腹地中最大的林区。东方山因西汉著名文学家、汉武帝近臣东方朔曾在此结庐读书、修道炼丹而得名。据传,山上牌坊中“三楚第一山”五个大字是清朝宰相余国栋亲笔书写的。余国栋是梁子湖区的外甥,幼时丧父,是在外婆家读书长大的。我小时就听说余国栋的外祖父去世下葬时,阴阳先生讨礼,他的几个舅父有点吝啬,唯有他母亲慷慨地把头上的金簪丢在罗盘上,阴阳先生随声念叨:“金簪丢在罗盘上,宰相出在外甥家。”至于阴阳先生偈语,我不可信有那么灵显,但余国栋母亲善良的性格、博大的胸怀会对余国栋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与余国栋日后成才密不可分。 “天下名山僧占尽。”东方山“弘化禅寺”自唐宪宗元和六年(公元805年)建造以来,规模宏大,香火旺盛,高僧辈出,历久不衰。如今有法藏寺等22座大小寺庙,散落于群山峰壑之间,更因有一位“捧着电脑上山,揣着文凭升座”的中国佛学院硕士研究生正慈法师率先建起“三楚佛教网”、创办杂志、创建书画院,以艺术弘扬佛法而名声鹤起。 我穿过红尘阡陌,走过林间小道,登上禅寺台阶,步入诵经佛堂,只见400余名四众弟子正在聆听法音流布:“禅是身与心、心与心的对话,生活中用心修行,禅就无处不在。现在人们都在向外求,结果把自己迷失了,如果能够在平常的生活日用中,在禅修过程中放下私心杂念,终将拥有一份安详从而身心自在……”正慈法师娓娓道来,释疑解惑,使我感受到了禅的智慧,享受到了禅的喜悦。 生命的旅途,一程有一程的风景。回看一年多的生活画卷,那曾经为梁子湖生态旅游而拼搏的片段,总会有一些辛酸的相遇,停留在我的心底。为增加“红枫节”、“蓝莓节”、“采菱节”等节会的趣味性,我们实地考察、精心策划、周密宣传、四处拉赞助,受过很多白眼,遭遇过多次戏弄。节会虽然举办成功了,可换来的是“敛财”、“另类”、“不务正业”等流言蜚语,这些我放下了。我也深知,梁子湖生态旅游现在属于拓荒阶段,需要我们策划一个又一个的活动,为之鼓与呼;而一旦红火了,我们就会被人遗忘,淹没在繁华之中……我们仍需要放下。 “走,我们外出游览去!”平儿的提醒打断了我的思索。我们同咸宁的文友们一起走在寺庙幽静的小径上,聆听笃笃木鱼的敲打,在翘角风铃叮当的音韵里享受天籁之音,感受远离尘世的喧嚣,体会那份旷达与纯净。 在“尘外读书地”,此次活动组织者──黄石玩家热情地把我们迎进了书屋。咸宁《向阳湖诗刊》的力耕社长,给我们送来了十几本杂志。我们翻开诗刊“太和采风专辑”中那片片被红叶晕染开的诗句,想到今年的“红枫观赏节”再一次被评为“湖北省春季最佳四条赏花线路之一”,多的是一份感激与敬仰。于是,我们在这翰墨飘香的书屋,品一盏茶的安静,吟一阕词的清幽,笑一个开心的满怀。 东方山胜景纷呈,据说有“青松倒插、白莲频开、铁牛懒卧、石船高撑、月涌禅关、仙履日暄、灵泉卓锡、道洞支停”等古八景。我们一行出寺庙后门来到八景之一的“铁牛懒卧”。 相传,唐宪宗时期智印高僧修建宝峰禅寺大功告成之日,皇上为表彰智印的功劳,特派使者骑牛来贺。这牛也有灵性,见东方山乃钟灵毓秀之地,有云蒸霞蔚之气,得听法聆听之便,受餐霞饮露之福,为之动心,长卧不起,化身为铁牛了。读着传说,我们嬉笑着与铁牛合影。力耕社长一路不苟言笑,可爬到牛背上却爽朗地说:“牛,是力耕者!”对,清癯脸庞、黝黑面皮的力耕社长却是把文字爱到极致的人,他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咸宁一帮文友以民间形式创办诗社,出版刊物,将文字纯粹的唯美呈现在笔下,奉献给读者。好一个“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的文化开拓人。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们读着禅语来到“月涌亭”,纷纷靠在石形独特,据说腰痛的人只要在石上靠一靠,疼痛就可迅速消除的“月涌石”上。亭内一位算命先生摆开签卦,招揽我们去共觅禅机。梦雨飞扬抽了一个事业签。听着算命先生解读梦雨飞扬好兆头的上上签文,我回想起22年前来东方山春游,曾在此亭抽的一签:“创业有志事易成,何必苦苦远求名。只有守本到处好,安心耕读自然荣。”我当时没在意这一签文,只把它当作好玩。第二年,我为改变贫困的家境,停薪留职去广东打工,可遇上了国家调控政策,联系好的工作落空了。我只得返家,搭砖烧窑,肩膀磨起了厚厚茧皮,十个头指磨开了花。四个多月的辛劳就在砖窑点火之夜化为泡影,砖窑倒塌,我撕心裂肺,欲哭无泪,捧着一颗颤抖的心,用一双粗糙的手,把几万口砖坯捡起,从新再烧。 人之累,都是由心而起。其实,我是不相信签文的,签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东西,是一种文化,也是大家在平时遇到事情时的一种寄托的方式。 时光,跌跌撞撞;人生,浮浮沉沉;放下,轻轻松松。 我愿常来东方山上,在山风习习、鸟鸣啾啾、白云悠悠中,看一地落红,氤氲冷暖;一树葱茏,缱绻生机;一片台阶,意蕴情纾;聆听禅悦,让不语的心结在清风中飘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