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088|回复: 0

[闲谈鄂南] “易中天品赤壁”肤浅之六——“打刘备”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847

主题

1538

帖子

2090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090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4-7-14 21:3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易中天品赤壁”肤浅之六——“打刘备”
童力群
2014714日星期一
易中天先生在《易中天品三国·孙刘联盟·赤壁疑云》里写道:“他顺江东下到底是打谁的?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说是打刘备的,孙权被诸葛亮、鲁肃和周瑜拉下水了;还有一种观点,就是打孙权的,主张是打孙权的观点的依据主要是曹操写给孙权的那封信,而那封信我们知道本身是可疑的。那么我的看法呢,应该说他的顺江东下是打刘备,也打孙权。”
    曹操“顺江东下”是“打刘备”吗?
“顺江东下”表面上的意思是:沿着长江向东方挺近。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曹操沿着长江向东方挺近,既打了刘备,又打了孙权。
看过《三国志》的人都知道,曹操沿着长江向东方挺近,既打了刘备,又打了孙权。
这样一个极其简单的问题,何劳易中天先生来讲什么“疑云”呢?
易中天先生在《易中天品三国·孙刘联盟·赤壁疑云》里写道:“他顺江东下到底是打谁的?”这应该是易先生将“曹操打谁”提高到战略的高度。
无论是政治学、军事学,还是系统论,都有个层级划分之事宜。
易先生将“打刘备,也打孙权”相提并论,表明这两个“打”属于同一层级,即皆属于战略层级。
诚然,《三国志》也好像是将“打刘备,也打孙权”相提并论。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写道:“(建安十三年)十二月,孙权为备攻合肥。公自江陵征备,至巴丘,遣张憙救合肥。权闻憙至,乃走。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明明白白写的是“公自江陵征备”。
然而,我们对“顺江东下”这一短句追根溯源,就会顿时感到问题不是这么简单。
《三国志·魏书·贾诩传》写道:“建安十三年,太祖破荆州,欲顺江东下。诩谏曰:‘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太祖不从,军遂无利。”
贾诩谏阻“顺江东下”,他为曹操设想的战略目的是“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
显然,贾诩与曹操讨论的战略层面的“稽服”对象是“江东”——孙权,而不是刘备。
可见,曹操“顺江东下”关注的战略目标是孙权,而不是刘备。
曹操“欲顺江东下”时,孙权在什么地方?孙权在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一带)。以东汉区划看,柴桑不属于荆州,而属于扬州豫章郡。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裴注《江表传》载《曹公与权书》曰:“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这“吴”即孙权地盘之内。当时“吴”西边实际疆界在什么地方呢?在荆州江夏郡鄂县的西塞山(今湖北省黄石市的西塞山)。西塞山是荆州的地盘。
孙军虽然多次深入荆州江夏郡腹地,远至沙羡县攻打黄祖,但又迅速退走了。
曹操所言“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即攻打“吴”的西塞山或柴桑。
贾诩所言“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是对整个荆州实施的政治措施。
若实施贾诩的计策,就必定要设法招降刘琦——包含在“抚安百姓”的运作里面。
刘备集团当时驻扎的夏口与樊口,都是荆州江夏郡太守刘琦的地盘。
刘备寄人篱下,根本没有什么战略地位。
曹操“顺江东下”“打刘备”,只是把刘备当作战术层面上的作战对象。
建安十三年十二月,曹操从江陵出发,沿长江行进十余公里后,很快左转入夏水到巴丘,接着沿汉水到沔口(今武汉市汉阳区),然后从沔口沿长江向东挺进。(夏水,古水名。据《水经注》,故道从今湖北省荆州市区东南分江水东出,流经今监利县北,折东北至沔阳县治附近入汉水。)
因此,曹操“顺江东下”的出发地是沔口而不是江陵。
刘备驻扎在樊口。曹操从樊口的西北方向的江对面赤壁一带渡江,就能直接攻打刘备。这样,如同掐断了“长蛇的腰部”,必将促使驻扎夏口(位于江南)的刘琦投降,必将震慑驻扎柴桑的孙权,一箭三雕,可谓战术之妙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