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8
下士

- 积分
- 198
IP属地:湖北省随州市
|
故乡的电影
电影的命运在近几十年可谓是“三起三落”,在电视机普及之前它是绝对的主角,到电视机普及后尤其是各种频道节目的日益丰富后的日益衰落,到现在又因为数字电影渐渐兴起。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城市综合性商业地产的蓬勃兴起,电影产业的日渐繁荣,都市人们的文化娱乐越来越多样化的需求。电影,这个一度似曾被大多数都市人遗忘的文化形式又重新在文化消费市场焕发出勃勃生机活力和商机,各种各样的数字电影城生意日益火爆,不少人将节假日或朋友相聚时把陪家人朋友去看一场大片当成一种新的时尚文化消费。
相对于都市里的面功能齐全,环境讲究和舒适的电影城,我却俞来俞怀念小时候农村乡下看电影的时光和点点滴滴。
在农村长大的,相对于九零后和零零后,七零后和八零后一代的中青年族恐怕对乡村电影都不陌生。那个年代,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童年农村的文化生活相对单调,就是普通黑白电视机还只是少数富裕家庭的大件和奢侈品。绝大多数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文化消遣主要还是靠村广播和家庭收音机。所以村里(那时候普遍叫大队)每一个多月放一次电影或者村民家里办喜事放电影就成了村民难得的文化消遣,更是我们小孩子们的节日。
村里放电影都是在我们村小学的操场上,如果某一天下午放学后,发现了镇里电影院那两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电影放映员的身影,就是我们最兴奋的事了,那时候虽说没有电话,手机等通讯工具,但我们这帮孩子就是天然的“超级微博”和“群发短信”发生器,还没等我们到家,在路上的兴奋地嚷嚷声已经将这个信息传达到了村里的各个角落甚至于邻村。
晚上,平时里辛勤劳作的大人们也都不约而同的提早收工,回家做饭。我们三口并两口的吃完后,有时候甚至还能揣上妈妈炒的一点南瓜子和豆子,在村头吆三喝五地相约出发。那个年代,治安环境相对较好,虽说不上是“道不拾遗,夜不闭户”但也是相对安宁。一般一个湾里都是留下一些年纪大行动不便的爷爷奶奶,象征性看一下,其他男女老少都是倾巢出动,就是连小狗们也不甘寂寞,兴奋地摇着小尾巴,跟在我们身后欢乐地跑着。
到了学校操场,看着拉起的荧幕,我们都是早早地抢占最有利观看的位置。说是位置,其实除了在学校附近的村民外,绝大多数是不带凳子的,都是跑到附近的农家的稻草堆或麦草堆去偷偷地狠抽几把做一个简易的草把子席地而坐罢了。随着夜幕降临,操场上微风徐徐,月亮升起来,星星也眨巴着眼睛。放映员在村办公室吃饱喝足,红着脸走到放映桌旁,操场上喧嚣的人群和叫卖零食的小贩们像无声的命令一样,一下子都沉静下来,大家迅速地由兴奋等待喧闹切换到静神高度关注的状态了。随着电影里面的情节跌宕起伏,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或大笑或咒骂或叹息或唏嘘或惊叹,甚至到了悲剧情节,还能听到许多哭泣和抹眼泪的声音。
那时候的放电影一般是放两部片子,一部生活片,一部武打片或者战争片(我们小孩俗称打仗的),后者也一般是在后面放映。有时候遇到天公不作美,下起了了小雨,除了用一把大伞(俗称雨盖)遮挡放映机外,其他的人照样神情关注的观看,丝毫不为所动,真有点唐诗里面“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意境。即便是有时候雨下大了,也不会轻易撤场,临时中断一会,把放映机遮盖好,村民们都转移到村学校的走廊上或大树下,抽烟,聊天,等雨停后继续放映。
等到放映结束,大家都依依不舍的起来,大人们喊着各自小孩,以各自的湾为单位,沿着崎岖的山路,或借助月光或打着手电回家。空寂的夜空里,还不时能听到各湾回家人群里传来谈论刚刚结束的剧情,兴奋之情意犹未尽的笑声。路上渴了饿了,也顺便去路边棉花地或花生地去摘几个香瓜西瓜什么的,这时候,大人们也是绝不怪罪的。甚至于回到家已是深夜,也很难入睡,梦里面尽是电影里面的情节。第二天早上去学校上早自习,大家虽然都呵欠连天但还都是兴奋地回味着昨晚电影里面的精彩片段,也成为我们几天内的茶余饭后主要谈资。
还有一种乡村电影是村民自己出资的,一般是村民家里遇到过喜事,如孩子做周岁,过十岁,考上大学等等,一般都是由舅舅家出资。如果在一个湾里,别人家里孩子过客放了电影,你的没放,就是一件很没有面子的事情,小孩们也会异常的气恼和失望。反正不管多远,我们只要得到了消息,都会结伴而去,大人们也不会反对。
在我的记忆里,印象最深的当属我过十岁的那年,姥姥家除了放了两场电影,小姨还特地搭车去城关给我买了一件那时候算比较贵的新式皮袄子。正月初八晚上,虽然天寒地冻并下起了大雪,但是从村里各湾里来看电影的人们丝毫不受影响,年龄大的还带着火罗(农村一种随身携带烤火的器具)。我还记得当时放的两部电影是一部喜剧片《陈奂生上城》和武打片《少林寺》,那时候这两部片子都比较紧俏,因为我爸爸是村干部,而且和放映员私交很好,所以在那时也算是占了一点所谓的“面子”吧。听说因为《少林寺》刚刚出来,而且轰动一时,很火爆,别的片子一般是三十元,《少林寺》要五十元,这在那个年代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晚上我穿着崭新的皮袄子,在村里的小伙伴们羡慕的眼光下来到人群中看电影。放映间隙,村里的叔叔婶婶们都围拢来看我的新衣服,我爸爸也来向人群中的小孩撒糖果,向大人们敬烟,接受别人的祝贺,那时候我才发现,许多人头上身上居然都有白白的雪花而都却浑然不觉。
时光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也走出家门,到过南北东西不同的地方,紧张和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之余,很少有时间去静下心来看电影。随着电影的命运的起落,和各种新媒体的娱乐休闲方式存出不穷,但是每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是回想起那故乡村小学的操场上大大的白白的简易电影荧幕,那夏夜回家的山路,那雪衣里看电影村民头上的雪花,心中不知道是喜悦还是失落。
乡村电影,已成了我的童年记忆和乡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毛雨松 孝感市北正街一号国美电器办公室 邮编:432100 电话:1898648995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