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513|回复: 1

[闲谈鄂南] 澄清、补缀“黄州赤壁说”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847

主题

1538

帖子

2090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090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4-7-13 09: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澄清、补缀“黄州赤壁说”
童力群
2014713日星期日
摘要:二十年来,“黄州赤壁说”在史料论证方面占了优势,但并非十全十美,有必要为“黄州赤壁说”澄清两个问题:曹操是否从江陵出发,华容道是不是鄂州的华容。依据“官渡之战”命名规则,邾城附近的赤壁有资格担起“赤壁之战”大名。赤壁战役主战场在今黄州赤壁和团风镇,曹操不会向北逃跑,他必须走华容道(今湖北省潜江市境内),他必须奔赴江陵,因为江陵城关系到五个郡(南郡、武陵郡、长沙郡、零陵郡、桂阳郡)的命运。
关键词:“黄州赤壁说”;澄清;补缀
引言
围绕“赤壁战役”问题,湖北省有八个赤壁:黄州赤壁、阳逻赤壁(新洲赤壁)、江夏赤壁(武昌赤壁)、嘉鱼赤壁、蒲圻赤壁、汉阳赤壁、汉川赤壁、钟祥赤壁。其中论战最激烈、阵容最庞大的,是“黄州赤壁说”与“蒲圻赤壁说”。
如果以包容精神为先,八个赤壁都可以并存。如果不讲包容,就有辩解空间。
1992年6月,南京大学蒋赞初教授在《中国首届赤壁之战研讨会论文集·序言》里写道:“然千百年来,江水变迁较大,地貌改观。史料散佚,至今地下出土文物尚不足以提供确证,而古人诗文所载常语焉不详,使后人考证破费周折,故不妨继续探索,深入讨论,留待他日论定,未知妥否。”[1]
史料与文物的关系,有两大组合:史料与文物互相支持,史料与文物互相矛盾。在矛盾组合里,有史料否定文物者,亦有文物否定史料者。
“蒲圻赤壁说”在史料方面先天疲软。
《三国志•魏书•辛毗传》写道:“帝欲大兴军征吴,毗谏日:‘……先帝屡起锐师,临江而旋……”[2]559
此“先帝”就是被追认为魏武帝的曹操。
辛毗进谏于黄初三年(222年),比赤壁战役晚14年。
《三国志•魏书•王肃传》写道:“肃上疏日:‘……论之近事,则武、文征权,临江而不济……,”[2]338
此“武”即魏武帝曹操。王肃上疏于魏明帝太和四年(231年),比赤壁战役晚23年。
曹操征讨孙权,“临江而不济”共有三次:第一次是赤壁战役;第二次是“(建安)十八年春正月,进军濡须口”;第三次是建安二十二年,“二月,进军屯江西郝溪”。
曹丕《述征赋•有序》云:“建安十三年,荆楚傲而弗臣,命元司以简旅,予愿奋武乎南邺。伐灵鼓之硼隐兮,建长旗之飘颻;跃甲卒之皓旰兮,驰万骑之浏浏;扬凯悌之丰惠兮,仰乾威之灵武;伊皇衢之遐通兮,维天网之毕举;南野之旧都,聊弭节而容与;遵往初之旧迹,顺归风以长迈;镇江汉之遗民,静南畿之遐裔。”[3]
显然,曹丕参加了赤壁战役。辛毗、王肃敢在这样的皇帝面前说假话吗?
“先帝屡起锐师,临江而旋”是解决“赤壁战役主战场”问题的关键!
    持“蒲圻赤壁说”的先生们始终对“先帝屡起锐师,临江而旋”一句视而不见、避而不谈!
二十年来,“黄州赤壁说”在史料论证方面占了优势,但并非十全十美。
对“黄州赤壁说”史料论证方面质疑的,不仅有持“蒲圻赤壁说”的先生们,而且有许多不持立场的专家。
为了“黄州赤壁说”的圆满,我今发表《为“黄州赤壁说”澄清、补缀几个问题》。
一、曹操的出发地是江陵
许多持“黄州赤壁说”的学者认为曹操的出发地不是江陵,这样就造成“黄州赤壁说”在这一点上非常被动。
我认为,曹操的出发地就是江陵!
(一)曹操第一次从江陵出发
——冬十月“曹操以舟师伐孙权”
《后汉书·孝献帝纪》写道:(建安十三年)“冬十月癸未朔,日有食之。曹操以舟师伐孙权,权将周瑜败之于乌林、赤壁。”[4]26
这写的是建安十三年十月初一(208年10月27日)有日食,曹操率领水军讨伐孙权,周瑜在乌林、赤壁打败了曹操。
《后汉书》对赤壁战役的记载极其简略,范晔将赤壁初战写成了赤壁决战。不过,范晔记下了曹操正式出师讨伐孙权的日期是十月初一,而且这一天非常特别、令人难忘——有日食。
(二)曹操第二次从江陵出发
——“十二月……公自江陵征备,至巴丘”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写道:(建安十三年)“十二月,孙权为备攻合肥。公自江陵征备,至巴丘,遣张憙救合肥。权闻憙至,乃走。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2]24
(三)火烧赤壁与蒲圻无关
1、对“即使曹操十月直接走长江”的分析
曹操第一次从江陵出发——冬十月“曹操以舟师伐孙权”,这一次行军路线可走夏水进汉水转到长江,亦可直接走长江。
即使曹操这一次行军路线直接走长江,途中经过了“蒲圻赤壁”,“火烧赤壁”也与蒲圻无关——因为“火烧赤壁”发生在十二月。
2、对“曹操第二次从江陵出发”的极简叙述
曹操第二次从江陵出发——“十二月……公自江陵征备,至巴丘”,这一次行军路线只能走夏水到巴丘湖,然后进汉水转到长江,而不会直接走长江。——因为曹操中途要到巴丘湖去。
这巴丘湖(云梦泽),在今湖北省潜江县、监利县、仙桃市、洪湖县之交界处,位于江北。此时,这巴丘湖已经成了曹操水军的训练基地。
既然“曹操第二次从江陵出发”后“不会直接走长江”,那么,曹军不会经过蒲圻赤壁。因此,“火烧赤壁”与蒲圻无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847

