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4
下士

- 积分
- 173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本帖最后由 不回头斋 于 2014-10-6 11:02 编辑
晴得很好。
阳光又照到地板上了,先是一线,一天一天变宽,现在有一小拃了。若到冬至最宽时,半间屋子都在阳光里,虽已不暖,却很明亮。
在高高的栅栏上发现了牵牛花,已经蔫了,要想看盛开的,得早点起床。
秋风从西窗沁入,像一把无形无色的柔韧的梳子,梳理着人心。
我想象它是一把角梳,薄薄的,透明的。又或者是一把木梳,因为有植物的清香。
“秋风像一把柔韧的梳子”,这是郭小川的诗句。
谁是郭小川,可能不止于青年,连中年人都未必知道。五六十年代却享有盛名。我曾经喜欢他的《甘蔗林·青纱帐》,虽然是抗战和革命的内容,读来却有一种苍茫感,悠然神往。这句关于秋天的诗,是《团泊洼的秋天》的第一句,我并没有故意去记,却被牢牢地楔在心中,不可磨灭。
我的一位旧同事,也是前辈,电影学院的高材生,曾与郭呆在同一个干校,据说住过同一间屋。不知道是不是在团泊洼。有段时间他喜欢和我们讲郭在干校闹的笑话,多是黄段子,文人之间讲究会意,包袱曲曲折折地埋得很深,需要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幽默感才听得懂。几十年的苦难人生,让我的这位同事几乎完全没有了生活能力,对物质生活亦根本没有要求,有个食堂吃饭不至于饿着就行了。但他内心充满诗意,笔下花香鸟语,与之长谈,他的话常能蜿蜒进入人心深处,无以言宣偏又能诉诸语言,说得恰好。
人生晦暗,心中并非不能拂起柔韧秋风。
反过来,很多干瘪无趣的灵魂,哪怕终日花团锦簇,春光明媚,到底还是让人生厌。
只可惜他的诗意没有变成社会财富,极少有人能够欣赏。但,连曾经炙手可热的郭都已经被人忘记,有没有人欣赏又有什么关系呢?
是的,越来越难体会什么是柔韧了,一切都在变“柴”。
只有秋风依旧。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