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694|回复: 2

[历史之书] 长篇小说——屋角的天空(092A)

[复制链接]
来自
重庆
精华
20

436

主题

6282

帖子

6689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689

IP属地:重庆市

发表于 重庆市 2014-9-5 22: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92章(A)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回龙山高不过两三百米,方圆也不过百十里地,但在中国近代史上,却是大大地出了一回名的。出名的原因倒不是回龙山真的有龙,而是在这片山区里走出了几个影响中国现代史进程的人物。
回龙山最著名的人物莫过于“三林一李”,所谓“三林”就是林氏三兄弟,所谓“一李”就是李四光。前面书中提到过“林氏三兄弟”,即林育英(张浩)、林育楠、林育蓉(林彪)。林育英对中国革命最杰出的贡献有两点,一是引导林育蓉参加了革命;二是及时地传达了共产国际对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领导地位的确认。国共第二次合作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总共三个师,即林彪为师长的一一五师,贺龙为师长的一二0师,刘伯承为师长的一二九师,张浩就是刘伯承为师长的一二九师的师政委。毛泽东为此曾笑说:“如果林育楠还活着,八路军的三个师都姓林了。”一九四二年三月,张浩病逝于延安,终年45岁,可谓是英年早逝。张浩逝世后,毛泽东、朱德、任弼时等中共领导人亲自为其抬棺,毛泽东还亲书墓碑。对于毛泽东来说,为人抬棺可是绝无仅有的一次,可见张浩在毛泽东心中地位之高,几乎无人能及。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证明了张浩对中国革命贡献之大。张浩逝后,一二九师师政委一职由邓XP担任。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郝书记带着程浩然一行人绕过了林彪的故居——林家大湾,来到了李四光故里——张家湾。
山间小径,修竹茂林,溪水潺湲,蛙叫蝉鸣。行到近处,青砖布瓦,黄泥筑墙,正是典型的鄂东民居风格。
程浩然随着众人进去看时,只见李四光故居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一、李四光出生地;二、李四光成就展;三、李四光生平;四、李四光文物展。他很仔细地看了第二和第三个部分,因为其余两个部分主要是生活环境展览,这些在鄂东人来说,都是大同小异的。
李四光出生于一八八九年十月,字仲拱,原名李仲揆。童年时代在鄂东度过。十四岁那年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时,误在姓名一栏写上年龄“十四”,正着急要涂改,忽然灵机一动,将“十”字改成了“李”字,一看变成了“李四”却也不好听,于是在“四”字后面又加上“光”字,变成了“李四光”,印证了一句古语“光被四表”。从此,“李四光”这个名字也伴随着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一九0四年五月,李四光赴日本留学,在大阪读高工船用机关科,追求进步,深受汉民族主义反满革命思想的影响,成为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中年龄最小的会员,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己任。孙中山赞扬他说:“你年纪这样小就要革命,很好,有志气。”并赠他八个字“努力向学,蔚为国用。”一九一0年,李四光从日本学成回国,不久,武昌起义爆发,他被委任为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参议,后又当选为实业部部长。袁世凯上台后,革命党人受到排挤,李四光只得再次出国,到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并于一九一七年获得硕士学位,后于一九三一年获得博士学位。从一九一八年回国到一九四九年间,李四光先后担任北京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重庆大学等多所大学的教授,并亲自为武汉大学选定校址。