主题

1538

帖子

2090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090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4-7-13 09: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华容道不是鄂州的华容
“黄州赤壁说”的个别学者认为华容道是鄂州的华容,这样就造成“黄州赤壁说”在这一点上稍有被动。
“黄州赤壁说”的多数学者早就否定华容道是鄂州的华容。
鄂州华容,因华容寺而得名。华容寺得名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
我认为:曹操败走的“华容道”在湖北省潜江市境内,其走向是东西向(即秦朝以来的官道),向东可达衡山郡治所邾城(今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禹王城村一带),而不是南北向(起于洪湖乌林)。本文篇幅有限,此点不展开论述。

三、为何不称为“邾城之战”?
    陈可畏先生在《<论赤壁大战与赤壁考>补》里写道:“又当时樊口附近就是鄂县,黄州赤壁就在邾县西北,如果曹军与孙刘联军在今黄州赤壁会战,当时为何不名此战役为鄂县——邾县大战呢?可见,赤壁——乌林大战不在今黄州赤壁。”[5]6
“黄州赤壁就在邾县西北”,此句有误,因为黄州赤壁在邾城的正南。
邾城始建于战国末期,秦代是衡山郡治所,汉代主要是邾县治所,可算名城。
邾城在黄州赤壁正北五公里处。此战役为何不称为“邾城之战”?
这个问句貌似有理,却经不起推敲。
官渡在汉末中牟县城正北三公里处[6]5,此战役称为“官渡之战”,而没有称为“中牟之战”。
依据“官渡之战”命名规则,邾城附近的赤壁有资格担起“赤壁之战”大名!

