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四川
- 精华
- 11
中士
 
- 积分
- 367
IP属地:四川省广安市
|
本帖最后由 云客散人 于 2014-7-19 09:13 编辑
我从山野来。
我的山野贫穷又落后。
贫穷的山野长出的食物,填不饱我饥饿的肚子。落后的山野装不下我膨胀的心。
我从山野来到城里,一路风尘。
我用岁月丈量出山野和城市的距离,就是我从少年到青年的全部履历。
一路上,我经历了所有的风雨,它们的名字叫做酸甜苦辣。在和这些风雨搏击中,我缴获了各种武器。这些武器,成为我防身和取胜的铠甲。这些铠甲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功名。
所以,我从山野到城市的过程,就是不断给自己披上铠甲投入战斗的过程。
所以,我从少年到中年的过程,就是不断把功名这份铠甲穿在身上的过程。
今天,我两鬓斑白,逃不脱一个人的宿命,在岁月面前,败下阵来。
面对岁月,我们都将丢盔弃甲,现在,我作为一个失败的英雄,终于可以脱下这身铠甲了。
脱去铠甲,就象树上的蝉儿退去僵硬的躯壳。
脱去铠甲,就象放下千斤重担。
脱去铠甲,就象剥去一层层冬日的衣衫。
脱去铠甲,就象治愈多年的沉疴。
脱去铠甲后,身心从城市又原路返回到了山野。
脱去铠甲后,人生从喧嚣又回到了宁静。
脱去铠甲后,人从中年又回到了少年、童年、幼年,直到回到母体,完成一次生命的圆满轮回。死亡,是每个人生的华丽谢幕,也是一个人的涅槃。
因此, 脱去铠甲这一天,应该是一个人的重大节日。
脱去铠甲,贾平凹五十岁躲生日,六十岁还躲生日。
脱去铠甲,杨绛躲生日,一直躲到一百零三岁,还在躲。
贾平凹说,这辈子还没有干成一两件事,咋就老了呢?但他毕竟还是老了。老了的贾平凹脱去了心中的铠甲,文字淡定而质朴,完成了从《古炉》到《带灯》的蜕变。贾平凹每当写完一部小说后,就一个人胡乱跑到乡下去,跑到没有人认识自己的地方去,不问世事,管你是哪路神仙,不需要七十二变,还是原来那只长毛的脏兮兮的猴子。杨绛说,趁自己还活着,赶紧把未写完的作品写完,免得后人挖空心思写续集。几人能写出百岁老人的心智呢?
脱去了身上的铠甲,让生命活得有滋有味。
很早就知道《不能承受生命之轻》,在书店翻了很多次,还是没有下手买,原因是没有闲心读。今天在书店翻看,突然有种阅读的冲动。
十多年前,我的一个朋友卸下铠甲,一开始真的很不习惯。他说,电话不响了,饭局没有了,说话没人听了。我说,那是没有真正脱去心中的铠甲。脱去心中铠甲的人,像弘一法师,了断了一切尘世的念想。
最近两年,退去铠甲的朋友,加入了广场舞的队伍,一身宽松的运动服,让人感觉到他什么都放下了。
当然,也有不愿退去铠甲的人。我的一个好友,听说要下课了 ,感到自己深深的失落。不愿脱去铠甲的人,就是孽根未除尘缘未了。
从山野到城市的过程,就是生命负重前行的过程。
从中年到老年的过程,就是生命轻装上阵的过程。
人生难的不是负重前行,难的是无法承受生命之轻。
今天我终于脱去了铠甲,我将从城市回到山野。
我愿意承受生命之轻。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