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下士

- 积分
- 62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
读过作家方方的《涂自强的个人悲伤》,最触动灵魂的两句话:一是“他从未松懈,却从未得到” 另一句是“他说,这只是我的个人悲伤。”
一个深山沟里走出来的大学生,贫穷一直如影随形,也是根深蒂固的。他拼命读书,走出深山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他的父母朴实憨厚,甚至是本分木讷。一贫如洗的家,学费是几块几角筹齐来缝补在他的裤腰带上。他的求学路,不仅是载满的牵挂,更是一种人生的奋发,一个家庭的全部期冀......
我想,这更是我们中国农村大学生家庭的一个真实写照。涂自强这个孩子的形象更是清晰起来。他高挑瘦弱,吃苦耐劳,在上学报到的途中为了节省车费,他是提前很长时间,一路打工,一路走到省城的学校。当他到校的时候正是报名的最后一天,他取下裤腰带里缝着的几块几块筹齐来的学费,当即迎来了很多惊讶的目光。他坦荡,淡然面对不可抛弃的贫穷。以为,奋斗了就是丰收......
他没日没夜的苦读,成绩一直优秀;他不断地打工挣钱养活自己,还要分担家中的忧愁。父亲在苦累中逝去,姐妹在生活中夭折,母亲在期盼中守望。作为一个学子,他努力了,做为一个儿子,他孝道了,做为同学,他真诚了......
可是,作为一个深山里的农民的儿子,他的就业,他的生活道路注定了一路悲歌。没有后台,没有背景,他总是上最累的班,拿最微薄的薪资。母亲一人在乡下守望他的凯旋,却在一个暴风雪的天气里被塌下的房子掩埋,母亲是救出来了,可也没了归宿。涂自强只好带上母亲在城里打拼。他总是善良的想着,等再多挣点钱就让母亲住大一点的租房,就让母亲吃好一点的饭菜......他总在憧憬,也总在努力,却总是不能如意。他太累了,只到开始吐血,只到医生吐出肝癌晚期几个字之前,他一直没有放弃过希望......
他给同学最后的信说,这只是我的个人悲伤。
这真的就只是一个人的悲伤么?
对于中国农村的孩子,这是一个集体的悲伤呵。“从未松懈,却从未得到”这确实是个悲观的故事结局。我是落泪了。
作家笔下的主人翁,名字中诠释了命运,涂自强_自强也没用!这更是中国制度中某些最真实的辛辣讽刺,他不是没努力,他不是没能力,他是没背景。
我想,贫穷大学生的悲伤更应该是一个国家的悲哀!
不同的路
是给不同的脚走的
不同的脚
走的是不同的人生
从此我们就是
各自路上的行者
不必责怪命运
这只是我的个人悲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