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4631|回复: 8

[谈天说地] 汉川的名胜古迹《后四个》,不得不去

[复制链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22

主题

124

帖子

282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282
QQ

IP属地:广东省广州市

发表于 广东省广州市 2014-8-4 19:2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陨 水 秋 波

  陨水,古名清发水,发源于随州西南大洪山主峰东北麓,流经广水、安陆、云梦、汉川,所流之处处古代郧国,故称"陨水"。又因安陆古称德安府,故陨水亦称府水或府河。陨水流入汉江的出口处在今汉川小河,小河古称陨口或小河口。陨水自云梦道人桥至汉川刘家隔一段,古代河床宽敞,水光潋滟,是汉川主要交通运输的河流之一。因此常是舟辑连津,白帆如樯,碧波粼粼,景色宜人。特别是仲秋时节,水面微波百顷,潺潺动听,秋风送爽,使人心旷神怡。明代邑人秦敦厚在《陨水远眺》中赞称陨水景色:"遥山青壁隐,近水赤霞开,岸隔重阳断,林喧古渡回,归云催鸟入,新月挂桅帆,从此趋汉江,烟波共溯回"。把个陨水景色描绘得能与杭州西湖比美。
清代邑人沈竹坪曾游弋了陨水秋色,写下了《竹枝词》:
  布帆无恙下湖湘,一路秋风送晚凉
  试启蓬窗望陨水,波纹清其楚天长
  陨水解放后已经淤塞,新开挖的汉北河更是笔直宽畅,取代了昔日陨水的交通、灌溉、水利等作用。


梅 城 返 照

  梅城,据现代有关风情书籍称在梅子洞,距县城20华里,东界汉阳,西界沔阳,但作为解释汉川古代八景中的梅城景点,显然地域太大,不准确。
  据明嘉靖《汉阳府志》查,梅子洞在汉阳县境内,现属武汉市蔡甸区索河镇辖,那么现在修建的梅子洞变电站,梅子洞林场为什么又属汉川地名呢?原来梅子洞系龙霓山东北麓的一个地片名称,其大片山地均为荒山,是为无名山地,依附梅子洞而名,汉川、汉阳的隶属关系古代同属汉阳府,解放后又同属孝感专区,对此地名的使用没有多大区分争议,因此,在梅子洞建变电站时,只有梅子洞这一地名被人们所熟知,建林场时亦沿用此名。

  既然梅子洞不属汉川所辖,明清汉川八景之梅城返照,也就不会把梅子洞作为汉川八景之一,所以说梅城不是梅子洞。
  再则,梅城系赞美梅花的名气,既然梅子洞梅花名气很大,那么梅子洞为什么不称梅花洞呢?就这个意义说,梅城,也不在梅子洞。
  梅城究竟在哪里?清同治《汉川县志》云:"唐武德四年置城于汊山下,距今县邑四十里,今梅城里是也"。由此可知,梅城应在南河乡境内的汊山,现为泐(栗)山下的小泐渡附近。
  梅城,古代城内梅花遍野,夕阳返照,景色宜人,游人游览梅花城可使人情趣绵绵,流连往返,故古代汉川邑人沈竹坪的八景诗称:
  谁种梅花遍一城,至今不复问枯荣;
  游人忘却归来晚,怪见山头返照明。
  可见梅城的梅花,被夕阳返照,使泐山更加绚丽多彩,这就是梅城返照的怪见特征。

赤 壁 朝 霞

  赤壁在市西120华里的中洲垸内,现属湖北省中洲垸农场赤壁分场的所在地。古称黄金湖。赤壁名称的由来(本书中《汉川赤壁的由来》已作介绍),由于这里的土壤呈红色,古代志书上称赤鼻山,以赤鼻谐音而名,每天早晨日出之时,金黄色的霞光普照,天上、地下互相映衬,连成一片,使朝霞更加金灿辉煌,特别是在风和日丽、雨过天晴的早晨,更加天际如洗。因此清代邑人沈竹坪在八景诗中写道:
  赤壁横江战垒雄,汉南遗迹又雷同;
  天明日出尘如洗,添得霞光一段红。
  赤壁虽为水域,但在明清时代是一处较为繁荣的集市,人烟稠密。赤壁街现存的一处明代砖砌水井就是当时的历史见证。
  赤壁古市已废,赤壁踪影难觅,新建立的赤壁分场楼房林立,更有胡沙、张仁芝、丁玲等中国现代文化名人为赤壁题字,赤壁的繁荣兴起,不日也会与湖北著名的文武两赤壁齐名于世了。

