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战役的五个时间点 童力群 2014年8月9日星期六 赤壁战役时间点有五个: 1、赤壁初战在“盛寒”。 2、建安十三年有闰十二月。 3、十月初一是赤壁战役时间系列的定位原点。 4、十二月初一是多事之月的开端。 5、由江陵战役的夷陵战斗时间倒推出来的赤壁战役的终止时间。 第一节、赤壁初战在“盛寒”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写道:“瑜曰:‘……又今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於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 第二节、建安十三年有闰十二月以及该年“盛寒”季节 一、建安十三年有闰十二月 建安十三年有十三个月,比平年多了个闰十二月。 《三千五百年历日天象》写道:“东汉建安十三年戊子。十二月壬午朔,十五丙申小寒,三十辛亥大寒。闰十二月壬子朔,十五丙寅立春。”【《三千五百年历日天象》,作者是张培瑜,河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7月出版。】 东汉建安十三年基本上是公元208年,但十二月跨进了公元209年。 十二月初八是209年1月1日,闰十二月初一是公元209年1月24日,闰十二月二十九日是209年2月21日。 二、建安十三年的“盛寒”季节 “盛寒”与“隆冬”义近,时在“三九”左右。 “三九”是冬至后第三个九天。建安十三年十二月初一(208年12月25日)是冬至,其后第三个九天是十二月十九日至二十七日(209年1月12日至20日)。 如果说广义的“盛寒”,建安十三年的“三九”左右应包括该年十二月、闰十二月。 第三节、十月初一是赤壁战役时间系列的定位原点 一、十月初一是赤壁战役时间系列的定位原点 《后汉书•孝献帝纪》所写“冬十月癸未朔,日有食之。曹操以舟师伐孙权……”这一句记载,是赤壁战役时间系列的定位原点。 其主要作用是定出了刘备从夏口动身向樊口转移的前位时间。 因为夏口与沔口隔江相对,若曹操十月初四到达沔口,刘备就于十月初五从夏口动身而向樊口转移;若曹操十月初七到达沔口,刘备就于十月初八从夏口动身而向樊口转移。 建安十三年十月初一,是公元208年10月27日。 二、曹操首出江陵到达沔口的两种方案 建安十三年十月初一,曹操从江陵出发率军讨伐刘备、孙权: 如果走夏水进汉水转到汉水入长江口,下水顺行得4天。曹操十月初四可到达沔口。 如果直接走长江,从江陵到沔口,下水顺行得7天。曹操十月初七可到达沔口。 因为十月上旬还未发生“赤壁初战”,所以,无论曹操走哪一条路线,对“蒲圻赤壁说”,对“黄州赤壁说”,对其它六种“赤壁说”,都没有影响。 第四节、十二月初一是多事之月的开端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写道:“十二月,孙权为备攻合肥。公自江陵征备,至巴丘,遣张憙救合肥。” 十二月的某日,“公自江陵征备”,究竟是哪一天,《武帝纪》没有写。我将十二月的事情排了一番,觉得这一天就是初一。 建安十三年十二月初一是公元208年12月25日。 1、初一。曹操从江陵出发。【今荆州市江陵区白马寺镇有赤岸街。我估计这赤岸就是曹植所言“南及赤岸”,是当年曹军大型兵站。】 2、初三。曹操到达巴丘湖【水军训练基地】。 3、初四。曹操在巴丘湖“遣张憙(张喜)救合肥”。 4、初五。曹操率军从巴丘湖出发到沔口去。曹操派使者送“会猎于吴”的恐吓信给孙权。【巴丘到沔口,水路482里。沔口到柴桑,水路500里。】 5、初八。曹操率军到达沔口。 6、初十,孙权在柴桑收到曹操的恐吓信。 7、十一日,孙权召集群臣讨论。 诸葛亮舌战群儒。 