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 2014-10-3 17:4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的遗产
谷未黄
我的父亲给我惟一的遗产就是“时间”。父亲病重时,我回到故乡那间土屋,那是我最初萌芽的地方。我在父亲床前找不到一句安慰的话,他脱下手腕上的手表,那块手表仍然在一分一秒的嘀嘀哒哒。父亲知道我要启程了,他叮嘱我“带上他的时间”。
那是一块普普通通的机械表,我已习惯每天拧它几下。我的三姐夫,是一个县城里来的马车夫,这块表是他送给我父亲的。我的三姐夫真是帅,一块手表就换走了我的姐姐。那个时候在乡下,拥有手表、自行车和缝纫机就是“富人”的象征。我穿着三姐夫从县城里带来的假领衬衣,说它是“衬衣”真有些不好意思,因为它只是一件半截衬衣,像我姐姐的胸罩一样套在上身,只不过多了一个衣领而已。然后戴上姐夫的手表,把袖口挽得高高的(竟然忘了没有白色的衬衣袖子),在村头村尾趾高气扬地转了一圈,本想露一露“富”再回来,却找不到一个伙伴来分享我的快乐。末了,对一条摇着尾巴来巴结我的狗说,瞧,快9点了,我要回家吃饭了。
我天南地北的搬了几次家,总把父亲的时间带在身上,生怕它有一刻停顿。如今走在大街上,要找一个遛狗的人很容易,要找一个对表的人却很难。这似乎给人一种误会,以为现代人的时间观念越来越淡化,其实不然,呼机、手机、商务通样样东西上都带有时间,自然,手腕上的手表越来越少见了,手链却越来越多了。
我太太从深圳的夜市上给我买回一块“劳力士”手表,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块100%的“水表”,惟一让人喜欢的是,这块表带有星期和日历。从手表的背面,可以看见里面是一座庞大的工厂,各种齿轮在繁忙的转动。这块手表比一般的手表要厚实一些,秒针、分针、时针,还有日历都要转动,这要有多大的动力系统来推进呀!我想也没想一口气把手柄拧了100圈,星期天就扔到低柜上了。等我上班时,拿起手表一看,停了。我恨恨地说,水表呀水表,我睡觉,你也睡觉?于是,抓起来又拧了100圈。以后类似的情况经常发生,气得我恨不得把它扔到窗外。上班时,我也怕朋友们看见我的“劳力士”,我们午间休息时是要脱鞋的,试想一个戴着“劳力士”脚趾头却露在袜子外面的三流诗人有多么滑稽。
也许,我要的就是这种“风格”。今年夏天,我们下榻在灯影峡宾馆,清晨我独自一人去攀登象鼻山,在山里遇见一位戴表的老人,于是找他校对自己的时间。我问他,每天拧几圈,他说30圈。我的表却永远拧不紧,就像老驴拉磨,永远没有尽头。我领悟到“劳力士”的寓意,我简直成了它的一个苦力。直到今年秋天在英山县的候车室里,看到诗评家邹建军教授也有一块带日历的手表,赶紧问“要拧多少下”这个历史遗留问题,他说这是“傻瓜”表,全自动,不用拧。
原来我为“劳力士”做了半年的苦力等于白费了。想到自己常常在公交车上拿着一块“劳力士”手表无穷无尽地拧手柄的模样,内行人一定以为我在“搞笑”。下班以后,我再也不敢把手表扔在一旁睡大觉,在家里时间坐长了,怕这块“摇表”不走,忙不迭的做甩手运动,我太太瞪大了眼睛,以为我吃了“摇头丸”。这块手表没啥别的缺点,就是太贴人,让我脱不了身,用我老婆的话来说,“它比妾还可爱”!
在生活中,可能有许多事情,也许我们自己以为尽到了力量,尽到了责任,但是我们总是搞错了地方。也许时间的遗产,对于某些人来说,时间就是时间;对于某些人来说,时间却是财富。
(1330字)
2001年10月20日夜12时·汉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