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806|回复: 0

“朝圣者”

[复制链接]

310

主题

310

帖子

465

积分

特种部队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465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14-7-15 10: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守望精神家园 于 2014-7-15 10:26 编辑

“朝圣者”
                            ——中南民族大学第一批进藏志愿者工作文学记事
     将双手高高地举起,双掌合拢,然后分开,身体扑地,四肢展开,五体贴地。这就是朝圣者,走向那些满脸沧桑,身躯上已经隐隐约约呈现山的影子的老人,我宁愿相信他们的肉身和血液早已飞向天国,留下的,只是陪伴岁月的一个苦难的真身。
     他们中间还有几双孩子的眼睛,他们被背在背上或是牵动着双手前行,一个三岁左右的孩子,她的头顶,天蓝蓝的,她身边的大人们正用心灵一下下叩击大地,她则用双眼望着雪山,一动不动,那座雪山在正午的阳光中一片明净,散发光芒,她的目光变直了,像两条延展开的长绳飞向那座雪山。
     “我感到一种隐约的渴知欲像流水一样漫在她的眉宇间”,转山,转湖,转寺.......蜿蜒的山路上朝圣者们一路仰望,等身长叩,中南民大09级文传院新闻专业的刘优说:“我们希望建一个高原书屋,为孩子打开一扇外面世界的窗口,让他们的世界中不仅仅只是有蓝天白云、牦牛、藏山羊、藏狗、雪山和神灵,中国很大,梦想也可以很大。”
    “谢谢老师的书,下次来我们家喝青稞酒”
      宁静的村落里,屋檐下挂着洗好的衣服,狗生气的大叫,周围是无边的树林和碉堡。一切都是大写的,像是特写镜头。中南民族大学首批进藏“西部计划”的三名志愿者刘优、陈美君、罗银辉他们的宿舍里正在热火朝天地筹划一件事——为山南地区的学校建一所“高原书屋”。
      山南,传说当中神猴同罗刹女结合而诞出藏民之地,那些散布在神山圣湖之间的西藏第一宫、第一殿、第一寺和聂赤赞普、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的名字在时刻提醒着:这里,是藏文化的滥觞之地,是西藏的灵魂所在。在这样的文化圣地,山南人民却一直没有属于自己的图书馆。
      已经适应了西藏生活的刘优从一片安详明净的心境里醒来,在值班室开始一天的工作。工作时,窗外传来白玛康珠的笑声:“老师,我来还书的。”小姑娘气喘吁吁地走进来,红扑扑的脸蛋上闪烁着汗珠,她赶忙放下鼓鼓的书包,小心翼翼地把书包里的书和手上捧着的一大堆书摆好顺序,把微微翘起的书角压平。刘优拿过一部分书,又送了几本书给康珠,小姑娘咧着嘴角说:“老师你下次来我们家吃饭,我请你喝青稞酒。”刘优说:“这些书是我在公益辅导班的时候借给他们的,现在已经结课一个月了,因为他们太喜欢了,所以现在才还过来。”
     惨白的太阳在山顶投下月亮那样凄冷的光,反射在没有脚印的赤裸裸的积雪上,西藏的冬天是一场漫长的等待,“冬眠”很早开始,却很晚结束。刘优所在的山南地区团委与山南区青少年宫合作开办了“寒假农牧民子女公益辅导班”,招收了农民工子女和福利院的孩子共50多名学生,刘优担任着初二语文老师。“青少宫有个图书室,整个山南地区没有图书馆,学生借书的话只能来这边,但是有很多学生不知道”,刘优说,“我带课的时候和学生说四楼有图书可以外借,他们反应很热烈,每个人都一拿就好多本,然后很快看完又来借新的书。他们的求知欲很强,很需要书籍。这是我和陈美君、罗银辉想办高原书屋很重要的原因。”
走进青海汉子罗银辉的小屋,一下就看到很多的孩子。“我在这里驻村,专门拉了一条网线,刚开始来我这里的小孩对笔记本都很好奇,我就教他们用电脑。现在他们一有空就来我这上网,看故事会、看漫画、动画片,他们真的很渴望获取外界的知识。”罗银辉把手轻轻放在珠玛的手上,轻轻地握住她的小手,教她如何用电脑。
      五六千米的雪山巍峨连绵,覆着茫茫白雪,在寒冷的高原上连成一片,去年12月,刘优主动请缨深入高寒边境县调研,颠簸于海拔4400米以上、四周都是悬崖的盘山公路上,翻越海拔近6000的大山,戈壁滩、羊皮筏子,蜿蜒宽广的河流,黄色的草原一望无垠,起伏在荒凉的山脉之间。在洛扎县调研的过程中,给调研队带路的是当地团县委的一位女职员,已经怀孕6个月,因为单位缺人手,无法休产假,仍然工作在一线,在调研的过程中,她向调研队提到当地中小学课外读物紧缺的情况。
