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228|回复: 1

《长征演义》用文学诠释“红色经典文化”(虎尘书评)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162

1707

主题

3237

帖子

5722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722
QQ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4-8-7 12: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观尔 于 2014-8-7 15:30 编辑

——评长篇红色纪实小说《长征演义》
  
打开长篇红色纪实小说《长征演义》上卷(共上下卷)的一刹那间,除了一股儿新鲜的油墨味外,那就是战场的硝烟气味:四渡赤水;南渡乌江威逼贵阳;兵临昆明引出滇军;北渡金沙江;粉碎六路围攻;广昭、陕南之战;强渡嘉陵江……我一直对“长征”,这个概念是模糊不清的。在我少年时候的概念中,这个名词等同于“不就是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吗?”。在我青年时候的概念中,这个名词等同于“不就是红军爬雪山过草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吗?”。在我中年时候的概念中,这个名词等同于“不就是红军爬雪山过草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冲破了国民党几次大围剿吗?”

然而,在《长征演义》为我提供的故事里,并非我想象的那么简单和率真。小说全景式的情节性和细节性地为我打开了那扇叫“长征”的“窗户”:1934年10月--1936年10月,是中央主力红军(红一方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其间共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翻过连绵起伏的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之后,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也先后进行了长征,最后,红军三个方面军于1936年10月在会宁胜利会师,结束长征,完成北上抗日的战略部署。

关于“长征”的真实“史迹”,我在此不赘述和讨论了。我要关注和关心的是:身份为湖北鄂州市住建委纪委副书记、监察室主任,又是鄂州市地方地志的研究者,还是业余作家的周承水,他是如何从浩如烟海的“长征史迹”中发掘和发挥,构造和构成了这样一部具有“史诗性”的,又具可读性的文学作品来的?出生于1956年的周承水,2007年起,把对地方地志的研究转向党史方面:仅“长征”方面的书籍他就收集了125种之多。在众多的书籍中,他遗憾地发现,这些书要么是纯理论的,要么是纯纪实的,却鲜有关于长征的文学创作。基于这种认识,他开始创作这部小说。我们都知道“历史专著(包括历史性的小说)的撰写,需要大量原始档案资料的积累和萃取,需要足够时间的沉淀”。

据主要总策划人雷雪峰介绍“《长征演义》这部作品他前前后后写了七年,写完后又一直被出版社挡在门外,两年前才通过湖北人民出版社的易学金主任介绍给我。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为这部作品跑了许多出版社,最后百花文艺出版社接受出版,并作为重大选题申报。去年,新闻出版总局先是交给军事科学院政治部审读通过。我们本以为这次通过后可以出版,没想到广电总局又转给中央文献研究室审读,最终也审读通过”。2014年6月已年逾古稀的贺龙元帅的长女贺捷妈妈专为此书写了序言:《最灿烂耀眼的那束光芒》。2014年7月该书正式由天津出版集团、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长征演义》在创作上突出的特点是:其一是打破了众多同类题材的表现形式,以“章回体”小说的形式,来艺术性地再现这段光辉的历史;其二是文风朴实平易近人,故事情节迭荡曲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其三是寓教于读,创造性地发掘和发挥了“红色经典文化”的内涵。其一是《长征演义》打破了众多同类题材以“文电档案资料”、“红军将士长征记 ”、“口述长征史”、“长征史著”、“长征历史研究”、“长征精神研究”等纯史性和平面表现和表达的形式,以“章回体”小说的形式,来艺术性地再现这段光辉的历史。

什么是“章回体”小说?“章回体”小说由宋元时期(10~14世纪)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它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这种形式由萌芽到成熟经历了较长的发展过程。讲史说的是历代兴亡和战争故事,一般篇幅很长。艺人表演时必须分为若干次才能讲完,每讲一次,就等于后来“章回体”中的一回。“章回体”小说《西厢记》在每次讲说以前,艺人要用题目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从章回小说中经常出现的“话说”和“看官”等字样,可以看出它与话本之间的继承关系。

“章回体”小说的发展更加成熟,出现了《西游记》、《金瓶梅》等著名作品。由于社会生活日益丰富,这些“章回体”小说的故事情节趋复杂,描写也更为细腻,它们在内容上和讲史上已没有多少联系了,只是在体裁上还保持着讲史的痕迹。这就是清代写作的《红楼梦》还是有“看官”、“且说”等词句的原因。《长征演义》则用“‘旧瓶装新酿’,用‘演义’来再现长征这段‘红色文化’的历史”(引自作家创作手记《我为什么写《长征演义》)。全书一共一百回,每回一万字,每回结尾都以精美的诗词作结。
  
