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872|回复: 0

与岁月有关的故事--凤凰游记

[复制链接]

310

主题

310

帖子

465

积分

特种部队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465

IP属地:北京市

发表于 北京市 2014-9-12 16:4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与岁月有关的故事

--凤凰游记


  我对生活并没有过多浪漫的遐想,只是因为朋友邀约,盛情难却;加之校内生活久日苦闷,也刚好想出去走走,便有了这次启程。更何况,凤凰城本也是个青春朝气之地,前往朝圣,也不失为一个文艺青年十分乐意的选择。虽然有时候你并不清楚自己要去哪儿,但你确实已经行走在路上。或许你不懂前行的意义,但生命就是个上了发条的时钟,推着你不停转动。

  这一路先赶火车、然后坐个大巴再转公汽,早上从宜昌出发,晚上十点就到了湖南凤凰古城。舟车劳顿极其疲惫,所以到达之后,心并没有在街角巷间陶醉迷失。亲自走上凤凰城的狭长江边小道上后,我算是明白了,这里为什么是个艳遇度极高的城市,人挤人,心贴心,转身回眸情自生。若往来行者及当地人肯就着一身古袍子,那便就是古意扬州风流热闹之地的今日重现。

  当夜歇脚处是座农家三层小院,在城里景点之一的虹桥边,房主是位容貌慈祥穿着朴素的老太太,能猜想出,将自家院落改建成临江旅馆并不是老人自己想出的法子,定是水上那热情奔放的撑船妇女给拿定的主意。原本民风淳朴的农舍稍加修饰,还确实是个充满幻想的好处所。

  擦洗完毕后,几个友人相约一起去寻点美味。出门转弯便有家菜馆,坐定,点了来路上就闻名闻声的血粑鸭、叫化鸡等名菜,甩开膀子吃了起来。血粑鸭的粑并没有传说中的那种神味,鸭也只是一般的鸭,让人吃完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盯着盘里暗红的血粑,突然就联想到了口袋里红色的纸币,五毛的那种,少数民族同胞们坚定的站在一起,站在深红色的历史里。

  第二天刚好是这个月农历十三日,凤凰周边的苗寨逢三、八都有赶集,所以我们是计划好的要去德夯苗寨。启程时间是第二天八点,所以休息得自然就早了。但夜里竟然失眠了,躺在床上仿佛听见白天在江里撑筏子、满脸笑容唱民歌的妇女在哭泣,在哀怨那久出未还的掌舵男人。掀开被子起身走到窗边,却见江面宁静如初。

  躺下再醒来时已是第二天早上八点多,幸好昨晚已经电话订好了旅游团,要不然,这个点肯定是赶不到车了。司机大哥也似乎很有耐心,还没打电话催行。待我们近九点赶到停车场时,天也昏昏的沉了下来,洒起小雨。我想或许是这个城里有些妇人夜里抹了眼泪,多情的云和雨才落下来。眼见雨滴大了起来,急忙钻进车里才发现,这二十人的团才到了十人左右,我们居然还算得上是积极分子。同司机对了跟团身份信息,见我也还面善,便留我坐了副驾位置。出发时间硬生生从八点变成了十点,不过无妨,反正大家都是出来玩,图个自由自在,若还像在学校、在单位上那样死板,就没了个意思。

  德夯苗寨在湖南吉首市辖区,从凤凰过去要走高速,车程约莫在一个半小时。但今天在下雨,雨势也越来越凶猛,所以还不定要坐个两小时呢。昨晚没休息好,我是打定要在车里补回来,不想司机大哥开始和我搭话,第一句就说"我见过很多游客,都上车睡觉,下车撒尿,没一点样子"。骑虎难下,我也不好意思打盹了,便同他天上地下地话起家常。司机大哥相貌平平,可说起话来却十分标致,一路上承蒙他关照,多了些许欢声笑语。

  由于雨势较大,高速上过往行走的车辆,速度只要稍微快点,便会卷起地上的雨水,好似扬沙飘雪,雾蒙蒙。高速路两边的山丘并不是很高。且长相圆滑,不像青崖紫壁山,倒如那一个个碉堡楼群。有些小丘上长着一棵大树,有些长着一群,都挺拔着身躯,屹立各自的山头,军人般向路面车辆行着注目礼。有些山丘旁边间或些红的黄的点,因为四月刚来,这是那些看望已离开人的在世亲朋,带来的些许思念,趁着这个藉口,交还给这抔黄土。挤出眼泪,和着稀泥,埋得深深至于短暂忘却,好让自己在这世界继续前行。