新中国成立后,李四光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被委以重任,先后担任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科联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看完李四光的生平展览,程浩然又看到他的贡献展示,李四光的科学贡献主要有这么几个部份:其一,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以力学观点研究地壳运动现象,探索地质运动与矿产分布规律。其二,对“两弹”研制成功作出了突出贡献。其三,对蜓科化石及地层分层意义有精湛的研究。其四,提出了华东第四纪冰川存在在理论。其五,对地震预报有相当的精准的判断。李四光认为地震是可以预报的,并指出中国数处可能发生大地震的地方,这些地方在数十年中基本都如同李四光所预言的那样发生了大地震,尤其是唐山大地震。
程浩然深深地为李四光这样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献身精神所折服。在参观过程中,他不时地低声与李卫英交流着。
屋里屋外参观一回,郝书记深有感触地说:“李四光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大贡献的人!他为新中国摘掉贫油的帽子贡献了毕生精力,我国的大庆、胜利、大港等油田就是在他的亲自指导下找到的。他还创立了《地质力学》,并肯定了地震是可以预报的,是涎生于鄂东,对中国、对世界地质科学的发展都是作出了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
程浩然用心地听着,听完,他笑着对李卫英说:“郝书记懂得还真多呀。”
李卫英神秘地笑说:“这有什么?我小时候还经常到李伯伯家里去玩哩,他待人可好啦。”
程浩然看着她,心里便有了敬畏之心:原来他们渊源都相当深厚呀。
郝书记继续说:“李四光同志是我们鄂东的骄傲!对于我们这些鄂东人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呵。我看要把李四光同志的故居保护好,要开出一条大路来,让我们的学生都来看一看,让大家都来学一学,李四光是怎么样从这里走出去,成为一代杰出的大科学家的,我相信,在我们鄂东,今后也一定会走出更多的象李四光这样的大科学家的。大家说,是不是?”众人齐声说:“郝书记说得对。”
郝书记站在一处高坡上眺望着远方,一会儿他问道:“前面那个地方叫陈策楼吧?”
程浩然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知道他说的正是指陈潭秋的故里——陈策楼,便回答说:“郝书记,你指的那地方正是陈策楼——陈潭秋烈士的故里。”
郝书记点点头,抬头看了一下天色,已接近黄昏,今天大约是不能走到那里去了,便觉着有些遗憾,只好说:“我们只有改天再去瞻仰陈潭秋烈士的故居了。”
程浩然却没有遗憾,因为陈策楼他已经去过很多次了,对那里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对陈潭秋烈士的英雄事迹更是烂熟于心。
陈潭秋,鄂东陈策楼人,早年与董必武、刘伯垂等人创建共产主义小组,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是共产党成立之前的党员之一。1921年创立湖北人民通讯社,任社长。同年,赴上海参加中共一大。先后任中共华中、东南、华北、东北、华南和西北党的主要负责人。在近二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一直象个战士那样冲在最前线,是中共“一大”十三个代表中亲自持枪上战场的唯一一个。19439月,陈潭秋被新疆军阀盛世才杀害,终年47岁。
这时站在一边的市委宣传部长洪森说道:“郝书记,你现在过去也看不到什么的。”他接着解释说为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鄂东市委市政府在年初决定对全市多个革命烈士故居进行修缮,工程才刚刚开始,陈潭秋烈士的故居也包括在内,此时可能正在进行土木工程建设,现场肯定是一片繁忙的工地。
郝书记听了,连忙说:“好,好,就应当这样,革命先辈为了打江山抛头颅洒热血,做出了那么多的牺牲,我们不应当忘记他们!”
他又对洪森说:“我们鄂东是一片英雄的土地,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我们试想一下,能不能利用好这些资源,发展我们的经济,教育我们广大干部群众?”
洪森说:“这方法可行,回去我们一定按照郝书记的指示,将各级宣传部门调动起来,利用《鄂东报》这个平台,进行广泛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宣传教育。”
李卫英也表示说:“郝书记,你说的我们都记住了,我们一定按照你的指示办。”
