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4章(094B) 中午,汽车行到一个叫邾的小镇,郝不凡招呼大家下车吃饭,李卫英便拉着程浩然找到镇上的卫生院,将伤口进行了消毒和包扎。程浩然看着解下来的小手帕上面还有血渍,不好意思还给她,连忙揣进裤袋中。李卫英笑说:“手帕呢?你收起来了?”程浩然红着脸说:“手帕上都有血渍,我洗干净了再还给你。”李卫英说:“那怎么好?洗个手帕也不是什么重活儿,我自己能洗。”程浩然坚持要自己洗干净了再还给她,李卫英想想也就由他了。 包扎完伤口,两人走出卫生院大门,忽然刮起一阵风来,这风有点儿大,居然将地上厚厚的灰土都吹起来了,瞬时天昏地暗,太阳也失去了光华,变得浑浑浊浊的,象是极黑的夜里极远的地方亮着的一盏灯。 “这鬼天气怎么突然就变了?”程浩然骂道,脱下外套替李卫英挡着风沙。 “你没感觉今天热得不正常么?”李卫英微微一笑,扯着程浩然的外衣扛在头顶,象顶着一顶帐蓬一样,“要不,我们先找个地方吃饭吧?他们现在肯定也正在吃饭的。” 程浩然跟着她一路无论怎么样都是无所谓的,反正他晓得和她一起,郝书记只会高兴,不会批评他的。 两人四下里看时,看到了一家餐馆,便走了进去。 “两位想吃点什么?” 他们刚找到位置坐下,立即有人前来询问。 “你们店里有什么好吃的说来听听?”李卫英每到一处,总是寻求可口的特色小吃,于是问道。 那来询问的却是个小妹子,伶牙俐齿的,笑嘻嘻地说:“我们店里好吃的可多了,只怕两位肚皮没这么大装不下哩。”那妹子说着,报了几样菜名,什么张店捶鱼呀,汪集鸡汤呀,陶河板鸭呀,徐古蘑菇呀,李集小香葱呀,还有举堤十里湘莲呀,双柳泡菜呀,涨渡湖黄颡鱼呀,阳逻米豆腐呀。果然都是李卫英没有听说过的,她点头说道:“果然有特色,好吧,那就先来四样,其他的留待以后有机会再来吃哦。” 那妹子记下了客人点的菜便进去了,一会儿出来端着两杯茶,递到二人面前。程浩然看那茶,虽然也是绿茵茵的,但没有在回龙山喝的茶那股香味了,端起来小小地喝了一口,味道实在差远了,他这个不懂茶道的人此时也感觉到了差距。 李卫英微微一笑:“程哥,是不是喝不惯这里的茶?”程浩然略点点头:“没有昨晚的好,连我都品出味儿来了。”李卫英说:“这是粗茶,店家降低经营成本用的,象这么热的天,客人进店总得备一碗茶水解渴,哪里尽用上等茶叶,无非泡点粗茶应景罢了。”程浩然说:“如果是降温解暑用,我记得小时候在家里常用那个什么鱼腥草煮水喝降温解热的。”李卫英说:“鱼腥草?是什么?” 程浩然笑了起来,叹息说:“到底是北京城里来的洋学生,连鱼腥草也没听说过,真是悲剧呵。”李卫英辩驳说:“一个人知道的总是很有限,我并没有要求自己做个全知百晓的通才能人,有何悲剧可言?”程浩然说:“所谓鱼腥草,长于田间地头,取材容易,效用巨大,煮水后冷却,可以解暑降温,是农村热天最佳的避暑圣水,天热时几乎家家都有一桶。”李卫英喊道:“小妹,过来。” 那站到一边的小女孩子迅即跑过来问:“大姐,有么事?”李卫英说:“你们有鱼腥草水没有?”那女孩子点头说:“有呀,有呀,俩位要喝吗?”李卫英看着程浩然,程浩然淡淡地笑,那意思好象是说我说对了吧?李卫英指着两碗茶水说:“把这两碗茶换成鱼腥草水吧?我们不喝茶。”小女孩子连忙端走茶碗,换来两碗鱼腥草水,重新摆到两人面前。 程浩然端起来,咕嘟咕嘟几口就喝干了,连说了三个字:爽!爽!爽!李卫英端着碗到嘴边,立即有一股子浓浓的腥味直扑鼻翼,她扭头说:“真难闻,能喝吗?” 小女孩看着她的样子笑了起来:“这位大姐没喝过鱼腥草水吗?初次喝的时候是难喝了一点,但喝了几次就好喝了。我们店里老早就备有鱼腥草水了,都是周围做活的人过来喝。看起来俩位不是本地人吧?这位大姐还说的是普通话,普通话都说得那么好,不象是我们鄂东人哦?” 李卫英笑了起来:“你还会看人吗?小妹,那你看看我是哪里人呢?”那小妹估度着二人的关系,论亲密程度,不是夫妻就是兄妹了,但说话的口音竟完全不一样,那就不会是兄妹而是夫妻了,于是说:“我看你的普通话说得那么好,一定是北方人了,你爱人口音却是本地人。” “我爱人?”李卫英一愣,旋即笑道,“小妹,你说他是我爱人?他还不是我爱人。” “难道不是吗?”小女孩连忙道歉说,“大姐,对不起呀,我说错了,不好意思呵,我以为你们二人是夫妻哩。” “没事,我们常被人误会的,也不在乎多你一个。”李卫英倒是落落大方,问那小女孩子说,“你叫什么名字?看你乖巧伶俐,长大了准是有出息的。” “谢谢大姐的夸奖,我叫刘碧,今年十二岁,在镇上中学读初中一年级。”