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云南,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西盟,那里没有风沙,没有尘烟,有的是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山峦和一片片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西盟山四季白云缭绕,让人常常有一种如履云端的错觉。我在那里工作了五年,渡过了生命中一段最激情燃烧的岁月。
那年,我们这批上海知青,几乎在同一天参加了工作。从澜沧县分配到了西盟佤族自治县。我和集体户的孙玮明被分到了靠缅甸最近的力所供销社。为了方便当地的老乡,供销社在深山老林人烟稀少的山中设了几个代销点,专门销售盐巴,(一种用很大很大的铁锅熬出来的盐块)酒,茶叶和布匹等生活用品,负责收购当地山民们自产的兽皮,蓖麻籽,禽兽等农副产品,还和缅甸来的山民做一些物质交换的边民贸易。这“南约”代销店就是其中的一个,每个月的二十五号我们都爬山越岭去那里,帮助当地的购销员进行一月一次的商品盘点。
以前听同事说过,去“南约”要爬七,八个小时的山路,而且都是荒无人烟的原始森林。每次除了需要带上必需的物品外,还要背上从公社借来的旧步枪(预防山里的野兽的袭击),带上米,咸菜和火柴,因为我们要在半路上自己做饭吃呢。
记得去“南约”的那个早上,天还没大亮呢,我就起床了。点亮了一盏马灯,拎着竹桶去泉边打水梳洗,回来后,用小煤油炉煮了碗面条当了早餐。当天边刚刚露出了一丝霞光时,我就迫不及待的想出发了。我和商店的李会记,一个瘦瘦的,四十多岁很精练的女人一起踏着白白的浓雾,顺着一条细细的山路往下走。听得到从山下的寨子里传来一声声“旺旺"的狗叫声,寨子里的茅屋在飘动的云雾中时隐时现,这些都给佤山的早晨增添了一种神秘。我们路过一个叫王果的佤寨后,开始向深处前行,慢慢的就进到原始森林的腹地之中了。 行走在蜿蜒的山道上,我紧紧的跟着在佤山工作了多年的李姐身后。眼睛除了盯着弯弯曲曲的崎岖小路,还新奇的环顾四周的景色。见到的是高大的树木和百年老藤,它们在晨光中忽明忽暗的变幻着,一条条绿藤像绿色的纽带攀树附枝的向四方扩展,它们像森林中主人般自由的伸展着自己的肢体,又好像在迎接着我们这俩个不速之客的到来。远处野草丛生的山岗上也是成片的茂密树林,这儿是一个无人的世界,你在这里细细聆听到的是一种千古的宁静。风轻轻吹过树叶发出一阵阵呜咽声,夹杂着各种山鸟清脆的叫唤声,还有许多不知名的昆虫,躲在小溪旁悄悄的唱着歌。会感到一股清清的泉水,时常从山头调皮而欢快的奔流而下,它们落下山谷后分成了一条条细细的小溪,给我们带来了一股幽幽的凉气。 这时,从树林深处传来了“叮咚,叮咚,”的木铃声。原来是一队牛帮驼着沉甸甸的货物从后面赶上来啦。走在最前面的是头黑灰色的领头牛,它昂然地走在最前面,铃声"咚咙,咚咙"地响着,带在脖下的牛铃随着它的头,一起一落地耸动着,后面的牛群紧紧的跟着它前行,每头牛的脖子上都挂着山民自制的铃铛,把一小节竹筒挖空,里面放上木珠,牛在走动时就会发出悦耳的声音。据说这是为了方便寻找走失的牛。 马帮的领队是个当地的佤族汉子----岩山,五十开外的年纪,长年跑山外的他,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他和李姐是老熟人了。一路上他边走边为我们讲述着赶牛人的故事,还为我们唱了一首古老的马帮之歌: “赶起百十匹骡子,驮上百十斤驮子,翻过百十个梁子,换回百十样货子,填饱干瘪瘪的肚子.....”在这条长长的、无尽的山路上,他们就是这样长年累月的驮着山里人需要的生活物质,出没在这荒凉的茶马古道上,他告诉我,他的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从小就随着父亲身背一把砍刀,头戴一顶斗笠,一天天,一年年的行走在原始森林中。这绿色的森林就像是他们的家一样,他们熟悉这里的每一个峡谷,可以在任何一片树林里过夜,也知道野兽经常会出没的地方,还常常可以捕到山鸡和野兔,甚至还捕到过凶恶的老虎,山豹呢!多么淳朴勇敢的阿佤人啊!没有闹市的纷扰,没有世俗的追求,守候着一方宁静的天地,这是一个身背砍刀走天下的民族! 我们一起沿着密林中的溪流,进入到幽深沟谷之中. 要到“南约”必须要先渡过这条群山怀抱之中的南亢河。这是一条宽十几米而且水流非常湍急的河,听岩山讲,它一直通到缅甸后,汇入到有名的萨尔温江。在过去,这里只有一座独木桥,许多赶着牛帮过桥的人,特别是在雨季时,在水流汹涌中,只要一不小心掉进河里,连人带牲畜都会被冲的无影无踪! 现在这里建起了一座铁索连着的竹木桥。 这桥取材于原始森林,用几根树木做成桥板,把竹子交叉在两旁作桥的扶手,再把铁丝固定好,因为桥身太窄,所以每次只能行走一个人。牛帮由岩山和有经验的老乡赶着从河中走.我们从桥上过。当我往下一看,就吓的脚直打哆嗦,头也不由的晕了起来。可是,更加不敢独自留下不走啊!我挨到最后一个过,大家都站在桥的那头鼓励着,等待着我过去。等我一跨上去,桥就开始剧烈的晃荡起来,我赶快抓紧了旁边的竹竿,就象是抓住了救命的稻草,脚颤抖的踩在摇摇晃晃的圆木上,眼睛不敢再看桥下汹涌的河水,感到脚下有水花从远处奔来,泛着丝丝凉气,越是到中间,桥晃得更就利害起来,越进退犹豫,桥身也就摆动的越大,我屏住了呼吸,一步,一步艰难的向前挪动.....
我想这就是我们人生的路,有时在缺乏自信时,走走停停,进进退退,反反复复的不敢朝前走,可在没有任何退路的时候,最终还是要逼着你向前迈进,那么,胜利也就在前方了。
过了桥我们就停下来开始做午饭,李会计拿出了背来的米,我帮着捡来许多枯枝,岩山砍来新鲜的野竹子,用一节节的竹筒装上米和水,又采来绿色的芭蕉叶当成盖子,竹筒放在架好的火里烧,一会儿竹筒烧焦了,香喷喷的竹筒饭就做好了,岩山用刀从中间剖开后洒上了盐,我们再沾点辣椒还真是又香又好吃呢!当暮色降临,群山在我们的视线中变得越来越朦胧时我们到南约了。
也许,多年后的今天,深山里的村村寨寨早已通上了公路。但,我始终相信,只要曾经走进了这片原始森林的人,一定再不会忘记这里的。
来自群组: 荆楚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