  驶离高速行上去苗寨的县道上后,两边的青山便变了个脸,没个好脸色,伟岸巍峨起来。或许只有如此,它们才能守住这千百年来,本不公诸于世的仙境。披在它们身上的青衣寄托着仙人淡薄雅静的志向,并且指引者来客,于此需放下尘世种种因果,你的身和神才能得到诸山庇护,我们一车人并不是当年发现桃源的武陵人,我们不是故事的一份子,只冷眼旁观着时代的手,钳住这块地方,不肯放。高山或许能镇住古人的双眼,却束缚不了现代的双手,再怎么威严,在大机器的链条下,你也会倒下。

  车行至一个叫朗平三组的地方时,我眼前一亮,仿若蓬莱的仙道,胜似北海的梦境。河水曲回环绕,只留一面靠山,房屋错落有致,层次分明,明明就在公路对岸,却好像相隔千里,完全不在同一个世界。一栋栋吊脚楼被青褐石板路连接起来,像中国人那龙一样的脊骨,伏在高山上,好不别致。

  途径了世界最长的跨峡谷悬索桥"矮寨大桥"桥时,司机停下车让我们拍照欣赏,这横在德夯大峡谷上,主跨达1176米的大家伙着实让我敬佩了一把,司机大哥一边介绍一边问询我们要不要把车开到桥上去感受,另外每人加20元油费,本来大家很有兴致,可一提到钱却都不作声了,一个人也不好开口,只得作罢。再往山里走,路是更狭窄,弯也是更大了。不管怎样,这山里的河水照流不误,九曲回肠清清悠悠。

  我甚至无法理解,这苗寨的河,为什么可以这么安静,几乎看不出它在流动,但它又确实是在一直远行,和苗寨人千百年来一样,同岁月一起长流。谷里偶现一个碧水潭,真的温润如玉,若不是下着小雨,根本无法察觉它的细腻。大点的水滴扑进去,这河面便顺势荡出一个微波,看着微波一圈圈散去,让人有种心底所有愁怨都荡开的感觉。青山和河流完全不一样,河流越往里走,越浅越清澈;青山越往里走,是越翠越伟岸。

  山间的田地很少,我很佩服苗寨人,千百年来能在这巴掌大的土地上,养育出一代又一代,那得有多大的智慧啊!手表刚划过十二点的时,大巴就停在了景区门口,打着伞下了车,大家都急忙往景区里赶,或许那几个迟到的同行人这才意识到,时间是多么珍贵。我以为进入景区大门便能见到苗寨特色的吊脚楼,楼下用木头做着栅栏,栅栏里关着鸡和鸭。但实际上这些都没有,连我的鞋都没能沾上泥土。景区里的路是沥青倒的,黢黑发亮,路一侧是山一侧是河,河岸这一边的走廊摆满了旅游纪念品小摊和小吃摊,这些纪念并没有独特意义,在其他地方的景点也都有卖,小吃也没有什么地方代表性的品类。

  我对这样的赶集略感失望,没怎么看便径直往里走,过了个矮桥转个弯,才到了苗寨的寨子大门。按惯例,想要进寨,那得过三关:喝苗家酒、唱苗家歌、敲苗家鼓,我内心正生忐忑,在思虑要怎么闯关,不想因为今天游人太多,一群人瞎起哄,吵吵闹闹,便得进去了。刚进门就听见了锣鼓声,快步赶过去才发现是个圆形的戏屯子,类似于竞技场的建筑,里面一群人正表演苗家娶亲,围观的人太多,踮着脚也看不上几眼,还没食出个味,演员就散开进屋里去了。原来是十一点开场表演到现在,节目都已经举行完了。此后,团队的其他成员也陆续赶了过来,苗家小妹稍作讲解,就叫众人自己散开去逛逛。除了约定一点在此再集合吃午饭,其他的讲解我一句也没听到,不知道是讲解人员讲太快,还是大家太兴奋。在这块极具现代气息的苗寨广场上转了几圈,我懒得再继续摸摸看看,一心等着一点的苗家饭。

  饭堂在广场的一角,可以明显分辨出,这栋木质结构的两层小楼是经过后期修缮了的。新漆上的桐油看上去还十分腻人,大厅里除了收银台,其它地方摆满了酒席桌,一桌可坐6到10人,我们也坐定了。桌子摆放的碗里洒了些许米泡儿,吃饭上菜前,阿妹在碗里倒上凉开水,便做了----茶给我们喝,然后阿妹便要我们对歌才肯把菜上,菜上完后还不能立即动筷开吃,在要将那----酒喝完,并且闭上眼接受礼物--幸运的黑锅灰,这饭前仪式才算完成。说实话,饭前准备要比桌上的菜更饱人胃口。