刘碧听着李卫英的夸奖自是高兴非常,连连自报家门。 “挺不错的嘛,都读到初中了。”李卫英随口说着,其实她也没有想到十二岁正是读初中一年级的时候。 果然,刘碧的脸红了,她低声说:“我成绩不太好,在班上总也考不到第一名。” 李卫英一怔,连忙问,那你考的是第几名? “第二名。” “哦”,程浩然说道:“第二名也不错嘛,比她小时候可是强多了。” “大姐小时候考第几名呀?”刘碧天真地问。 “倒数第二名。”程浩然故意说道,“有一回还考了个倒数第一。” “为什么呀?” “因为嘛,经常考倒数第一的那个同学因为拉肚子缺考。” “你怎知道?” “我怎么知道?嘿嘿,不好意思,那个考倒数第一的就是我呀。”程浩然呵呵大笑。 刘碧不相信似的看着他们说:“你们骗我的,我不相信。” 李卫英说:“他说的不假,我读书的时候成绩的确不算好,不过不是倒数第二,经常在倒数十名之内。” “那你们还这么有出息?”刘碧怀疑地说。 “你从哪里看出我们有出息了?” “我看你们都是干干净净的,不象是种田人的样子,一定是工人,那还不是有出息呀!” “哦,当个工人就叫有出息呀?”二人相视而笑。 “我爸爸说的,只要不种田,就叫有出息。将来我要考大学,考取大学了就不用种田了,在我们这里就算是有出息了。”刘碧憧憬地说着,“我希望我将来能考取大学,考到北京去。” 李卫英与程浩然对望了一眼,心说,每个人的愿望都是不尽相同的,不能强求所有的人都做同样的梦呵。 一会儿,饭菜上来,程浩然看时,却是一盆黄颡鱼酸菜汤、一盘红烧水豆腐、一盘蘑菇炒瘦肉、一盘酸黄瓜。这样的菜不要说吃饭,下酒都得行的,于是笑说:“可惜工作时间不能喝酒,否则有点小酒酒喝着,倒是惬意得很呵。” “怎么不能喝酒?”李卫英说道,“你看这天,象是要下大雨的样子,下午还能赶路么?即使赶路,坐在车上也只是睡觉,喝点小酒正好睡觉,怕什么!” 李卫英不怕,程浩然可不敢破这个例,虽然郝书记不会说撒子,但那也是不好的印象了,他一个新提拔的副局长可不敢耍这个谱!于是他摇头说:“小李,我们还是吃饭吧,想喝酒,以后有的是机会。等咱们办完这趟差了,好好地喝,来个一醉方休,好不好?”李卫英也只是说说,如果他敢应承,当然喝几杯也无所谓,大不了挨一顿批评,批评也就批评了,怕撒子,反正也不指望升多大的官!但程浩然既然不敢破这个例,还真不能强求他了。 李卫英看着满桌的菜说道:“不能喝酒,这样吃饭吃菜下去,天天这个样子,这次下乡,我看我是要长胖了。” 程浩然瞟了她一眼,笑说:“你们女子就是怕胖,胖一点儿哪点不好?太瘦了有嘛意思?象根枯柴棒一样,我就喜欢胖一点的。” 话一出口,就觉得说得造次了,连忙低着头吃饭。 李卫英微微笑说:“你看我现在这个身材属于胖还是瘦?” 程浩然不答,只是说着:“吃饭吧,吃饭吧。” 一旁的刘碧说:“姐姐这个身材好极了,不胖不瘦,不高不矮,不是太白,也不是太黑,你看这脸蛋就象年画上的人物一样。” “好一张伶俐的小嘴。”李卫英夸奖道,“小小年纪,你是从哪里学来的奉承话?” “姐姐不喜欢吗?”刘碧笑道,“我在这餐馆帮我爸爸看店这么长时间,第一次看到姐姐这么漂亮的人来吃饭,一开始,我还以为是神仙下凡呢。” “那现在呢?”李卫英故意问道。 “现在?”刘碧想了一想说,“现在我觉得姐姐象我看到的黄梅戏中的那个七仙女。” “你也晓得黄梅戏七仙女?” “我怎么不知道?镇上这几天天天唱黄梅戏哩,唱的就是天仙配,里面有个七仙女与董什么的。”刘碧果然伶牙俐齿。 “呵呵,原来你们这里正唱黄梅戏呀。”李卫英明白了,又说,“还在唱吗?” “听说要唱十多天哩,每年这个时候,我们镇里都要唱戏,听说唱完了就要搞什么双抢了。” 程浩然对李卫英说道:“我也听说过有这么一个风俗,好象是部队搞的那个战前动员令一样。” 李卫英不理他却对刘碧说:“你看我象七仙女,那这位哥哥看起来象是你说的那个董什么吗?” 刘碧认真地看了程浩然,半天方说:“那个董什么的,呵,对了,叫董永,那个董永可没有他这么壮实。” “你说的是演董永的那个演员吧?”李卫英说。 刘碧不好意思地说:“是,是。” 李卫英回头对程浩然说:“既然有戏看,不如我们去跟郝书记说留下来住一宿,看看黄梅戏再走?” 程浩然说:“你去说,我可不敢去碰这个钉子。” 李卫英微微一笑:“好,好,我去说就我去说,我可不怕碰什么钉子的。” 二人吃饭的时候下了一阵大雨,此时,雨尚未停,但二人知道夏天的雨来得快去得也快,等到他们吃完中午饭的时候说不定就会雨过天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