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浙江
- 精华
- 6
中士
 
- 积分
- 346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
本帖最后由 心在江南 于 2014-7-22 10:18 编辑
第十七章:投奔革命
整个凤城风云激荡。
国军湘鄂西剿匪司令部正在紧锣密鼓的研究进剿策略,此时的凤城,驻扎国军已经超过3万人,如云集般的在凤城及周边地区将红军团团围住。靠近桐子坪的镇上的几个乡镇,也开始驻扎了零散的,或者成建制的国军部队。同时,国军也放出了各种特务,暗探等,四处收集红军的消息。
轿顶山上,王大福已经给贺龙捎去口信,几天后就带弟兄们投奔。贺龙这边已经做好了接收部队改编的准备,还安排了军械部给新来的人配枪。同时还安排了新的教导员来协助王大福组织训练新加入的队伍。
对于王大福他们这支新加入的队伍,夏曦实际认为一定得好好改造,以便纯洁他们的心灵,抛弃那种山大王的做派,丢弃那种流氓习气的作用。而段德昌师长等人认为,王大福他们是穷苦人出身,本质上来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坏。一定要适当的引导与教育。
3月12日清晨,王大福离开了那些不愿意离山寨的弟兄,留下了些许可以生活的粮食,带着近90人的队伍浩浩荡荡拉下山来了。走时,王大福与山上的弟兄们抱头痛哭,他们不知道下山以后是不是真的能奔一个好前程。
昔时的兄弟,个个相互拥抱,七尺男人也留下了激动的泪水。他们心里都知道,这一别,不知道来生中,还能不能见面,能不能再聚首。也许,多少年后,这昔时山上的兄弟们还能有几个活着回山寨来。
王大福今日骑着高头大马,腰挎驳壳枪,背上背着大刀,头缠着黑丝帕,一只手执着马缰绳,一只手握着马鞭,顺着桐子坪的青石板街道,一路哒哒的清脆马蹄声,后面随着90多号弟兄,急急匆匆的往河坝上集结。
贺龙与夏曦等人在在镇上的河坝里举行了欢迎仪式。河坝上,红二方面军布置得热热闹闹的,到处是彩旗飘飘,标语条条贴满了桐子坪镇上的大街小巷。街上也打扫得整整洁洁的。
王大福在师爷的教授下,登上了主席台,把师爷教他的语言大致说了一遍。“同志们,今天我王大福投奔红军,投奔贺龙军长,我从今日起,生是红军的人,死时红军的鬼!绝无二心!”王大福与师爷今日登上了主席台,王大福激动的说道。
贺龙代表整个红二军团欢迎王大福及阶级兄弟的归来。当场就给王大福他们还配发了20 条汉阳造的枪。专门送给了王大福一把德国造的左轮手枪。每个新来的战士还发了一套新衣服和一双草鞋,还有斗笠等。从此,红二军团凤城独立营就诞生了。王大福就成为了理所当然的营长,师爷就得改称吴乾坤副营长了,教导员是从湖南长沙来的张金初,大家都叫他张教导员。其他的连长、排长、班长都经过王大福他们集体讨论后,一一进行了批准任命。
独立营的战士们很快就投入了训练,每个战士都得一一过关,很多人有怨言,说还是山上好些。日子清闲又自在,那知道红军队伍里还有很多的规矩,这不准,那不行。天天不是练习投手榴弹就是刺杀,搞得人筋疲力尽的。有些人开始牢骚满腹了。
每天训练完毕,山上的弟兄们很多人不满。抱怨红军里面不能喝酒,还经常吃不到肉,更不用说去街上看女人了。就连去桐子坪的河坝里洗澡都不允许。出门,做事……都得请假,回来还得报告。新兵训练不到一个月就有5、6个战士开小差跑了。贺龙军长也不去追他们。哪怕王大福说要骑马去追他们,把他们叫回来教训一顿。“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我的老王啊!追他们做么子呢!受不得这个苦,就让他们自己去讨生活算了!”反倒是贺龙军长安慰起王大福来。要是在山上,这几个开溜的家伙,绝对没什么好日子过的。不是要打几十棒的杀威棍,就是剁去几个手指头。
王营长、吴副营长和张政委做着新战士的思想工作,他们还以身作则带头训练。说这是平时多流汗,战时就少流血。还特去新招了一批人,这时的红二军团,已经差不多有近5000人的规模了。
云秀一边帮红军干事,一边帮母亲种地,她还不想脱离家里。她也不知道红军会到底怎么样。她心里很清楚,红军是不可能在这里呆一一辈子的。
我再也不去乡公所上班了,乡公所自从被红军占领后,我就再没去值班。偶尔去看看,也是红军的邀请,我才和父亲一起去。其实我那时的年纪也不小了,年前就提过结婚的事情,父亲就和媒人商量,看是不是把我的婚事办了。毕竟是这样的年月,兵荒马乱的,早点把事情办了才安稳些。二妹家和我们是亲戚,双方的要求都没按照老规矩办,简化了些礼数。我们结婚的日子,就定在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