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力群回答“曹操为何不逃向许都或退保襄阳?” 童力群 2014年8月25日星期一 陈可畏先生在《<论赤壁大战与赤壁考>补》里写道:“第三,如果赤壁——乌林大战的地点在今黄州赤壁和团风镇,那么,曹操既败,就应该向北,经今河南逃回许都,或经今湖北安陆、随州退保襄阳,可是却要跑到华容道去送死,岂不怪哉!这能说得通吗?” 【《古战场蒲圻赤壁论文集》第6页。(蒲圻赤壁古战场保护开发建设研讨会论文集编委会.古战场蒲圻赤壁论文集[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 (一)“可是却要跑到华容道去送死”,这是陈先生看《三国演义》太入迷的结果。 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安排赵云、张飞、关羽先后以伏兵拦截曹操,不料关羽在华容道“义释曹操”。 历史却是曹操先在巴丘湖下令烧船,然后因大雾迷路,接着是来到华容道时刘备率军在后面追赶。 (二)华容。 《汉书》载荆州南郡有华容县,《后汉书》载荆州南郡有华容侯国,两书皆载华容南部有云梦泽。据《搜神记》,刘表治荆州时仍为华容县。汉代华容城在今湖北省潜江市龙湾镇。 【今湖南省华容县,得名较晚——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安南县为华容县。】 【今湖北省监利县有十五里小道被称为“华容古道”。孙权称帝后,将汉末华容县之东南部析出设立监利县。】 (三)烧船。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裴注《江表传》写道:“瑜之破魏军也,曹公曰:‘孤不羞走。’后书与权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写道:“后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四)迷路。 南朝宋的刘徵之《永初山川记》写道:“云梦泽一名巴丘湖,荆州薮。故魏武帝与吴主书云:‘赤壁之困,过云梦泽中,有大雾,遂便失道。’”【(清)王谟.汉唐地理书钞[M].北京:中华书局,1961:173.】 (五)“经今河南逃回许都”。 许都(许昌)就在“今河南”境内。 “蒲圻赤壁说”的曹操逃跑路线是曹操由洪湖乌林逃到华容(在江陵正东侧),再逃进江陵,然后经襄阳、南阳回到许昌。南阳也在“今河南”。 度陈先生之意,应加上“信阳”二字。曹操若从信阳逃归许昌,倒真的是一条死路——沿途没有驻军保护,又不是官道,又要翻越崇山峻岭。 (六)“或经今湖北安陆、随州退保襄阳”,这就将曹操混同于一般的将军。 曹操不能丢下巴丘的水军,不能丢下江陵的曹仁军、徐晃军,不能丢下已经完全占领的南郡,不能丢下已经招降的武陵郡,不能丢下即将招降的长沙郡、零陵郡、桂阳郡,因为他是一位优秀的统帅! (七)曹操为什么一定要走华容道。 1.曹操退到巴丘湖(云梦泽)准备再战——巴丘湖是曹军的水军训练基地,有大量战船。不料湖内水军亦疾疫大发,只好烧船。 2.华容道(华容县境内的官道)紧挨巴丘。 巴丘——巴丘湖——云梦泽——曹操水军训练基地。 巴丘湖——云梦泽——位于今湖北省潜江市东侧——位于今湖北省潜江市、仙桃市、洪湖市和监利县交界处。 3.从邾城(今黄冈市城区正北十里处)到江陵城有直达的国家级官道。华容道是其中的一截。曹操自东往西到江陵城,华容道是快速撤退的必经之路。 (八)曹操为什么一定要到江陵去。 1.江陵城是南郡的治所,且存有大量的军用物资。 2.江陵城是战略要地,其南面有四郡:武陵郡、长沙郡、零陵郡、桂阳郡。守住了江陵城就能控制这四郡,丢掉了江陵城就失去了四郡。连同南郡本身就是五个郡,可以说,江陵城关系到大半个荆州! 【汉末荆州有七郡、八郡、九郡之说——以“七郡”为主,“八郡”包括章陵郡。赤壁战役前,曹操已经占领今南阳(新野以北)及信阳一带】 3.江陵城已经驻扎了重兵:曹仁军、徐晃军。曹操必须去向曹仁、徐晃面授方略。 4.江陵城正北63公里处有当阳城(在今荆门市城区正南14公里处)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册(三国·西晋时期)[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 曹操派满宠驻守当阳,以保卫从江陵到襄阳的通道。《三国志·魏书·满宠传》云:“建安十三年,从太祖征荆州。大军还,留宠行奋威将军,屯当阳。” 5.曹操进江陵城后,迅速派刘巴“招纳长沙、零陵、桂阳。” 《三国志·蜀书·刘巴传》云:“曹公辟为掾,使招纳长沙、零陵、桂阳。”裴注《零陵先贤传》曰:“曹公败于乌林,还北时,欲遣桓阶,阶辞不如巴。巴谓曹公曰:‘刘备据荆州,不可也。’公曰:‘备如相图,孤以六军继之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