曹操给孙权的信写道:“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鲁肃建议孙权召回周瑜。 【周瑜在鄱阳湖畔训练水军,其练兵处在今江西省星子县城区一带,距离柴桑80里。】 8、十二日,周瑜到柴桑。孙权再召集群臣讨论。 当天晚上,周瑜单独谒见孙权,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 9、十四日,孙权从柴桑出发到合肥去。 周瑜率领一万五千名水军从柴桑出发沿江西行。 10、十六日。程普率领一万五千名水军从柴桑出发沿长江西行。 11、十八日,孙权来到合肥城下。 12、二十日。周瑜水军到达鄂县城外江面(今湖北省鄂州市城区外江面)(可能是从雨台山到五丈港一带之江面),可能有一支分队驻扎西塞山(今属湖北省黄石市)。【从柴桑到鄂县有水路370里,逆水行舟常速每天50里,快速每天70里。】刘备从樊口乘小船来会见周瑜(周瑜船可能在五丈港)。 张喜派军士送信给蒋济,蒋济用计吓退孙权。 孙权顾虑曹军汝南部队增援合肥守军,同时急于回柴桑,合肥城解围。 13、二十一日,孙权从合肥城下返回柴桑。 14、二十二日。诸葛亮、鲁肃到达鄂县。程普率领水军到达鄂县。 15、二十三日。交战双方“遇于赤壁”——赤壁初战。曹军战败。 程普水军乘机到达鄂县三江口及邾县举洲。 16、二十四日,孙权回到柴桑。 17、二十九日,“火烧赤壁”。曹军战败。 18、三十日。乌林战斗。曹军战败。 第五节、由江陵战役的夷陵战斗时间倒推赤壁战役的终止时间 一、江陵战役的夷陵战斗的时间 在建安十三年年底的一小段时间里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写道:“备、瑜等复追至南郡,曹公遂北还,留曹仁、徐晃于江陵,使乐进守襄阳。时甘宁在夷陵,为仁党所围,用吕蒙计,留凌统以拒仁,以其半救宁,军以胜反……十四年,瑜、仁相守岁余,所杀伤甚众。仁委城走。权以瑜为南郡太守。” 在南郡治所江陵,“瑜、仁相守岁余”,此战役应命名为“江陵战役”。 “以其半救宁,军以胜反”,事在赤壁战役刚刚结束,且又在“十四年”之前,因此,江陵战役的夷陵战斗的时间在建安十三年年底的一小段时间里。 二、夷陵战斗费时十天 《三国志·吴书·甘宁传》写道:“后随周瑜拒破曹公于乌林。攻曹仁于南郡,未拔,宁建计先径进取夷陵,往即得其城,因入守之。时手下有数百兵,并所新得,仅满千人。曹仁乃令五六千人围宁。宁受攻累日,敌设高楼,雨射城中,士众皆惧,惟宁谈笑自若。遣使报瑜,瑜用吕蒙计,帅诸将解围。”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写道:“是岁,又与周瑜、程普等西破曹公于乌林,围曹仁于南郡。益州将袭肃举军来附。瑜表以肃兵益蒙,蒙盛称肃有胆用,且慕化远来,于义宜益不宜夺也。权善其言,还肃兵。瑜使甘宁前据夷陵,曹仁分众攻宁,宁困急,使使请救。诸将以兵少不足分,蒙谓诸将曰:‘蒙与君行,解围释急,势亦不久,蒙保公绩能十日守也。’又说瑜分遣三百人柴断险道,贼走可得其马。瑜从之。军到夷陵,即日交战,所杀过半。敌夜遁去,行遇柴道,骑皆舍马步走。兵追蹙击,获马三百匹,方船载还。” 夷陵到江陵的距离是224里,骑兵一天到达。骑步兵混合行军,两天到达。 甘宁进攻夷陵,一天。甘宁派骑兵回江陵求救,一天。吕蒙率领骑兵、步兵到夷陵,两天。“军以胜反”,返回江陵,两天。 “宁受攻累日”,设“累日”为三天。吕蒙部与曹军“即日交战”,一天。 共计夷陵战斗费时十天。 三、赤壁战役的终止时间是建安十三年闰十二月 建安十三年的年底是闰十二月二十九日(209年2月21日)。 扣除江陵战役的夷陵战斗的十天,赤壁战役的终止时间是建安十三年闰十二月十九日(209年2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