  饭毕,大家都在广场集合开始准备进山看瀑布,进山的路首先要经过几十户苗寨民舍,今天逢三,很多家门口都摆放着旅游纪念品,和苗寨入口处的摊位卖的东西一样,车了当地特有的果酒、手工布匹,其他纪念品,大多没有实际性额纪念意义。进山的路约莫有十里左右,路是经过青灰石板铺垫了的,路两边间或些田地,一条溪流一直跟随,想必溪水的源头便是那瀑布了。一路上,雨水也没间断,只不过下得极小所以也没见着几个撑伞的人。两侧的高山死死地压着对方,仿佛谁再多说一句对方的坏话,便要把对方推倒似的。烟雾也扑腾到了半山腰,有些个没藏住的山顶突兀地从云里冒出来,彷如天外飞山。进山约莫6里处,有一面小瀑布,横架距离虽小,可落势异常勇猛,被唤作九龙山。再走半个小时,便到了路的尽头,也就是那瀑布的所在。可能是雨水稀少的季节,这面瀑布看上去实在有些寒酸,可能是水量不足,稀稀落落从那近乎两百米的山上泼下来,怎么也提不起劲。那感觉和停了水之后,打开水龙头一样,里面在使劲喷气儿,可就是喷不出水,好不落寞。

  回程沿路不再停留,到苗寨车场时刚过下午4点,车上其他人不再像来时那样叽叽喳喳,估计是都累了,当路过来时的那架矮寨大桥时,我是极想将车开上去看看,但车上其他人都没吱个声,我也惺惺的坐定睡了起来。

  虽然回到凤凰城时已过6点,但这边天还亮着,也晴着,下车后都直奔住处,一天之内走了太多的路,看了太多风景,承载不下,想好好休息休息,但又不愿意浪费大好时光。不过,晚上出门已经没有太多的精力去摸摸碰碰,和我不同,城里街道两旁各种风格的店子都在欢乐的摇摆,曼妙的舞姿倒映在江水里,十分妩媚。店铺整面卸掉木门后,像张大的狮子的嘴,你畏惧着里面一眼看不尽的风景,同时又禁不住那轻佻未知的诱惑,所以总有那么几家门店让你驻足良久,进或不进,百般思量。最后都还是去逛了个遍。逛累了走不动了,就近在街边找一处酒吧坐下,酒吧是游客比较亲睐的凤凰城的一道特色服务,临江夜色,喧闹街市,实实在在的感受自己活在这个世界。

  第二天的行程安排在城里,开始我们同行的几个人是打定主意要逃票进城的,因为我一直都很抵制政府无缘无故的把地区景点化、商业化,可一打听,又被告知逃票进城逛不了景点,若是进城不看那十来个景点,这城里城外想必也是没什么差别,没办法,自己最后还是掏了钱买了票。

  我们是从西门买票进的,先去逛的是民国第一位总理熊希龄老先生的故居,房子临江,靠城墙边,不过占地面积不大,全木质结构的四合院,由于年代久远,板壁已经呈现暗黄色了。屋里一种奇怪的味道让我有点头晕,偏房、正房、厢房及柴房,一路看下来,竟无半点感慨,只是堂中一口对窝和大缸记得深刻。若是要在凤凰小住十天半个月,我可能会在熊老故居里磨半天,但我现在只是一个走马观花的游人,看的只是皮毛,静不下那个心,辞别熊老,下个景点是临江的东门城楼,城墙依旧挺拔,不过一路走来,风来雨去磨去了不少棱角,气势应该已不如当年了。不过若是配上几个看城门的壮士,或许会别有一番风味。

  城门外的江岸上,是成群的游人和成帮的商人,读过沈先生的湘西,我曾以为,湖南地界内的老妇人年轻时都很"青春",老后都挺"堕落",当她们再也无法浪漫又冒险的活下去的时候,他们就会住到那飘摇不定的筏子上,让生命随着江水翻滚浮沉。但事实与印象恰好相反,凤凰城里的阿妈阿祖各个不甘落后,迎客的送客的、租苗寨服饰拍照的、卖小工艺品和特产食品的,遍布大街小巷,可以说,阿妈阿祖们也是一道毫不逊色的凤凰风景。

  顺着城墙甬道,便走到了杨家祠堂,祠堂整体观感很气派,门口一副"万里响威名,四知延世德"的对联,四知可谓是杨家祖训。不过何为四知?那便就是出自汉丞相杨震语箴言,史载有人因有求于震而向他送礼行贿,震不收,其人曰:斯事惟你知我知耳!震斥曰:岂你知我知乎?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也!因故,这四知便出现在了凤凰城杨家祠堂,谓之仰不可愧天,俯不可愧地。随后,我从院内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这杨家祠堂是不是杨家将的祠堂,而是杨六郎第三十二代子孙修建的,为迎嫁、祭祀等活动所用。进祠堂往正殿去,还需走几阶石梯,门口左侧架空而起的是个戏台,每个小时表演一次。第一个节目是祭祀,很诡异的音乐窜满整个祠堂,一群人摇摇摆摆的扭来扭去,估计先人看到都会笑得合不拢嘴!这边表演还没结束,那边音乐突然又庄重了起来,声声扣人心扉,,先前那一群演员衣服和装扮都没换,马上又开始下一项的祭拜表演,演员一路发着手里的香火,一路将游人往殿内带去,进庙堂后,众人都将香火敬上完毕,再进行祭拜。我甚至没分辨出,屹立于大殿供台之上的是哪一位高人,所以也没祈求个什么大祝福。第二个节目便简单了,戏台上几个男男女女胡乱跑了一通,屁股还没坐热,戏就完了。

