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910|回复: 0

守竹精神家园

[复制链接]

310

主题

310

帖子

465

积分

特种部队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465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14-7-15 11:4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守望精神家园 于 2014-7-15 11:45 编辑

守竹精神家园

     离家千里之外读大学的我,难免会被人问我的故乡在哪里。当我友好的告诉他们,我来自广东湛江的南三岛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表示不认识南三岛。其中包括了一些来自湛江市其他县区的同学。
     但如果说起现代著名诗人闻一多在1925年用拟人的手法写下的诗歌《七子之歌.广州湾》—— “东海(岛)和硇州(岛)是我的一双管钥,我是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你为什么把我借给一个盗贼?母亲呀,你千万不该抛弃了我!母亲,让我快回到你的膝前来,我要紧紧地拥抱着你的脚踝。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时,想必大家对这首诗歌不会感到陌生。
     广州湾与香港有着相似的命运,1899年11月16日中法签定《中法互订广州湾租界条约》,将租界内地域统称“广州湾”租借给法国99年。后来经过抗法战争,广州湾被殖民47年后,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现有学者考证,诗中的“广州湾”是由于南三岛有“广洲湾”的村坊而得名。
     这个如今不被世人熟知的南三岛便是我的故乡。
     说起故乡的植物,我最先想到的就是青竹。上大学两年多以来,每当我在校园里看到青竹,都会情不自禁的回忆起了故乡,回忆起在故乡陪伴我生活了近二十年婀娜多姿的青竹与曾经的人事。
     故乡比较靠近热带的海南岛,这里的植物,一年四季都生长茂盛。故乡的竹,挺拔秀丽,四季常青,宛如风情万种的女子。岛内的每个村庄都会种植大片大片郁郁葱葱的竹林,不少村庄的名字都带有“竹”字,如:“竹围村”,“竹根村”等。
     小时候,爷爷曾经对我说过,“由于南三岛与大陆交通不便,岛上的居民只能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竹很早就生长在这个海岛上了。竹的用处非常多,岛民的生活都少不了它。”
      宋代伟大诗人苏轼在他的作品《潜僧绿筠轩》里写到:“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由此可见,在很久以前,古人就知道竹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重大。
      在我的童年记忆里,会常常看到爷爷坐在院子里,用刀把竹制成筐子、簸箕、筛子等。他在簸箕里打听生产队时的生活,回忆用筐子在田间挥洒汗水的岁月。
我和同龄伙伴都十分喜欢故乡的青竹,也会常常在村边的竹林里玩耍。我们都喜欢竹林里的四季青绿和冬暖夏凉。曾几何时,我们一次次试图爬上竹杆的高处看村庄外面的世界,却从未成功;曾几何时,我们一次次在竹林里玩捉迷藏,听竹林里长出来的鸟叫声;曾几何时,我们一次次把竹林里晒干的竹叶或竹枝搬回家,给母亲当柴火。
      青竹似乎成了这个岛内各村庄的生命图腾。正如苏东坡所述:“食者竹笋,居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
      在年老的岛民意识里,在门前屋后种青竹能够驱灾避邪,保佑人畜平安。进入台风季节,竹林还可以当作挡暴风的屏障。走进村庄,在村口就可以看到和蔼可亲的竹林。十米多高的青竹,俊俏挺拔,枝叶繁茂,青澜似海。季节置换,只有展露尖尖的竹笋,才更能显现时光的变迁。
      童年的暑假,我的身边一直有青竹的陪伴。夏天的海岛,风和日丽,万里无云,就像郭敬明在小说里写的“天空像是被台风吹了整整一夜,干净得没有一朵云。只剩下彻底的纯粹的蓝色,张狂地渲染在头顶上面。像被谁不经意,随手打翻了蓝色的墨水瓶。”。
      曾经,爷爷在为我做风筝时对我说过,“人可以身无分毛,但不能没有梦想。有梦想的人,走到哪里都不会孤独。就像风筝一样,‘竹身纸翅’大风筝的梦想是向往自由。它在空中飞翔时,虽然受到放风筝人手中的线影响,但是风筝会适时借助风给的力量冲破束缚,最终自由的在空中滑翔,这是风筝一生一世的梦想。”爷爷是一个有梦想的人,他的梦想就是希望后代们能够像竹一样,高风亮节、刚正不阿、自有尊严,看似平淡,却一生都在奉献。
