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所学校的延绵
红尘嚣扰,浮华一世转身便是空寂。有人说:活在世间的人都是散落人间的天使,每一个天使都有自己这辈子要守望守候的奇迹!
有没有一种奇迹是几辈人都在守望守候的呢?如果有,我想,那便是精神的源头。
这里,是一所很普通的农村小学,小学地处这个小乡村的“中心地带”。爷爷说:在那个吃穿都愁的年代里,农村的生活更是窘迫,勤劳的农民天天忙着耕种,也还是不能满足家庭生计的需要。在这个落后的地方,知识的匮乏更是一种不易改变的事实。所谓 “知识改变命运”,为了改变农村落后的生活状况,村里请示决议兴建了这所小学。
早期的小学是一个矮小的土坯房,里面没有桌椅,老师也只是认得几个字的人充当。每当农忙过后,就有村民带着家里的小板凳自愿过来上课,识点字。甚至有些妇女怀抱婴孩过来上课。后来,村里的人越来越多了,学校也由土坯房建成了小有规模的的三层教学楼。由于村民对知识的认识,学校筹资从外地引进知识面更广的老师,小学也正式招生,学生也变成了全日制教学的对象。虽然这是处于落后的农村,但是有知识的地方就有觉醒的灵魂,为了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获得上级领导的认可,学校积极参与外地学校的知识竞赛,音乐,绘画,舞蹈比赛等,也取得了优异的成果。在这里,学校不是一个人的,也不是一群人的,而是几辈人守候的对象,学校的荣誉也是村里的荣誉。每当有大型的舞蹈比赛时,操场上是辛苦排练的学生,校门外是不断投来关心和赞赏目光的村民,他们是永远的观众,也是永远的支持者。每当村里有选举活动时,学校就是最公正公开公平的选举场地,学生是永远的观众,也是永远的支持者。学校成为了精神守望的地方!三十多年过去了,学校在风风雨雨中走过了它生命中最艰苦也最美好的三十年。如同,一个人走到了三十岁,正是事业上升时期,小学也达到了它的巅峰,从这所小学里走出去的学生,学业有成后又回到了小学,是小学教会了他们要饮水思源,是家乡的村民教会了他们要互帮互爱,是宁静的小乡村教会了他们要时刻保持洁净安宁的心境。他们的归来会为学校注入一股新的动力。也许,历史就该这般发展,可是,命运偏偏捉弄了这个小山村。知识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小山村也变了。。。。。。一条绵延的小公路是村里人合资修的,它将村子与外界联系的更加紧密。村里的青壮年都迎着潮流外出务工,孩子们也大都随着父母去往城市读书。学校里的人数越来越少,一个班由原来的五六十号人变为了十几号人,这样维持了几年,学员的匮乏使得学校被迫停办。历史到了这里,学校也应是走到了尽头。风雨的不断洗礼中,学校孑然孤傲的矗立于这一片宁静的土地上。
几辈人都曾经为它守望守候,这不仅仅是一所步入尘埃的学校,更是一个村子精神灵魂的发源地。也许是历史使然,也许是精神的守望,在原来的小学旧址,现在矗立着一所新的幼儿园,每天早晨都有校车从外地把小孩子接进来,晚上了,村子里的人就会拿着大音响在操场上放歌跳舞,村子恢复了生机,记忆中的小学在这里又延续了生命。。。。。。
如果说世界上有一个对我影响最大的地方,我想那个便是生我养我的故乡。在那里,有一所小学让我接受到了最朴素深远的教育,那里有爷爷教我的人情世故,有邻里教我的团结互助,有爸妈教我的感恩社会,感恩他人,有启蒙老师教我的追求梦想和改变命运。我现在正在努力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奔跑,小学将是我日后守望的奇迹!
来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
姓名:胡家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