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江苏
- 精华
- 9
中士
 
- 积分
- 324
IP属地:江苏省淮安市
|
小村十字路口
每次回老家,我都要到小村十字路口去转悠转悠,寻找失落的记忆,更是为了领略一下家乡的巨变。我对这里太熟悉了,我曾在这里匍匐、学步;曾在这里踯躅、徘徊,这里留下我层层叠叠的脚印......
小村十字路口,虽是村子的中心,但在以前,一年到头除了偶而庄邻迎亲嫁娶车队经过或老人去世出殡时这里“热闹”一番外,平时却萧索、冷清。那泥土路面,晴天,坑坑洼洼,人走磕磕绊绊、车行颠颠簸簸;雨天,泥泥泞泞,出行更是举步维艰。路旁是一簇簇低矮的灌木丛,到处是垃圾污泥、牲畜粪便。白天这里还有点“人气”,村民们有时聚到一起闲聊。“大集体” 时代,话题总离不了一个“吃”字:口粮分多少,吃返销?吃救济?一声声话语,一阵阵叹息,诉说着贫困与艰辛。到了晚上,这里黑里咕咚,除了有时听到几声犬吠外,便悄无声息。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改革开放特别是“三农”政策给家乡带来了富裕和活力,小村的变化之快之大用“日新月异”和“天翻地覆”来形容毫不为过,于是,这十字路口成了小村的“闹区”。
如今,在这里,环顾四周。一幢幢高大宽敞的新瓦房、小楼房,取代了农家世代相袭的泥草屋,在浓荫如盖的意杨树掩映下,展现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景象。泥土路先后变成了沙石路、水泥路,坚实、平坦、光洁。无论晴天还是雨天,车来车往,川流不息。满载开放搞活的最新乡情;满载幸福生活的欢声笑语。“叮零零—叮零零”的车铃声,“嘀—嘀—嘀”的喇叭声,增添了新生活的韵律与欢乐……
小村十字路口先后办起粮食加工厂、木材加工厂、油坊、商店。白天黑夜,机声隆隆,一派繁忙的景象。那爿商店门前,人来人往,络绎不绝。精明的店主为了招徕顾客,在门前安放几张康乐球台,更乐坏了小村的年轻人。一有闲空,他们便聚到这里玩球。男的,西装革履,潇洒大方;女的,穿着光鲜,打扮时尚。大家争强斗艺,唏嘘声,欢笑声,不绝于耳,给生活平添多少活力和喜气。
最令人向往的是那几间文化室,那是乡亲们为了活跃文化生活自筹资金建成的。里面放着十多种报刊杂志,还有扑克、象棋、二胡、笛子等娱乐品。村民们劳动之余,来到这里各取所需,充实头脑,愉悦身心,欢歌笑语无休无止......夜暮降临,整个村子灯火通明,小村十字口更是雪亮如昼,音响悦耳,使人流连忘返。
啊!别了,贫困、落后;别了,萧索、冷清。改革开放给偏僻的小村带来了富裕和生机,带来了新鲜的气息。小村十字路口将通连着康庄大道,把农村和城市串成美丽的画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