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240|回复: 0

[闲谈鄂南] 论麻屯、保屯在扬州丹阳郡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847

主题

1538

帖子

2090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090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4-8-27 09:5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麻屯、保屯在扬州丹阳郡
童力群
2014年8月27日星期三
第一节、许多学者都认定麻屯、保屯在蒲圻赤壁与夏口之间
麻屯、保屯。此“屯”应为“大山寨”之意。
许多学者都认定麻屯、保屯在蒲圻赤壁与夏口之间。例如:
2013年7月22日,方北辰教授在《百家讲坛》上说:“那么为什么周瑜第一步要进攻这边的麻屯、保屯呢?因为这个地方,刚才我们说了,是两大流民武装的据点,而且这个地方又是一条长江南岸的支流陆水汇入长江的水口,这个地方当时叫陆口,如果把这个地方打下来,就可以截断黄祖的退路,也可以阻止刘表从上游来支援黄祖”。【童注:陆口至今仍是陆水之口,在江南,在蒲圻赤壁山东北四公里处。陆水尾段是今赤壁市与嘉鱼县的界河。】
黄崇浩教授在《乌林、赤壁近巴丘 ——赤壁战场考》里写道:“在沙羡以南,有麻屯、保屯两处险要。”【童注:沙羡县治所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金口。】
第二节、《水经注》写了一个“麻屯”
    《水经注·卷三十五·江水三》写道:“陆水又迳蒲矶山,北入大江,谓之刀环口。又东迳蒲矶山北,北对蒲圻洲,亦曰擎洲,又曰南洲……江水左得中阳水口,又东得白沙口,一名沙屯,即麻屯口也。本名蔑默口,江浦矣。”
第三节、东吴三次讨伐麻屯、保屯
第一次讨伐麻屯、保屯:
《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写道:“慈长七尺七寸,美须髯,猿臂善射,弦不虚发。尝从策讨麻保贼,贼于屯里缘楼上行詈,以手持楼棼,慈引弓射之,矢贯手著棼,围外万人莫不称善。”时间约在建安三年。
    第二次讨伐麻屯、保屯:
1、《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的写道:“八年,权西伐黄祖,破其舟军,惟城未克,而山寇复动。还过豫章,使吕范平鄱阳,(会稽)程普讨乐安,太史慈领海昏,韩当、周泰、吕蒙等为剧县令长。”
2、《三国志·吴书·凌统传》写道:“后从击山贼,权破保屯先还,余麻屯万人,统与督张异等留攻围之,克日当攻。……乃率厉士卒,身当矢石,所攻一面,应时披坏,诸将乘胜,遂大破之。”时在建安八年。
第三次讨伐麻屯、保屯:
1、《三国志·吴书·孙瑜传》写道:“十一年,与周瑜共讨麻、保二屯,破之。”
2、《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写道:“十一年,督孙瑜等讨麻、保二屯,枭其渠帅,囚俘万余口,还备(官亭)〔宫亭〕。江夏太守黄祖遣将邓龙将兵数千人入柴桑,瑜追讨击,生虏龙送吴。”
第四节、《水经注》没有说蒲圻“麻屯”就是东吴征讨之“麻屯”
《水经注·卷三十五·江水三》写道:“江水左得中阳水口,又东得白沙口,一名沙屯,即麻屯口也。本名蔑默口,江浦矣。”
显然,《水经注》根本没有说蒲圻“麻屯”就是东吴征讨之“麻屯”。
这“麻屯”还有两个别名——白沙口,一名沙屯;一个本名——蔑默口。
这“麻屯”本质是条小河的入江之口——江浦。
江浦主要有两个意义:江岸与入江之口。
此“江浦”是入江之口。
这个入江之口的“麻屯”,与东吴征讨的万余名山贼据守的“麻屯”,实在差别太大。
“麻屯口”与“麻屯”,一字之差,却大有讲究:“麻屯口”是一个入江之口,而“麻屯”是一个山寨。
从字面上看,我已经明白“麻屯口”是怎么演化来的。“本名蔑默口”,因为有人居住,就加了一个“屯”字,变成“蔑默屯口”。
“蔑默”两字念起来实在拗口,合音变成“麻”字。
于是乎,“蔑默屯口”变成“麻屯口”。
第五节、太史慈“尝从策讨麻保贼”的地点不在荆州江夏郡
《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写道:“尝从策讨麻、保贼”。
《三国志·吴书·孙策传》写道:“策自领会稽太守,复以吴景为丹杨太守,以孙贲为豫章太守;分豫章为庐陵郡,以贲弟辅为庐陵太守,丹杨朱治为吴郡太守。……策轻军晨夜袭拔庐江……
《三国志·吴书·孙策传》裴注《江表传》曰:“……遂前进夏口攻黄祖。时刘表遣从子虎、南阳韩晞将长矛五千,来为黄祖前锋。策与战,大破之。吴录载策表曰:‘臣讨黄祖,以十二月八日到祖所屯沙羡县。……’”
孙策讨黄祖的时间是建安四年十二月。
孙策的这次进攻行动仅仅局限于进攻夏口城与沙羡城。
【童注:夏口城是江夏郡的一座特殊的城,既不是郡城也不是县城,但又可以随时成为郡治或县治。此时沙羡之县治,应就是夏口城。】
孙策根本没有再向西推进到陆口附近,这以他写给朝廷的奏表为证。
《三国志》及裴注没有半个字写到孙策“再向西推进到陆口附近”。
除了讨黄祖的这一次之外,孙策一直在扬州境内攻城略地。
既然建安四年十二月之前孙策没有来进攻荆州江夏郡,那么,太史慈“尝从策讨麻保贼”的地点不在荆州江夏郡。
第六节、凌统在扬州境内攻打麻屯
《三国志·吴书·凌统传》写道:“后从击山贼,权破保屯先还,余麻屯万人,统与督张异等留攻围之,克日当攻。”
“后从击山贼”,这“山贼”就是麻屯、保屯的山寇。
“从击”——跟随孙权攻击。孙权在哪里呢?“八年,权西伐黄祖,破其舟军,惟城未克,而山寇复动。还过豫章”,孙权已经从荆州的江夏郡撤退,已经回到扬州的豫章郡(以今江西省为主)。
“还过”——返回经过。孙权经过豫章郡时向众多将军布置任务。
孙权“还过豫章”,不等于凌统攻打的麻屯就在豫章郡。
因此,凌统在扬州境内攻打麻屯。
第七节、麻屯、保屯在扬州丹阳郡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写道:“十一年,督孙瑜等讨麻、保二屯,枭其渠帅,囚俘万余口,还备(官亭)〔宫亭〕。”
这麻屯、保屯的具体方位,实在是难以探讨。
周瑜“督孙瑜等讨麻、保二屯”。
《三国志·吴书·孙瑜传》写道:“建安九年,领丹杨太守,为众所附,至万馀人。加绥远将军。十一年,与周瑜共讨麻、保二屯,破之。”
孙瑜“建安九年,领丹杨太守”。丹杨——丹阳。
孙瑜当的是实领太守,守土有责,不会跑到他郡去征讨山贼。
因此,麻屯、保屯在扬州丹阳郡。
【建安十三年夏季以前的孙权的丹阳郡,与东汉丹阳郡的版图相同。
丹阳郡全在江南,包括今江苏省的西南部,安徽省的南部、浙江省的西北部、江西省的东北角。
丹阳郡丘陵密布,有两个大山寨不足为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