      中午的太阳烤得竹枝上的知了叫苦连天。这个时候,我常常会和伙伴们拿着自己用竹竿做成的捕蝉工具到竹林里捉夏蝉。我们在竹林里进行捉知了比赛,把童年的美好时光安放在那郁郁葱葱的竹林里。比赛结束之后,我们就会放了夏蝉,让这些生命重回自然。我们这样做,既娱乐了自己,又不轻易伤害到别的生命。
      有时候,天空变脸,暴雨突然而至。这个时候,我们就会躲进竹林旁边的竹屋里。竹屋是守竹林老人用竹搭建的一间简陋小房,平时就只有他一个人居住。这个守竹人是一个五保户,他已经有六十来岁,瘦骨如柴,眼睛深陷而浑浊,耳朵有点背。平时,他就义务帮村里守着这一片竹林,同时他也在守着他年轻时,在这片竹林留下的浪漫爱情,坚守属于他的竹乡精神家园。
      花甲年华的他,像乡竹一样,和蔼和亲,平易近人。他做竹制品的手艺精湛,村里人的竹床,竹椅,竹凳基本上都是他做的。他对村里的小孩就像母亲对自己的孩子一样,他总喜欢煮粥给我们吃。有时候,他也会给一些好吃的东西给我们。他常常对我们讲起,祖先用竹竿当武器,坚守保卫家园,进行抗法殖民斗争的故事。
竹林,守竹老人,竹屋,蝉鸣,捉知了……这些都给了我一个值得回忆的童年,让我的童年在夏天的中午里不会孤寂。
      如今想起那些充满欢声笑语的生活,那些无忧无虑的童年,我的心情依然激动不已。如果生命可以轮回,我愿意用生命三分之二的岁月,来换回童年三分之一的时光。
      读小学的时候,我在家的院子里背诵课本《竹石》,这是清代文学家郑板桥写的诗歌。“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背得十分认真,而我的母亲就在旁边一句一句耐心地教导我,并且对我说,“做人可以瘦,但精神不能瘦。以后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也要坚持克服。就像村里的青竹和写这首诗的诗人一样,要有坚定决不动摇的品格,守竹精神家园。”
      进入二十一世纪初,村里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哥哥带着儿时做的竹笛,跟随着村里的打工大军涌入大城市,继续为梦想打拼。
      渐渐地,村里也开始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家有了电视。当然,这不是有线电视,而是要用电视天线架放在很高的地方才能够清晰地收看节目。怎么样才能把电视天线架放得更高呢?村里的青竹又可以发挥它的作用了。
      村民就用竹篙把电视天线架放到十多米高的低空上。一台普通的电视机,一个小小的电视天线架和一根高高的竹篙配合默契,这就可以让村民更加了解海岛外面的世界。外面纷纷扰扰的世界,冲击着村民们的思想。
      这几年来,村里的经济也越来越好。村民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祖祖辈辈居住的竹屋,渐渐的被用钢筋水泥做的平房所代替。为了建设更大更多的房间,村里砍伐竹林的人越来越多,守竹老人也在几年前病逝了。我童年时代的生活方式,渐行渐远,再也难有人来继续。
      三年前,由故乡企业家集资建设海岛连接大陆的大桥开通。这个曾经被法国殖民过的海岛开始疯狂地发展。高楼迅速地拨地而起,商业和旅游业也发展神速,国家海滨旅游示范区也在加快建设。
      昔日世外桃源式的生活,随着海岛大片大片的竹林被砍伐和海岛南三大桥的开通,而宣告走向终点。
      漫天飞舞的晚霞,燃烧将逝的黄昏,也不会有人喊我的乳名。我独自在离故乡千里之外的校园内看青竹。象牙塔里的竹林依然枝叶繁茂,青澜似海,而我忽然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故乡的竹林正在被一栋栋高楼所代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知道自己的祖先曾经用青竹保卫家园,进行过一次次抗法殖民斗争;越来越少的年轻人,知道自己故乡的竹林曾经给这个海岛作出过巨大的贡献。
     青竹,青竹,故乡的情竹,难道真的要走向了万劫不复?
     只要我坚守竹乡的精神家园,那么竹乡表面上的变化,也改变不了我精神上的坚守。




姓名;冼田养
地址:广东省河源市东环路大学城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2011届新闻采编与制作2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