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709|回复: 0

太虚杨坪

[复制链接]

310

主题

310

帖子

465

积分

特种部队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465

IP属地:北京市

发表于 北京市 2014-9-2 09:5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虚杨坪

  1、晨曦微露

  杨坪,是一个群山围绕的村庄,更准确地说,是建在山上的一个小村。放眼望去,这儿全是海拔五六百米的高山。在两山之间的缝隙中,缓缓地流出一条小河来。巴山楚水,养育了这一方灵秀之地。它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家园。

  晨曦中的杨坪是寂静的,人们大都还沉浸在美梦中。可它同时也是热闹的,鸟雀们总是在卖力地叽叽喳喳,给大山里的人们报晓。伴着渐渐冒出头的红日,村庄开始苏醒,人们陆陆续续起床,踩着露水去田里劳作,争取在早间微凉时将农活做完。

  和大人一样,小孩子也很早就起床了,跟着大人去田里玩耍,或是匆匆扒了几口饭便成群结队去上学。我就是这上学队伍的一员,每天背着书包,在这条不知走了多少次的路上来回奔跑。

  刚上学时,公路还没有修到家门口,所以我们只能踩着唯一一条坑洼的泥泞路去上学。左面是几乎笔直的高山,右面是深入河谷的陡坡。每次走过这段时我都要屏气凝神,小心翼翼,一不小心摔下去便会粉身碎骨。好在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懂得这里的生存法则,来来回回,并没有意外发生,倒是对这条路十分熟悉。

  整个孩提时代,我都是伴着清晨的露水和小伙伴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那条横亘在山腰的小路通往知识的殿堂。这条路上,有微凉的露水,大大小小的脚印,还有,一路的欢笑。

  2、杨坪通途

  在我即将升入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东方叔当上了村长。正如他的名字一样,他给杨坪这个闭塞的乡村带来了"东方红"。他深知"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上任后便把修路放在第一位。

  经历了太多太多贫苦的日子,村民都对便捷的大马路十分向往。他们白天依旧扛着锄头在田间忙碌,豆大的汗珠在脸上流淌,脸上却挂着由心里散发开的期盼的笑容。晚上,无一例外地要开会,商量修路的诸多事宜。选路基、凑费用、挑人力·······期待着通车的那一天。

  我爸爸负责协调被公路占去的田地。只记得那时刚有春天的气息,风一吹还微微有些冷。爸爸每天挨家挨户地去向村民传达新的构想,讲解修路的计划,把因为修路而损失良田的人家都协调得公平而合适。然后他又开始和别人一起扛石头,修路基,没几天下来,他那双穿了好几年都没坏的草鞋被磨出了洞。就这样,从初春到盛夏,从山顶到山脚,杨坪人用双脚和肩膀硬生生地开辟出一条发家致富的康庄大道。

  通车的那天,村里人个个脸上挂着欣慰和满足的笑容,鞭炮从山下一直放到村里。村里的大场院里摆上了流水席,爱好音乐的爸爸还激动地唱了好几首歌。村长特地通知了当地的记者,记录这一值得纪念的日子。

  这是杨坪开始走向富裕的标志。

  3、山乡巨变

  一切平静的生活在我小学结束时起了波澜。

  那年,有个投资方来考察,觉得杨坪的石灰岩质量非常好,想在此投资建水泥厂。政府当然十分支持,建厂不仅可以拉动经济,还可以促进就业。于是,勘察、测量,机器一辆辆运进来,"轰轰轰",日子变得喧闹起来。

  按照计划,村子是要拆的,大部分土地都要征收。这意味着,整个杨坪将不复存在。

  搬迁,迫在眉睫。村民,无法割舍。

  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的父老乡亲怎会舍得就这样离开养育了他们的土地?午夜梦回,只怕再也找不到那条熟悉的乡路;新年佳节,也没有了一起走家串户的气氛;繁星夏夜,无法感受到摇着蒲扇吃西瓜的惬意·······对于乡亲来说这是多么痛苦的事。于是,表达、反抗、协商、妥协,终于换来了大家同意的方案。可杨坪早已不是原来的杨坪。

  为了水泥厂建设,身为党员的爸爸打头阵,率先拆了我们的房子。在搬出所有家具后,挖掘机便无情地将它夷为平地。短短几分钟,我们生活了十几年的房子就像瑟缩在秋风中的叶子,在人踩了一脚后化为灰烬,仿佛它从未来过。

  挖掘机张着张牙舞爪的爪子,将杨坪一步步变成荒芜的废墟。原本宁静美丽的村庄就这样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高高的烟囱,厚重的水泥墙,不断裸露的山丘和洒了一地的石灰。卡车来来回回将人们的思绪拉回了现实,生活还得继续,建新居,搬家,劳作。过去的杨坪,似乎在忙碌的人们心中被渐渐遗忘。

  杨坪,在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后,被人们记在心中,刻上了历史,成为永远的记忆。

  4、临别一瞥

  为了更好地生活,也为了不再触景生情,爸爸决定搬到城里去。

  临行前,我小心翼翼地跟这个地方告别。再看一眼家门口的那口冬暖夏凉的井,它曾为我们源源不断的传送着甘甜的乳汁;再爬上那棵残存的皂荚树,我曾在树下荡秋千,过家家;再去唱唱小伙伴自编的歌谣,它曾陪伴了我漫长的年幼岁月;再站在村口,想象一下曾经的家乡模样。走过曾经走过的路。思绪拉得太长,有太多太多的回忆,太多太多的不舍,也有太多太多的遗憾。

  临行前,村子里很多人都来送别,车子在村口停了又停,大家说着送别的话,淳朴而亲切。这是我永远无法忘记的一场离别。因为,我知道,杨坪,一别即永别。

  捧一抔黄土,怀念过去,缅怀未来。舍不得离开,这里有记忆支撑着我前行、前面的路还很漫长。杨坪,在我眼前渐渐模糊,却成为我心中的永恒的记忆。

  再见了,杨坪!

  尾声

  再次回到杨坪,除了那些一起生活了十多年的邻居,一切都是那样的陌生。曾经密密集集的房子变成空荡荡的大场院,四周都是杂草,甚至连残垣都找不到,铲得真够彻底!再也找不到它原来的模样。记忆中的杨坪就像童话中的城堡一样,睁开眼便不见了,只留下了虚幻的影像告诉着人们它曾经存在过。

  杨坪,支撑我前行的精神家园,指引我不断向前的塔台。


  来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

  姓名:郭安妮

  专业:新闻传播系1301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