郝书记听着两位部下的表态,十分满意,他笑说:“人的思想转变不是一时一刻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宣传部门就要有持久战的思想,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麻痹大意!毛主席当年说过:思想这个阵地,无产阶级不去占领,资产阶级就会去占领。难道我们要等资产阶级占领之后再去夺回来么?所以,我们首先就应当想到要占领思想这个阵地,夺取制高点。我们鄂东有这样红色的基因,有这样的思想优势。”
郝书记的讲话自然赢得了大家的拥护,大小官员们纷纷表态,程浩然也不例外。
看看天色渐晚,郝不凡说:“晚上我们就在回龙山镇歇息。”
回龙山镇是一座小镇,统共有百十来户人家,因背倚回龙山而得名。镇子实在太小,没有一家象样的招待所,仅有的一家可供住宿的地方进去看时也是残破不堪的。十多人一齐拥进去,显然是吓着店主人了,他慌里慌张的不知怎么招呼才好:“你们是要住宿吗?你们多少人呵,十多个呀,这么多人都要住呀?还有女同志呀?我们这店没有那么多的房间呀,真是不好意思呀,委屈你们了呀。”
众人也面露难色,郝书记笑说:“这条件很好呀,有热水,还有电风扇,床,被子都齐全,可是比红军长征时的住宿条件强多了,今晚我们就在这里住下了。”郝书记开了口,其他人哪里敢说半个不字,也只得说好。郝书记看了一行众人,安排着:“我们一行有三位女同志,她们三个住一个房间,我和洪部长、吴副市长、小程、还有王飞、郑秘书、谢秘书七个人一个房间,其他的六个人一个房间,床不够,就打地铺睡。”其他的六个人就是两位《鄂东报》的记者刘醒龙与何存中,外加两位刑警和两位政府部门工作人员。
程浩然听着郝书记的安排,虽然亲疏有别,但也极其合理。与郝不凡共处一室,自然就能多听听他的教诲了。
歇处是一起的,但晚饭照例是各人吃各人的。
李卫英又来邀请程浩然共进晚餐。程浩然开玩笑地说:“你不陪郝书记吃饭也就罢了,那两位女同胞你怎么也不陪呀?你总是来和我一起吃饭,也不怕别人说闲话呀?”李卫英撇嘴说:“我才不管呢,我现在只为自己活着,才不管别人说不说闲话哩,再说,中午我请你吃了饭,晚上你也得还礼呀。”
程浩然听她这么说心知她也只是为了能与他一起吃饭,并不是为了那一顿饭钱的,于是呵呵一笑:“那是当然要还的,晚上你想吃什么,我请你。”
李卫英说:“听说这回龙山镇虽小,可是好吃的东西非常多,你得请我吃够才是呀。”
“那是当然。”程浩在大度地说,“既然是请客嘛,当然得请你吃好吃饱才行。”
李卫英开心地笑了。两人沿着小镇的石板路走着,忽看到一招牌上挂着“陈记小吃”,对望一眼,便走了进去。
进得门去,一个十多岁的少年迎了上来,脆声问道:“叔叔阿姨,你们想吃什么?”
俩位见这娃非常乖巧,笑说:“你们店里有什么好吃的,报上名来?”
少年说道:“我们店里好吃的可多着哩,叔叔阿姨听好了,煎炒蒸炸,样样齐全,更有特色小吃,名不虚传。”
俩人听他报着一串菜名,见他声音清脆,口齿伶俐,便有几分喜欢,程浩然摸着他的头问:“叫什么名字呀?多大了?”
那少年答道:“俺叫陈念连,今年十二岁。”
“读几年级了?”
“初中一年级。”
“学习成绩好不好?”
陈念连的脸红了,没有吭声。李卫英以为他是成绩不好才脸红的,忙替他打着圆场说:“成绩不好就要多学习,争取把成绩提高呵。”
陈念连说:“不,我成绩还算可以的,在班上考试总是考前三名的。”
“呵呵”,“呵呵”,俩人相视一笑,原来这小家伙是谦虚,不好意思表扬自己哩。
程浩然让李卫英点了菜,李卫英说一个,陈念连便对后面高声重复一次,李卫英说完,陈念连说:“俩位慢坐,我去给你们倒茶。”说着到里面去了,一会儿端出两杯热气腾腾的茶水来,一人一杯,轻轻地放到两人面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重庆
精华
20

436

主题

6282

帖子

6689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689

IP属地:重庆市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4-9-6 18:57: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的话:走过的,路过的,请你们留下一言片语也算是对作者心血的重视,无论你是赞赏或者拍砖,欢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51

主题

216

帖子

492

积分

中士

自然居士

Rank: 3Rank: 3

积分
492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铁山区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铁山区 2014-9-7 11:5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别写得这般啰嗦啊,兄弟,个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