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忽悠】很显然,蒲圻不是赤壁所在地 邹剑川 本月,我前往湖北省咸宁市蒲圻县,主要是考察赤壁、砖茶,以及当地一些美食。 通过对蒲圻博物馆、三国赤壁战场的考察,本人认为,蒲圻不是赤壁之战发生地,即不是武赤壁。 赤壁战场景区有南屏山,这个山峰很小,简直可以忽略不计。还搞出个什么西山。赤壁沿线的山峰相对高度大多都在十几米、几十米高,这样的小丘陵简直就是搞笑,还会有什么西山、南屏山。最可笑的是西山凤雏庵,《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先生描写连环计一章时候,明确写了,诸葛亮在鄂城县西山遇到庞统,庞统当时在西山庵读书,两人商量后,庞统连夜过江去曹营,献连环计,导致后来的火烧赤壁。 蒲圻赤壁在长江南岸,这没什么好奇怪的,唐人摩岩石刻赤壁也不能说明什么。唐人刻字没有说明这是三国赤壁之战发生地,赤壁两个字仅仅是说,这是红色的岩壁而已。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赤壁只是说,唐代摩岩石刻,并没有说三国赤壁古战场。赤壁之战是否发生,这是一个疑问。 蒲圻在长江南岸,这恰恰说明赤壁之战是一场遭遇战,是曹操和刘备、孙权联军发生的一次并没有准备的小规模战斗。当时曹操刚刚占领荆州,人心不稳,后方马腾作乱,北方尚未安定,部队中荆州降将、袁绍旧部尚未完全整合,又不习水战,加上军中瘟疫流行,应该是血吸虫病,所以干脆自烧船而还。 赤壁之战,就是曹操主动进攻孙刘联军的一次奇袭战,最后曹操失败了。 正史多有记载,当时刘备主力部队驻扎在鄂城县樊口,所以罗贯中写《三国演义》要写诸葛亮在鄂城县西山遇到了庞统。蒲圻赤壁沿江根本无高山,人为制造一个西山简直就是扯淡。而且赤壁附近也无大湖,鄂城县西山附近有羊栏湖,便于孙刘联军水军训练、停放。 武赤壁应该是在鄂城县西山。苏轼的说话是正确的,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个赤壁是西山。黄庭坚后来的诗歌,也明确表示了武昌赤壁吊周郎,寒溪西山寻漫浪他。没有说蒲圻、黄州赤壁吊周郎,这很肯定的说,他认为苏轼笔下的周郎赤壁是西山。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应该都写于靠近赤壁的鄂城江面,写的是鄂城西山,文武赤壁和黄州、蒲圻毛的关系都没有。 黄庭坚住在西山松风阁,创作松风阁序,那就是向其老师苏轼的千古名篇,大江东去浪淘尽,还有前后赤壁赋致敬。如果黄州赤壁是文赤壁,黄庭坚同志是苏轼同时期的人,是苏轼的得意门生和弟子,他怎么不住到黄州东坡赤壁去呢? 东坡赤壁只是苏轼开荒种地的地方,并不是赤壁之战发生地,也不是什么文赤壁。 苏轼当时在黄州是被监视居住的,定期要汇报思想,心情很苦闷,经济也不宽裕。他经常跑到鄂城来喝酒,当时鄂城的朋友很慷慨,因为他是大文豪,很多老板请他喝酒,很多粉丝请他玩。他在黄州要被监视,相当于囚犯,他是没心情写《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的。我为什么知道,我作家啊,创作规律我当然知道啊,从苏轼这三篇作品来看,都应当是他在鄂城心情愉快,远离污秽浑浊的官场,以及无聊残酷的政治斗争,在山水间,在看到鄂城西山赤壁,阐发的情怀,挥洒的豪情。 苏轼在黄州没写什么好作品,例如苏轼的《黄州寒食诗》,简直就是小学生作文。所以鄂城县成就了苏轼,西山成就了苏轼,武昌酒、武昌梅花成就了苏轼,鄂城县西山,和鄂城县江面,鄂城的朋友,鄂城的美女,成就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高峰,散发千古魅力。这也是邹剑川先生为什么要呆在鄂城县的原因,因为邹剑川同志是苏轼的粉丝啊。因为苏总知道,苏轼的好文章都是在鄂城县写出来的。文武赤壁都在鄂城县,这个黄庭坚也知道,所以苏轼的超级粉丝黄庭坚要耸到西山上,每天听涛观山看江学禅,还给自己起个名字黄山谷,最后他终于成功了,创作出了中国书法史上的著名作品《松风阁序》,国宝级文物。不过真迹在台湾,不在大陆。 鄂城县有四大国宝,松风阁序、怡亭铭、观音阁、赤壁。文武赤壁都在西山。恩,还有曹操墓,曹操墓其实也在西山。 (1556字) 2014年7月30日草就 这个问题我不想再讨论了,我以前写过《西山之山》在一些网站、报刊发表,国内许多旅游网站已经转载、引用了我这一观点。你们可以百度 庞统 连环计 西山。反正大家都是对三国演义感兴趣,对资治通鉴、三国志、后汉书、汉书,你们有几个裸人读过?我苏总当然读过,没读完。彻底通读二十五史,大概需要三十年时间,我没时间啊,我只读了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