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85
版主
浪子、樵夫、不化缘的。 ... ...
   
- 积分
- 22723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
理性认识:总是妈妈和孩子亲
1)
我说的理性认识不是弄玄,不是搞怪,就是基于事实、基于常识的意思。
是切身体会,是身边的例子,也是天地人心。
2)
“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台湾电影歌曲带来的不只是常识,冲击的还有荒谬。只是我们没有检讨。
我们曾经歌颂的是领袖和文革比妈妈更好。
——这些没有检点和反思,跟美国没有一毛钱的关系。跟贪腐绝对有关系。
3)
水货泛滥的时代,王海打假的时代,有句戏语,就是到处有假;可就是“妈妈”没有假,你是“妈妈”的孩子没有假。
最能为孩子付出的,为孩子付出最多的——总是妈妈。
还不说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苦痛。
4)
其实儒学起于常识,基于人伦,源于经验,论事是从人伦开始的,就是亲亲,尊尊,老老,爱幼。
那个血缘离你最亲的,肯定也是人伦最亲的,肯定也是感情最亲的,肯定也是付出、奉献、牺牲最多的人……怎么会错?
苏修和文革,就传达这样的错谬,它伟光正在哪里!它不是我们的传统,也不是西方的文明,它要是也挤进我们的核心价值其谬误我坚决反对。
5)
歌颂文革、歌颂改革、歌颂威权,都要问问出发点。出发点是善良的,都有可取。
文革有检讨威权犯民的意思,改革有激发生产利民的意思,威权有打理秩序安民的意思……因之不是无可取是都有可取。
可是用权力歌颂文革和用文革语言歌颂文革,是什么意思?
可是忽视分配不公保护贪腐吓百姓歌颂改革,是什么意思?
可是忽视民生、民权、民主、民利歌颂威权,是什么意思?
6)
回到题目,套用一个词叫“异化”,就是“妈妈”也会有例外:比如妈妈喜欢打牌、喜欢跳舞、喜欢别人的爸爸、喜欢别人的孩子……怎么办?
双亲都有变数。许多弃儿当然都是父母抛弃的;许多虐待当然是父母在虐待;若许拐卖也是由父母完成的……如果这样的孩子歌唱歌哭,“世上只有妈妈好”,那不是很感人吗?
当然还有异数,送孩子做放牛娃的,做童养媳的,甚至自己身首异处儿子流亡改姓女儿流落风尘的…历史上都很不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