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江湖一刀刀 于 2014-8-5 05:54 编辑
火山瀑布琵琶湖 大洪山琵琶湖风景区位于湖北省随州市洪山镇,东接武汉,西连襄樊、十堰,南达荆州、宜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占地3000亩,拥有水域900亩。具备四大特点:山美、水秀、茶香、鱼欢,被誉为“华中瑶池”。 这个风景区是以琵琶嘴水库及其东南角的“火山瀑布”为主体发挥构建的。 洪山镇琵琶嘴水库开工于1965年9月,1970年5月竣工。坝高28米,有效库容1.26亿立方米。承雨面积157平方公里;水面面积1.1万亩。是由被毛泽东誉为“共产党员的一杆旗”的、时任湖北省省长的张体学带领洪山人民建成的。是集蓄洪、灌溉、发电、养鱼、自来水供应于一体的综合型水库,流域居民,受惠至今。 高山出平湖,就成了人们休闲玩乐的好去处,外地客人来洪山,游览水库风光是必选、首选项目。春天放风筝,夏日游泳、纳凉,秋季垂钓、发呆,隆冬踏雪寻梅——不亦乐乎?若是情人相伴,谈情说爱,漫步私语,面对湖水青山,许下“海”誓山盟,更是不在话下。 “文化大革命”年代,在库区西北角,建起“五七干校”,容纳了一些人在此劳动、学习,挖山种茶,改造思想。 后来,干校撤销,校区划给洪山三中、洪山小学作学校“农场”,每逢时令,学生们就由老师带来,松土、施肥、采茶,获些收益,弥补办学经费——这就是所谓的“勤工俭学”。 大办乡镇企业时期,洪山镇政府在“农场”南边,兴办了一个“园艺场”,劈山放平台,掘沟抽槽,种植柑桔。刚刚挂果,一个寒冬,损失殆尽,只得因地制宜,改种茶叶。 水库周边种茶,倒是切合实际:茶叶常年受库区小气候影响,水雾浸润颇多,茶质自然回味绵长,与众不同。 湖北希望实业开发有限公司于2003年取得风景区的经营权,开始投资建设。计划总投资1.5亿。分三期完成。目前已投资8000万元,初步建成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四大功能分区,即休闲娱乐区、地质科普考察区、森林探险区和水上乐园区。 琵琶湖景区拥有广阔的水域和良好的水域生态环境,湖光山色,美不胜收。湖边村落错落有序,畈畈田园,如金似海。大范围的水域给了游客水上浏览运动的空间。泛舟湖上,四周湖光山色,让人流连忘返;清澈的湖水一望见底,四周群山环绕,岛屿星罗棋布点缀其中。景色优美让人陶醉,蓝天绿水使人轻松,顿觉心旷神怡。 琵琶湖拥有罕见的火山遗迹,位于库区西南漂石尖。据史料记载,寒武纪晚期(约5亿年前)大洪山地区曾发生过大规模火山爆发,火山喷出岩前两期已经遭受区域变质作用,现存的1.8—0.5亿年阶段保留完好,成为中国四大火山遗址。火山喷发时的岩浆形成奇特的地质地貌景观。岩石自然生动,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确为火山地区少有的稀世珍品,将您引入远古时代,体验世事沧桑,感受大自然赐予的原始、神秘与神奇。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琵琶湖的秀美风光正如白居易在这首诗中描述一样。湖水清澈、风景秀丽、山水相依、形态万千,是城市自驾、回归自然、休闲度假、科研考察、旅游观光、避暑度假的好去处。 水里最值得称道的鱼,是胖头鱼(鳙鱼)和黄尾巴鲢子(学名为细鳞黄尾鲴),用传统方法放养,不投喂饲料、化肥,鱼质细腻、劲韧,鱼味香甜、隽永,远近驰名,吃者无不交口称赞。黄尾巴鲢子则更为绝胜,但因其口小、刁滑,很难上钩。远近钓手都以能否钓到该鱼来作为衡量钓技的标准。后来,有人发明了“挂钓法”:即三张钓钩为一组,拴成互为120度的夹角,一根钓线上连拴几组,钩不挂饵,而是猛打鱼食窝子,吸引鱼群了觅食。等鱼群来到,就猛提钓竿,利钩上没准就会挂住鱼儿。钢钩挂在鱼身、鱼翅、鱼尾等处,把鱼儿提出水面,有时甚至能一伙挂住几条,已毫无钓技可言了,全凭香饵诱引。一天下来,能搞十几斤。 再后来,库里引进投放了成鱼体长仅寸许的银鱼,据说其生命期仅一年,冬季排卵后成鱼死去,鱼卵待春暖孵化为鱼。这个小家伙以微小生物和鱼卵为食,大肆采食期正好遭遇黄尾巴鲢子的排卵期、孵化期,对黄尾巴鲢子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险遭灭顶之灾。一连几年,库里只有成鱼,已无幼鱼,洪山人民深表惋惜,望库兴叹。最近几年,情况似有好转——值得庆幸! 2008年吧?库区养殖被一个外地人承包(按规定:饮用水源是禁止进行养殖),投放微肥养鱼,这种微肥威力巨大,小小一包,就能抵一车化肥,严重污染了水体,所产的鱼,也变得腥膻难吃。曾经有一度,湖水变成了“酱油”色,引起了用水居民的强烈愤慨,四处投诉,影响很大。洪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请来市、县官员介入解决。经过艰难的工作,终于2012年底达成了协议,解除了承包合同,还了湖水以清澈面目。 想必一段时间以后,湖里鱼儿,能再现往日美味,娱悦吃货舌尖。 如今,还有一位武侠小说作家隐居于此好几年了,深居简出,埋头创作,不断有作品问世。不知他的作品里面,有没有琵琶湖的湖光山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