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补缀“黄州赤壁说” 童力群 2014年7月13日星期日 摘要:二十年来,“黄州赤壁说”在史料论证方面占了优势,但并非十全十美,有必要为“黄州赤壁说”澄清两个问题:曹操是否从江陵出发,华容道是不是鄂州的华容。依据“官渡之战”命名规则,邾城附近的赤壁有资格担起“赤壁之战”大名。赤壁战役主战场在今黄州赤壁和团风镇,曹操不会向北逃跑,他必须走华容道(今湖北省潜江市境内),他必须奔赴江陵,因为江陵城关系到五个郡(南郡、武陵郡、长沙郡、零陵郡、桂阳郡)的命运。 关键词:“黄州赤壁说”;澄清;补缀 引言 围绕“赤壁战役”问题,湖北省有八个赤壁:黄州赤壁、阳逻赤壁(新洲赤壁)、江夏赤壁(武昌赤壁)、嘉鱼赤壁、蒲圻赤壁、汉阳赤壁、汉川赤壁、钟祥赤壁。其中论战最激烈、阵容最庞大的,是“黄州赤壁说”与“蒲圻赤壁说”。 如果以包容精神为先,八个赤壁都可以并存。如果不讲包容,就有辩解空间。 1992年6月,南京大学蒋赞初教授在《中国首届赤壁之战研讨会论文集·序言》里写道:“然千百年来,江水变迁较大,地貌改观。史料散佚,至今地下出土文物尚不足以提供确证,而古人诗文所载常语焉不详,使后人考证破费周折,故不妨继续探索,深入讨论,留待他日论定,未知妥否。”[1] 史料与文物的关系,有两大组合:史料与文物互相支持,史料与文物互相矛盾。在矛盾组合里,有史料否定文物者,亦有文物否定史料者。 “蒲圻赤壁说”在史料方面先天疲软。 《三国志•魏书•辛毗传》写道:“帝欲大兴军征吴,毗谏日:‘……先帝屡起锐师,临江而旋……”[2]559 此“先帝”就是被追认为魏武帝的曹操。 辛毗进谏于黄初三年(222年),比赤壁战役晚14年。 《三国志•魏书•王肃传》写道:“肃上疏日:‘……论之近事,则武、文征权,临江而不济……,”[2]338 此“武”即魏武帝曹操。王肃上疏于魏明帝太和四年(231年),比赤壁战役晚23年。 曹操征讨孙权,“临江而不济”共有三次:第一次是赤壁战役;第二次是“(建安)十八年春正月,进军濡须口”;第三次是建安二十二年,“二月,进军屯江西郝溪”。 曹丕《述征赋•有序》云:“建安十三年,荆楚傲而弗臣,命元司以简旅,予愿奋武乎南邺。伐灵鼓之硼隐兮,建长旗之飘颻;跃甲卒之皓旰兮,驰万骑之浏浏;扬凯悌之丰惠兮,仰乾威之灵武;伊皇衢之遐通兮,维天网之毕举;南野之旧都,聊弭节而容与;遵往初之旧迹,顺归风以长迈;镇江汉之遗民,静南畿之遐裔。”[3] 显然,曹丕参加了赤壁战役。辛毗、王肃敢在这样的皇帝面前说假话吗? “先帝屡起锐师,临江而旋”是解决“赤壁战役主战场”问题的关键! 持“蒲圻赤壁说”的先生们始终对“先帝屡起锐师,临江而旋”一句视而不见、避而不谈! 二十年来,“黄州赤壁说”在史料论证方面占了优势,但并非十全十美。 对“黄州赤壁说”史料论证方面质疑的,不仅有持“蒲圻赤壁说”的先生们,而且有许多不持立场的专家。 为了“黄州赤壁说”的圆满,我今发表《为“黄州赤壁说”澄清、补缀几个问题》。 一、曹操的出发地是江陵 许多持“黄州赤壁说”的学者认为曹操的出发地不是江陵,这样就造成“黄州赤壁说”在这一点上非常被动。 我认为,曹操的出发地就是江陵! (一)曹操第一次从江陵出发 ——冬十月“曹操以舟师伐孙权” 《后汉书·孝献帝纪》写道:(建安十三年)“冬十月癸未朔,日有食之。曹操以舟师伐孙权,权将周瑜败之于乌林、赤壁。”[4]26 这写的是建安十三年十月初一(208年10月27日)有日食,曹操率领水军讨伐孙权,周瑜在乌林、赤壁打败了曹操。 《后汉书》对赤壁战役的记载极其简略,范晔将赤壁初战写成了赤壁决战。不过,范晔记下了曹操正式出师讨伐孙权的日期是十月初一,而且这一天非常特别、令人难忘——有日食。 (二)曹操第二次从江陵出发 ——“十二月……公自江陵征备,至巴丘”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写道:(建安十三年)“十二月,孙权为备攻合肥。公自江陵征备,至巴丘,遣张憙救合肥。权闻憙至,乃走。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2]24 (三)“火烧赤壁”与蒲圻无关 1、对“即使曹操十月直接走长江”的分析 曹操第一次从江陵出发——冬十月“曹操以舟师伐孙权”,这一次行军路线可走夏水进汉水转到长江,亦可直接走长江。 即使曹操这一次行军路线直接走长江,途中经过了“蒲圻赤壁”,“火烧赤壁”也与蒲圻无关——因为“火烧赤壁”发生在十二月。 2、对“曹操第二次从江陵出发”的极简叙述 曹操第二次从江陵出发——“十二月……公自江陵征备,至巴丘”,这一次行军路线只能走夏水到巴丘湖,然后进汉水转到长江,而不会直接走长江。——因为曹操中途要到巴丘湖去。 这巴丘湖(云梦泽),在今湖北省潜江县、监利县、仙桃市、洪湖县之交界处,位于江北。此时,这巴丘湖已经成了曹操水军的训练基地。 既然“曹操第二次从江陵出发”后“不会直接走长江”,那么,曹军不会经过蒲圻赤壁。因此,“火烧赤壁”与蒲圻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