比较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会发现《长征演义》的“匠心独运”。其一是章回开头诗词“空无”有异:《水浒传》每章回开头固定有“诗曰”,但无“词曰”。文中固定穿插有诗词,文尾没有诗词。《西游记》大部分章回开头不固定有“诗曰”,文中固定穿插有诗词,文尾偶尔出现诗词。《红楼梦》每章回首尾无诗词,文中固定穿插有诗词。《三国演义》每章回无诗词,文中固定穿插有诗词。而《长征演义》每章回尾固定有诗词,文中固定穿插有诗词。

其二是叙述的“口吻”有异:《水浒传》每章回开头固定有“话说”,文尾固定有“且听下回分解”。《西游记》每章回开头固定有“却说”,文尾固定有“且听下回分解”。《红楼梦》每章回开头固定有“话说”,文尾固定有“不知端详,且听下回分解”。《三国演义》每章回开头固定有“却说”,文尾固定有“未知某某如何,且听下文分解”。而《长征演义》每章回开头固定是“却说”,文尾无“下回分解”之说。很显然:《长征演义》不但汲取了四大名著的优长,而且创造性地发挥了自己的优长。
  
其二是文风朴实平易近人,故事情节迭荡曲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小说以史为经,以人物事件为纬,主要写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描写中国工农红军艰苦卓绝的长征。主要刻画了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敌我军事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机智勇敢地突破敌军的重重围剿。二是描写共产党党内的斗争。主要刻画了中共中央与张国焘分裂党,另立中央的斗争。三是描写国民党党内的斗争。主要刻画了蒋介石嫡系部队与地方军事势力的纷争暗斗。四是描写国共两军的战争。主要刻画了两军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斗智斗勇的故事”(引自作家创作手记《我为什么写《长征演义》)。

“《长征演义》以宏大的场面展示了红军长征的历史画卷,囊括了红军长征的重要历史事件。暴露了蒋介石独裁政府腐朽和没落,赞颂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的卓越功勋和英雄业绩。读者从中可以形象地了解、认识长征的历史。在写作中,我把纷繁的历史事件和各色历史人物精心组织到一百回小说中,大开大合,繁简得宜,穿插巧妙,脉络清晰,前后呼应,结构严密,描写生动,读来引人入胜。是一部描写红军铁血长征的大书,是一部复活历史人物的普及读本”(引自作家创作手记《我为什么写《长征演义》)。

事件和故事中的当事人在不同的环境、场景、情景,以及语境的状态下,都得到了相对准确性的对应和呼应。如写彭德怀,闻其发话,就知其人。如毛泽东,观其势态,就知其人。如贺龙,听其方言,就知其人。如蒋介石,睹其衣着,就知其人。全书情节细节和人物形象,生动而又不显呆滞,形象而又不显呆板。故事情节迭荡曲折,荡气回肠,久久不能释怀。

其三是寓教于读,创造性地发掘和发挥了“红色经典文化”的内涵。《长江演义》给我们和后代,给当代和未来“演义”了什么?答:“长征精神”。什么是“长征精神”?第一:“崇高的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的灵魂,是红军长征胜利的力量源泉。第二:“牢记宗旨,心系人民”。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长征时期,党坚持这一宗旨,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为取得长征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第三:“胸怀全局,严守纪律”。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严明纪律的政党,党的纪律是全党意志的体现,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胸怀全局,是模范执行党的纪律的前提。只有胸怀全局,严守纪律,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才能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第四:“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它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我们党93年的历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历史。在探索兴党、强国、富民的道路上,艰苦奋斗作为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励我们党百折不挠,顽强进取;作为图强求兴的奋斗方式,使我们党在改变中国面貌的历程中创造出辉煌的业绩;作为高尚纯洁的政治品格,确保我们党在各种困难和考验面前巍然屹立。
  
“‘红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在继承和发扬优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寻求创新发展的突破口,激发活力,增强魅力,提升实力,让‘红色文化’在新形势下教育人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巩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引自作家创作手记《我为什么写《长征演义》)。而《长江演义》的出版,不仅无疑为当代的青年阅读者和未来的青年阅读者,以及中共党员和未来的中共党员提供了理解“长征”和“中国梦”的新视角和新视野,而且开创了同类题材艺术表现的新纪元,为当代中国文学史和中共党史注入了新活力。

18:09 2014-8-3

东湖副刊版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0

3037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8344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4-8-7 12:40: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谁写滴???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百度 现代印象 到达本人主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