      太阳高高照着,照在草原上的黑白旗幡,和油画一样漂亮的藏民窗户上,偶尔,能看到翻下悬崖的一部车子,铁皮骸骨,和一个故事,像一个永久的广告牌,竖立在那里。车子在悬崖峭壁上行车了7个小时,抵达一个深山中的乡小学,只见整个乡不到100户人,方圆百里内都是石头山,交通极其不便,鲜有人来,“孩子们天真纯朴可爱,却也让人心疼,因为很多孩子透露出来的是无知,他们有天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如果没有好的师资和教育资源,只能在贫瘠的深山里慢慢成长为与他们父母一般善良却无知的农牧民。”
     最高的山仍是一块石头,在公路上倔强地往深处去延伸,向高处爬着的,它们有种“畏我复却去”的惶恐,又有种死不回头的认真,似乎只要挺到最后,就可以到达心目中的珠穆朗玛,使一路的艰辛和荒诞化为轮回必经的幸福和真理。
      离天最近的地方,我们想要建座书屋
      这是离天最近的地方,比珠穆朗玛峰大本营还高出近200米,白日如入云端,夜晚手可摘星,被称之为“世界之巅”;这是一个挑战人类生存极限的地方,空气含氧量不足海平面的40%,年平均气温零下5摄氏度,除了牦牛和绵羊,鸡鸭鹅猪等家禽都养不活,被视为“生命禁区”里的“禁区”,这就是位于西藏山南地区浪卡子县东南部的普玛江塘乡,乡政府所在地海拔5373米,平均海拔达到5500米,是我国海拔最高的行政乡。刘优初步定好建高原书屋试点之一普玛江塘乡小学就在这里。
4月8日,3名志愿者同学致信中南民大党委书记陈达云,汇报了他们在西藏山南地区志愿服务工作的情况,提出了与学校共同筹建“高原书屋”的设想,“收到陈书记的回信,在信中我感触最大的就是这四个字:善做善成。很感动学校能帮我们!”收到陈达云来信的刘优正在给信拍照,准备下一轮单位申报的材料。
     刘优来到了拉萨,在走访了教育部门后,她去了一趟大昭寺。微风荡漾,金幡拂动,到处人头济济。敞开的围廊上摆满了做法事的僧人的靴子,嗡嗡的祈祷声从黑洞洞的大殿传出,消散在明媚阳光下黑白旗幡的乐章里。酥油灯在昏暗长廊摇曳,投下金色的阴影,在7世纪的门廊地砖上。衣衫褴褛的朝圣者双手合十,举向蓝天,弯腰,跪倒,匍匐,贴住大地,念念有词,溶化在一片祈祷的海洋中。
   “西藏有很多朝圣者,他们在这个艰苦卓绝的过程中,能逐渐获得了一种力量,克服掉怀疑,恐惧,肉体的惰性,和日复一日单调爬行的枯燥,在孤立无援的,黑暗的旅行中,逐渐把自己的灵魂和审判者上帝融为一体。我想去大昭寺看看,我想要从他们身上获得坚持的力量,建书屋很难,不过我不能放弃。”
      我看到的,这种强大的力量,在茫茫西藏高原上留下了很多双磨破的鞋子、手套、羊皮围裙,木板,以及死在半路的无数朝圣者。倒下的人,会被同伴带上他的一颗牙齿继续前进,在抵达终点以后,把它嵌在大昭寺的一根柱子上。代表他完成了这次朝圣。那颗柱子,在黑暗的大殿里看起来和其他柱子没有什么不同,只有在光线滑过它身体的时候,才能看到上面白森森的布满了骨钉。
      在梦想道路上,我们继续一路朝圣
      几张方桌,几条长凳是甜茶馆所有的家当,如此简陋的设备,却生意兴隆,顾客盈门,在此聚朋会友,畅谈家事国事天下事,是西藏人爱泡甜茶馆的重要原因。馆牌挂在房门上面,门楣上垂着布幔“香布”,一堆茶客中很容易就能分辨出不是藏族人的罗银辉,他在和阿玉岗村几位会说汉语的村民聊春季播种的事。洛桑益西希望罗银辉能帮他们要来来年青稞种子的资金补助,查堆表示了化肥及口袋的短缺问题,旺久和达琼则向罗银辉反映了村里的拖拉机已失修很久。
      罗银辉的小窝经常聚集着的当地藏民,破旧的毡帽下面一张张酱红色的脸,五彩斑斓的繁复的项链,手镯,夸张的藏刀在一层层马鞍那样硬邦邦的毛皮中间晃来晃去。他们像一群田里面站了二十年的稻草人,只是一点也不如它们和气。罗银辉是中南民大第一批进藏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唯一的一名男生,在山南地区行政公署工作,他主动向单位提出申请驻村工作,与西藏老百姓同吃同住。“刚开始因为语言的不通只能用手语比划,现在努力地自学藏语单词和他们简单交流。“我喜欢和他们聊天,从聊天中了解到西藏农村真实情况和群众所想所需,然后把他们意见反映给各部门”。
     “村民们都很热情,经常给我送酥油茶、青稞酒、饼子来,还有记得冬天的一个晚上,我一个人走路回村,天很黑,野狗发出低沉的、浑厚的的呜呜声,当我看到村头特意来接我的村民时,心中一阵触动,我觉得再苦也值得。”回忆起在阿玉岗的点点滴滴,罗银辉被晒得微红的脸颊上笑意盈盈。