  离开杨祠,拐个弯到了历史博物馆,馆内设置可见明显的条理制度化。一楼、二楼所有物品都归置有序,大多藏品为石板刻画,间或些民俗器具,虽然能透过这些物品沧桑的脸眸,窥视历史的厚重,但人文精神风貌却很难感知多少了。这也是我们在继承传承先辈遗产时,所要去思考的问题。留下来的若只有物质,而没有精神,那也只是副空皮囊。一直在走动,觉得有些疲惫,就在博物馆门口小坐了片刻,却见很多人都很慌张的进进出出,像赶时间一样。大多数游客都是举起相机,胡乱的拍摄一番,麻木的按下快门,咔咔咔后,便有匆匆逃了出来,一个个像背弃历史的贼人。让人只想抓住他们问问,你们这是在干什么?你们到底在忙什么?

  我把所有美好的希望都寄托在沈老师的故居上,虽然已经是下午两点,但自己没有丝毫的倦意,只想要快点去到那伟大而又神秘的大智者生前停留过、也或者他至今仍停留的地方。曾千万次想象过,该如何同一位熟悉而又陌生的朋友打照面,而假设的种种都没发生,老先生的故居没有我想像中那样浪漫,甚至和周围的其它建筑没什么差别。院子里同熊老院子一样,也陈放着一口做工粗略的大缸,缸内装满水,缸底铺满了往来游人投进去的钱币。不同的是,熊老院子的缸里大多是一元面值的,而沈老院子的这缸中有好些十元,五十元和一百元面值的,虽然不知道投币进缸的人抱着一种什么心态,但我敢肯定,沈老在他们心中是很厉害的人!

  故居整体看来就是个四合院,里里外外十间房里,陈放着沈老的遗墨、遗稿、遗物和遗像。这些物品被展柜和展框封得很死,距离感很强,却也还算熟悉。里屋中摆放着一架老式木质雕花床,床上物品很齐全,而且收拾得整整齐齐,像昨晚有人睡过一样,还散发着淡淡的温度。而且床架也似乎仍旧被人日日抚摸着,雕的图纹清晰透彻,知识这床很短小,我怀疑先生是否真躺在过这里。走进西厢房时,我才发现每间房的门槛前都有一块垫脚石,已被人踩得非常平光。和我一起进沈老故居的是一群泰国游客,中国导游用泰语向他们讲解着沈老的一切,我想沈老生前也没想到过,自己的一切会坦荡荡的放在这么多,连言语都不能通的世人面前。里外转了几圈,除了沈老生前肖像和著作,其他的一切显得十分陌生,我不是归人,我是游客。

  拜别沈老,径直赶往南华山,对于在山里长大的我,大山的吸睛度很强,而且南华山的精致很值得一提,是山又不是山,有山的雄伟,有平原的和蔼,整个山路十分可爱。山顶的凤凰台像个世外仙境,周围草木葱郁,完全隔断了山下的喧嚣,并且四月的游人并不是很多,整个山都蒙上了一层雅静的面纱。悬空的木桥好似通天仙路,到达山顶时,天已经渐渐塌下来了。四周亮起了灯火,从山上的观景台望下去,像在天宫里瞧见了人世间一样,下山回了宾馆就早早休息了。

  返程车票是十六号凌晨,十五号下午才准备赶车去吉首,上午计划去买特产,除了木锤酥、果酒等礼品,我还是买了血粑鸭。带它回去并不是因为它的美味,而是一种必须,就好比进庙拜佛、入寺烧香一样。事情总要做完整,要不然心里总有个疙瘩没有解开。

  此刻我正坐在开往吉首的大巴上,走高速,凤凰到吉首仅仅一个小时车程。在我眼中,高速路就是痛快路,不能掉头,不必拐弯,保持速度向前就可以了。并且,路两边往往少人少物,人心此刻便没有那么拥挤,需要在意的事情就只有,这一路你是要睁眼还是闭眼。总觉得,生活呈现给我们每个人的样子都不同,所以大不该去透过别人的笔尖去认识世界,你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生命体,或许上天没有赋予你拯救世界那天子般的命运,打你也有自己的道路要去行走。让双脚感受世界,让眼睛去感受生活,不要停止走下去!


  来稿:三峡大学

  姓名:肖隆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