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nhubei.com/xwzt/2014/hbxxb/
莫亚非,男,汉族,2001年11月出生,十堰市茅箭区茅塔乡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
他虚心好学、积极进取,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他孝敬父母、乖巧懂事,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他性格开朗、乐于助人,是同学们的好朋友;他年仅12岁,却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担,也扛起了家庭的未来与希望……
幼年时的苦涩记忆
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母亲身患精神分裂症,生活不能自理;父亲外出打工时腰部受伤,干不了重活;家里的房子是向村集体借用的,没有一件象样的家具,几把破旧的凳子、用木棒固定的床架愈发显出莫亚非家境的窘迫。电视、电话这些常用的家用电器在他家找不到踪迹,唯有厨房和莫亚非的卧室里装上了电灯泡,那还是去年搬过来时,村里帮着接通的。
在莫亚非的印象中,他不知道母爱是什么滋味,因为自他出生后,本来患有轻度精神分裂症的母亲病情就加重了,以至于生活都不能自理。老实巴交的父亲,没什么文化,更没有一技之长,只知道埋头干活。莫亚非自小由七十多岁的爷爷带大。前年,年迈的爷爷过世后,因为丧葬费用家里欠了不少债,为了还债,爸爸到山外打工,没想到又伤了腰,干不了重活,家里大小事都落到了莫亚非的肩上。
残缺中的不离不弃
贫困的家庭和不幸的命运,让莫亚非比同龄孩子成熟。三四岁的时候,他就开始照顾母亲了,用柔弱的小手一口一口地喂饭给妈妈吃。天冷了操心给妈妈添衣服,天热了搬个小板凳在门前给妈妈扇扇子,邻居们见了直夸他是个孝顺的孩子。
细心的照料并没有赢得母亲的赞扬,神志不清的母亲常常不能自控地袭击身边的人。在他三岁时,母亲随手拿起一把大铁锁砸的他血流满面,童年的他经常被母亲拿竹竿打的四处躲藏。
但是,照顾这个特殊家庭的艰辛却没有给他的心灵带来任何的不安与迷惘。在学校“课外访万家”活动中,老师们走访他家问他累不累,怨不怨时,他却说:“我不觉得累,妈妈不是不爱我,是因为她有病才不认识我。有妈才有家,我要好好照顾她。等我长大了,我一定要把妈妈的病治好!”坚定的话语让在场的每一位老师感动得流下眼泪。
那是2010年冬天的一个下午,放学后他坐车到山外给妈妈买药,为了省车费,他走了几站路。在买完药回去的路上,天空下起了鹅毛大雪,回村里的班车也停运了。想着生病的妈妈,9岁的他硬是饿着肚子,冒着大雪严寒,在崎岖的山路上,一步一滑地走了6个多小时。回到家,爷爷看着一身泥泞、冻得瑟瑟发抖的他,心疼地直掉眼泪,可他却说,“爷爷,我没事儿,快把药拿给我妈妈吃吧。”
苦难中的自强自立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小小年纪的他,在同龄人还在索取的时候就已经懂得了付出和爱,和爸爸一同挑起了照顾家庭的重担。
母亲没有劳动能力,五岁的时候,莫亚非就开始做家务了,做饭、洗衣服、收拾家、干些简单的农活……尤其农忙时节,瘦弱的他掰苞谷、捆麦子、拔草、收豌豆、绑支架,他样样都是小能手。
爸爸挣钱不易,莫亚非从小就懂得体贴父亲,勤俭节约。每周爸爸给他五元零花钱,让他坐车、吃饭和买零食,一周下来,他还能余两三块钱。周五放学,为了节省一元钱车费,他经常抄近道,走山路,翻山越岭,走一两个小时回家,那条路,荒无人烟,很少有人走,只是偶尔能遇到一两个放牛的老大爷,连大人走着都有些怕,却挡不住莫亚非坚定的步伐。当问起他为什么要攒钱时,莫亚非一脸向往地说:“我攒钱是为了将来上大学交学费!”说着,小家伙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关爱中的感恩图报
莫亚非的成长过程中虽然充满了心酸与凄苦,但也收获了无数的感动。很多时候,正是这种感动和善心冲淡了他内心的忧伤,使他重新鼓起前进的勇气。
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一位好心的阿姨,听说了他的故事,给他送去了200元钱。他惊呆了,这笔钱足够他一学期的生活和学习开销。后来,村里把房子无偿转让给他们,乡政府和学校老师们为他们置办了各式各样的学习、生活用品以及衣服,区委、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也纷纷向莫亚非伸出援助之手……这些爱心善举,不仅浸润了莫亚非贫乏的物质生活,而且在内心深处,使他明白了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无私的感情叫“大爱”。于是,莫亚非更加努力学习,并尽可能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每逢节假日,在社区的各个角落,经常能看到他捡拾垃圾的身影;公交车上,每逢看到老人妇孺,他总是争先让座;同学生病了,他会主动帮助辅导功课……只要有人向他寻求帮助,他都会热情地倾力而为。班上同学薛昌志成绩不好,作业经常是全错,老师看了直摇头,莫亚非找到薛昌志鼓励他、帮助他,给他讲题,帮他分析错误的原因。薛昌志的成绩提高了,俩人也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他积极向上、乐观生活的态度影响了全校同学,是学校的道德“小标兵”,同学们生活中的好榜样。
艰辛中的勤奋好学
因家境贫寒,翻开莫亚非的书包甚至凑不齐一套完整的学习工具,尺子早已破旧,铅笔短得握不住,文具盒坑坑洼洼……可是莫亚非却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起早贪黑刻苦学习,成绩名列全班前茅。
知道自己比别的同学温习时间少,他格外珍惜课堂上的宝贵时间,认真听讲,仔细记笔记,提高课堂效率;遇见学习上的困惑他总是迎难而上,虚心求教老师。面对学习他总是充满了智慧的力量,大家亲切地称他为学习“小战神”。他曾在班队会上真诚的说:“虽然我家比较穷,但我从不认为我会一直穷下去。因为我会好好学习,有知识、有文化就能创造美好的明天”。
2012年“六一”前夕,莫亚非被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文明办、湖北省教育厅、团省委、湖北省妇联、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湖北省少工委联合授予“湖北美德少年”。面对着荣誉,莫亚非腼腆而又自豪地笑了。
的确,感恩和自强是智慧生命的底色。我们相信,未来的路,不管有多远,在感动和自强的鞭策下,莫亚非一定会为一个坚强、自信、充满爱心的人,会用自己最纯真的方式回报父母,回报社会!(推荐单位:茅箭区文明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