四、曹操为何不逃向许都或退保襄阳?
陈可畏先生在《<论赤壁大战与赤壁考>补》里写道:“第三,如果赤壁——乌林大战的地点在今黄州赤壁和团风镇,那么,曹操既败,就应该向北,经今河南逃回许都,或经今湖北安陆、随州退保襄阳,可是却要跑到华容道去送死,岂不怪哉!这能说得通吗?”[5]6
(一)“可是却要跑到华容道去送死”,这是陈先生看《三国演义》太入迷的结果。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安排赵云、张飞、关羽先后以伏兵拦截曹操,不料关羽在华容道“义释曹操”。
历史却是曹操先在巴丘湖下令烧船,然后因大雾迷路,接着是来到华容道时刘备率军在后面追赶。
(二)华容。《汉书》载荆州南郡有华容县,《后汉书》载荆州南郡有华容侯国,两书皆载华容南部有云梦泽。据《搜神记》,刘表治荆州时仍为华容县。汉代华容城在今湖北省潜江市龙湾镇。
【今湖南省华容县,得名较晚——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安南县为华容县。】
【今湖北省监利县有十五里小道被称为“华容古道”。孙权称帝后,将汉末华容县之东南部析出设立监利县。】
(三)烧船。《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裴注《江表传》写道:“瑜之破魏军也,曹公曰:‘孤不羞走。’后书与权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2]1000
《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写道:“后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2]353
(四)迷路。南朝宋的刘徵之《永初山川记》写道:“云梦泽一名巴丘湖,荆州薮。故魏武帝与吴主书云:‘赤壁之困,过云梦泽中,有大雾,遂便失道。’”[7]
(五)“经今河南逃回许都”。许都(许昌)就在“今河南”境内。“蒲圻赤壁说”的曹操逃跑路线是曹操由洪湖乌林逃到华容(在江陵正东侧),再逃进江陵,然后经襄阳、南阳回到许昌。南阳也在“今河南”。
度陈先生之意,应加上“信阳”二字。曹操若从信阳逃归许昌,倒真的是一条死路——沿途没有驻军保护,又不是官道,又要翻越崇山峻岭。
(六)“或经今湖北安陆、随州退保襄阳”,这就将曹操混同于一般的将军。
曹操不能丢下巴丘的水军,不能丢下江陵的曹仁军、徐晃军,不能丢下已经完全占领的南郡,不能丢下已经招降的武陵郡,不能丢下即将招降的长沙郡、零陵郡、桂阳郡,因为他是一位优秀的统帅!
(七)曹操为什么一定要走华容道
1.曹操退到巴丘湖(云梦泽)准备再战——巴丘湖是曹军的水军训练基地,有大量战船。不料湖内水军亦疾疫大发,只好烧船。
2.华容道(华容县境内的官道)紧挨巴丘。
3.从邾城到江陵城有直达的国家级官道。华容道是其中的一截。曹操自东往西到江陵城,华容道是快速撤退的必经之路。
(八)曹操为什么一定要到江陵去
1.江陵城是南郡的治所,且存有大量的军用物资。
2.江陵城是战略要地,其南面有四郡:武陵郡、长沙郡、零陵郡、桂阳郡。守住了江陵城就能控制这四郡,丢掉了江陵城就失去了四郡。连同南郡本身就是五个郡,可以说,江陵城关系到大半个荆州!【汉末荆州有七郡、八郡、九郡之说。赤壁战役前,曹操已经占领今南阳(新野以北)及信阳一带】
3.江陵城已经驻扎了重兵:曹仁军、徐晃军。曹操必须去向曹仁、徐晃面授方略。
4.江陵城正北63公里处有当阳城(在今荆门市城区正南14公里处)[6]22,曹操派满宠驻守当阳,以保卫从江陵到襄阳的通道。《三国志•魏书•满宠传》云:“建安十三年,从太祖征荆州。大军还,留宠行奋威将军,屯当阳。”[2]577
5.曹操进江陵城后,迅速派刘巴“招纳长沙、零陵、桂阳。”《三国志•蜀书•刘巴传》云:“曹公辟为掾,使招纳长沙、零陵、桂阳。”裴注《零陵先贤传》曰:“曹公败于乌林,还北时,欲遣桓阶,阶辞不如巴。巴谓曹公曰:‘刘备据荆州,不可也。’公曰:‘备如相图,孤以六军继之也。’”[2]779

参考文献:
[1] 蒋赞初.序言[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专辑),1992:1.
[2] 陈寿.三国志[M].长沙:岳麓书社,1990.
[3] 傅亚庶(注译).三曹诗文全集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318.
[4] 范晔.后汉书[M].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
[5]  蒲圻赤壁古战场保护开发建设研讨会论文集编委会.古战场蒲圻赤壁论文集[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
[6]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册(三国•西晋时期)[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
[7](清)王谟.汉唐地理书钞[M].北京:中华书局,1961:17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