     藏历新年那天,寒风在山南的上空瑟缩流动,推开陈美君在浪卡子县住处的红色小门,院子里的泥土里插满了五颜六色的塑料花,低矮的房顶飘着五星红旗。房子里最显目的是卓索切玛,画有彩图的长方体竹素琪玛五谷斗,斗内装满酥油拌成的糌粑、炒麦粒、人参果等食品,上面描上青棵穗、鸡冠花和用酥油做的彩花板。“今天是藏历新年,卓索切玛是用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衣食无忧。”陈美君说。因为在公益辅导班代课和科室工作忙,刘优和陈美君没能回家过年。大年三十,刘优和家人通了一通视频,刚开始大家有说有笑,不过下一刻刘优妈妈一抬头就开始抹眼泪,然后眼泪开了闸似得往下流,姐姐和爸爸也开始在那一头哭泣,她把电脑一关,咬紧牙关,双臂环肩,嚎啕大哭。
     “别哭,做一个坚强的小孩。”刘优走过去抱起小女孩,带她坐在孩子们中间时,这个漂亮的藏族姑娘的眼泪一下子涌出来了,当刘优掏出手绢的时候,她已经默默地擦干了眼泪对着刘优。“我在西藏呆了9个月,经历了不少事情,但是那天那个孩子的眼泪才是最让我无法忘怀的”,公益辅导班结束时刘优单位举办了元宵联欢,很多孩子和家长都来和志愿者一起欢度元宵,而演出开始时她发现这个来自福利院的五年级小女孩,穿着漂亮而隆重的藏装,却因为没有父母陪伴而一个人坐在角落里,“她明明很难过很难过,却还想要过来坚强地自己很好,真让人觉得很揪心。”这件事对刘优的触动很大,她和其他志愿者计划在今年新一批西部计划志愿者到岗以后,联系福利院开展结对认亲活动,以一帮一的形式关爱一位孤儿。
      陈美君寒假的时候去了趟敬老院,给当地的老人剪指甲、做菜、按摩。小小的窗户,凿在面朝雪山的石墙上,寒风雨雪和蓝天下辽远的山峦,时不时地从里面灌一些进来,除此之外,只有一张齐膝的矮榻,上面盖着不知道放了多少年的毛皮。很多老人在昏暗的光线中,蒲团上摇晃着身体,念念有词,一些藏族老奶奶坐在供台前面,一人一个麻袋,用青稞打磨佛器,发出稀里哗啦的声音,作为开过光的圣物出售出去。酥油的味道四散弥漫,混合了时间的厚度,在幽暗高深的走廊里里,细雨一样打湿了来来往往的行人。“他们都很孤独,我们能多陪陪他们就多陪陪他们,我虽然说不了几个藏语单词,但我能懂他们。”陈美君把糌粑外摞成一摞,旁边放上浓茶或奶茶、酥油、奶渣、糖等,把它们一起送去给卓玛大妈。
      朝圣路上,经幡永不飘落
     “你会经历很多,看不一样的风景,体验不一样的民俗,感受不一样的风土人情,认识各色各样的人,明白许许多多社会这所大学才能教你的道理,能充实的活着,能为别人更好的活着努力,你还能想要怎样更好的世界呢?我从来不认为有哪件经历过的事情是无用的。这也是我们能义无反顾奔赴西藏的的原因。”刘优感慨道。4月份,志愿者开始续签,刘优、陈美君、罗银辉,这三名民大第一批进藏志愿者,同时选择了续签,继续留在了西藏。
    “我们可能对促进民族文化交流起不了多大作用,可能也没有办法做什么轰轰烈烈的事情,但是就像一位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扎根西藏的前辈所说一样,西藏是片广阔的天地,我们愿做这雪域高原上翱翔的雄鹰。去拥抱这土地,去亲吻这天空。”三名志愿者毫不犹豫的表态。
     阳光在敬老院昏暗长廊里摇曳,投下金色的阴影,陈美君正在给一名藏族老太太剪指甲,啪,啪,啪,留下恒久的声响。
     罗银辉赶在给村民申请春季青稞播种补助的山路上。
     刘优做了一个梦。高山之巅,隐藏着海一样翡翠色的羊卓雍措湖,那种蓝色让人说不出话来,高原书屋已经建成,孩子们捧着书籍,红彤彤的脸颊上洋溢着朝阳般的笑容。
     远处的山路上,一名朝圣者走三步,跪下,双手合十,手掌擦着地面向前飞去,整个人伸平,像冲浪运动员趴在滑板上俯冲下来,非常舒展漂亮,站起来的时候,好像电影倒放,从后往前重复一边同样的动作,然后再飞出去,从容不迫,经久不息。
    假如幸福是一种单纯的信念,他们得到了幸福,假如幸福是一种周围人的羡慕,他们得到了幸福,假如幸福是历经千辛万苦之后达到了预定的目标,他们得到了幸福。



    姓名:张小影  
    学校: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13级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民族大道中南民族大学708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