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197|回复: 1

《都江堰的放水大典》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47

1019

主题

4752

帖子

3323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3323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4-7-22 19:2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都江堰的放水大典》
余秋雨先生“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的名句,很大程度上引诱我进入了都江堰景区。
在景区内,我紧随着导游。她说,在都江堰如果你不听导游的讲解,看到的将是几处两三道分支的河流,和自家门前的小河沟没有什么两样。但你在耐心听完讲解之后,将会对它充满崇拜。讲解里的东西是景观背后厚重历史,和几千年的时代文化的沉淀。我很赞同导游的说法。加上她是标准“天府之国”的靓女,更是另一道美丽的风景。
她在撇开都江堰众所周知的“治河”“灌溉”等话题之外,阐述了自己对都江堰“军事”、“政治”方面的观点:从秦国派李冰修建都江堰,是为了方便运输粮草,攻打楚国;到抗日战争时期,都江堰的水利灌溉,为川军出川抗日提供了充足的军粮等言论,可以感受到美女导游的学识和极具“个性”的讲解。
对于她推荐我们观看的“都江堰放水大典”,我饶有兴趣。
放水大典是一场长达近两个小时的表演。放水的场地是依靠一座小山包而建的。高度大约有20几米。分成阶梯状排列。小山包对面是观众座席,同样成阶梯排列。这样的对峙由一条很小的“河流”隔开。这河流在演出剧情中是“都江堰”。当演到出嫁的新娘在跨过三个真实的火盆之后,被新郎小心地、轻轻地抱起爬到半山时,从新郎双手和怀抱间挣脱下地,顾不得形象,飞步奔回到火盆边上的“都江堰”,俯下身捧起江水,举过头顶,再放下,跪倒在江边一拜再拜。娘家人出来将其拥入怀中,恋恋不舍地挥别。剧中没有对白,没有旁白,只有那四川人熟悉的哭嫁音乐在奏响。此剧情安放在整场演出的中间靠后一点的时间段,这是整场演出的高潮。绝大多数人都为之挥泪。
放水的剧情演了三次。每次都是从小山包顶端的台阶最高处,放下来的水,经过两次分流,最后注入底部的“都江堰”。多多少少有点实景再现都江堰泄洪、排沙、灌溉的意味。这些水从没有“尽头”的,仿佛要与天际相连的台阶之上,急速地飞流直下,经“暗道”流进“都江堰”,丝毫不影响在台阶之下表演的演员们。演员们分布在小山包的各个“景点”。不时有不同时期的房子,从小山包的侧面缓缓“驶”过来。每一样房子所对应的演员服饰也必须一致。上百人的换装和迅速上场之快捷,不得不让人佩服。
放水大典主题的背景音乐是《我的都江堰》。在小山包的两侧,有两个很大的LED显示屏,每一句歌词都会同步显示。“我的都江堰,我的老四川,我的天府之国。”出现的频率最高。每一次的出现,都必然会是剧情的又一次高潮。在如此动情的高潮之中,仿佛自己就是都江堰的人,老四川的人,天府之国的人。
马槎和竹笼里装满鹅卵石,以抵御和分流都江堰江水的剧情,是在整场演出接近尾声时才上演的。剧情里有个站在通往天际的台阶上,拿把鸡毛扇做着指挥的人,格外引人注目。有人说他是李冰,有人说他是诸葛亮。李冰是建造者,诸葛亮是第一个派兵驻守、管理都江堰的人。其实,究竟是谁?倒并不重要。一如都江堰在2008年遭受汶川大地震影响,国内、国际的赞助重建者,具体是谁并不重要一样。重要的是通过重建,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中国名胜、世界遗产还在。还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看完演出再来回想景区大门口露天展出的“卧铁”,不得不佩服古人对于数学在实际运用中的智慧。用智慧和实践得出的数据代代相传,代代用起来得心应手。
坐在返程的大巴车上,耳边回响的是滔滔的江水,和那首《我的都江堰》融合在一起的交响。有声音一直在我的脑海里回旋,不停地说:有机会了你就做个都江堰人。做着老四川人。做个天府之国的人。
猛地我的头向前一栽,梦醒。
湖北省沙洋县沙洋镇三峡土家族村   王雄   4482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42

主题

1678

帖子

2342

积分

东湖元老

网络监察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2342

IP属地:湖北省黄冈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冈市 2014-7-23 05:4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江堰,可惜没去过
东湖侠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