松 湖 晚 唱


  松湖,古代有大、小松湖之别,大松湖在县北18里接连刁汊,慈惠等湖,小松湖在县北2里通杨子港。
  松湖古代盛产鲜鱼、菱米、莲藕、芦苇等,是汉川人民"半年鱼藕半年粮"的寄身场所,沿岸渔民每逢夏秋之交,便有很多人在此讨业司,捕鱼采莲。人们依附鱼菱糊口,有的人讨业司回归很晚,甚至天黑方归,不知疲劳,并在归家途中高声放歌,这时天上皓月当空,水上月影粼粼,湖水荡漾,星光隐雾,船上渔歌娓娓动听?quot;湖头风细雁双飞,湖上女儿红苎衣,采得青菱秋正晚,白荷香里棹船归,大姑船尾惯撑篙,小姑船头惯把桡,穿过红桥衣带缓,面风背立整裙腰",记述了古代渔家女儿在湖中采菱的生动景象。
  清代邑人沈竹坪在《竹枝词》中写道:
  万顷松湖一片明,芦花多处晚风清;
  扁舟过去微波起,听取渔歌断续声。
  松湖于清末已经淤塞成平川,新开挖的泵站河于此经过,西面即是风景如画,水波无际的刁汊湖,当年渔家欢乐的捕获景象,已被今天"风吹荷花有声画,雨打渔船无字诗"的动人景象所替代。

小 别 晴 岚

  小别,即小别山,位于县东5公里的马鞍。古代小别、甑山、紫甲山等连成一片,滚滚汉江从山西流过,绕过汉川、新沟又流至山东。这些小山众峰连绵,故古人有"渺渺群山一水围,孤舟尽目泛春晖"的诗句,生动描绘了这里的自然景象。在此山所观东方红日冉冉升起,亦可观东西两面汉江上上下下往返争流的船只,甑山群峰由于有汉水的环流,水气较浓,使得山中雾气缭绕,山峦起伏,特别是风和日丽的晴朗天气,更使小别景色别致。
  清代邑人沈竹坪的《竹坪词》赞:
  危峰倒影枕襄流,小别遥连大别头,
  风日晴和行处好,岚光冉冉豁吟眸。
  小别山已时过境迁,如今马鞍乡政府已在此楼房林立,鳞次栉比,烟囱如树,其景色已远远超出古代之小别晴岚了。

南 河 古 渡


  南河古渡位于市南60华里的龙门山下,其渡以汉南支津自旧港至东经蔡甸入汉江,古代在龙门山设有渡口,故名南河渡。南河渡是古代通往潜江、沔阳的一处船码头,并为汉川南隅的一处重要交通关隘,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处集镇。
  南河古渡集镇是古代汉川襄南地区很有影响的集镇,古代南河渡西为云梦泽水域,在汉水未归入河槽前,汉川襄南地区的行人船只,凡向西南仙桃、潜江方向行驶,均要在此乘渡开船,因之人来人往,使集镇异常热闹,以致商贾云集,集市繁荣。以西的乌龟山又是一处天然奇异的景色,此山名曰乌龟,也实在象一只活灵活现的玄武,它的头潜伏在水面,尾连着南河渡集镇,山(龟背)上有高入云端的亭阁点缀,更使周围山色秀丽,河下古渡摇曳,景物宜人,因此乘南河古渡,有如临仙境之感,尤其是明星朗月的夜晚,游人到此更是留恋难舍,故邑人沈竹坪《竹枝词》称:
  水绕南河不断流,每来览胜得勾留。
  长天一片空明月,夜夜常临古渡头。
  南河古渡现虽已淤塞。南河渡集镇遗迹尚存,并有青石街面5条,是为南河渡古代繁荣景象的历史见证。

鸡 鸣 天 晓


  "鸡鸣天晓"中的"鸡鸣"即为鸡鸣城,鸡鸣城在县西60公里的田二河镇,为三国时期,曹操赤壁之败以后,逃至此,令其官兵所筑。正当曹操人马把城筑好,意欲在此招兵买马、屯草积粮,休养生息,再战孙刘的美梦还没做完,哪知关羽人马早已追来,不是赤免马在擂马坡失蹄,曹操人马早已全军覆没。也?quot;天不灭曹",使曹操能灵机应变在半夜伪作鸡鸣带兵弃城而逃,终于形成了后来的三国鼎立。
  关羽追曹至此,虽没有打仗,但鸡鸣城却以一处古迹被保留下来,以至后来之人只要经过此,必来浏览此景。对于曹操弃城,历来褒贬不一。邑人沈竹坪在《竹枝词》中写道:

  村落人家树里藏,宵来谁听漏声长。
  鸡鸣又是天将晓,惊醒团圆梦一场。
  诗中"漏声"即古人夜间以用水漏计时,曹操半夜伪作鸡鸣而遁,所以夜间计时的漏声没人听,也没有用,鸡鸣城的天晓,本属自然景色,但古人为了颂扬关羽追曹操的故事,使之永垂,故将鸡鸣天晓编入汉川八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66

主题

571

帖子

781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781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 2014-8-4 20:31: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真是古迹,现在都很难听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133

主题

2787

帖子

2941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941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 2014-8-4 22:56: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土生土长在马鞍怎么不知道有小别山啊,只知道有蛮多小瘪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22

主题

124

帖子

282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282
QQ

IP属地:广东省广州市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广州市 2014-8-5 11:3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怅恨旧欢如梦 发表于 2014-8-4 22:56
我土生土长在马鞍怎么不知道有小别山啊,只知道有蛮多小瘪三。

哎,你年纪轻轻的,没听过也很正常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64

主题

2101

帖子

2387

积分

中尉

~~~~

Rank: 6Rank: 6

积分
2387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4-8-7 22:5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南
精华
17

359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8869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南省

发表于 湖南省 2014-8-8 06:47: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别山让人炸石头,挖土再快成平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