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湖网友
发表于 2014-10-29 19:01:15
如此假新闻,是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吗?
(下稿是一篇践踏人类文明的大假稿,经查,记者、特约记者根本没有亲自采访。为了抬高一个人,竟然打压了孝感的一片人。如下稿中的第6段、第7段:
2013年10月的一天,周艳林在孝南区卧龙乡做完生意准备收摊回家。在路边等待了半个小时,看着一辆辆出租车放空驶过,却没有一辆肯停下来载他。
正当他心灰意冷时,一辆牌照为鄂KX0704的出租车停在他面前。“你去哪?我带你!”说着,司机下车帮周艳林拿货物、搀扶他坐上副驾驶座,还叮嘱着:“你慢点,不要紧。”)
(“在路边等待了半个小时,看着一辆辆出租车放空驶过,却没有一辆肯停下来载他。”这是典型的一面之辞,无法出示第二方新闻证据。后经相此稿系特约记者收钱后,制造的又一假新闻恶作剧????)
(而湖北某媒体发表此稿则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5)发表于2014年05月18日,今日人物第5版)
(以下是原文)
图文:小小约定让肢残乘客感受兄弟情
本报记者某某 特约记者某某 通讯员某某
他是一名二等残疾人,他是一位出租车司机,一次偶然的乘车经历让他们的生活从此发生交集。常遇拒载的他,两次遇到同一位好心的哥免费接送后,的哥跟他许下约定:只要你需要,一个电话,我就会出现。
身有残疾 屡次遭遇打车难
出行难是周艳林最头疼的问题。小时候的一场疾病,使他丧失了正常行走的能力。如今,周艳林依靠一个小板凳,游走于孝感城区多个集贸市场,靠摆摊贩卖杂货来维持生计。
因为腿脚不便,搭乘出租车,成为他往来集贸市场和出租屋之间最主要的出行方式。但残疾人上车慢,搭把手又觉得麻烦,很多出租车司机干脆拒载。
周艳林回忆,去年有一次拦车时,附近一位老大爷在拦到车后,主动把乘车机会让给他。“那位老人见我是残疾人,打开车门硬让我上车先走。”周艳林说,哪料司机一看是个残疾人要上车,立刻关上车门,说声要交班了,发动车辆快速离开。
屡屡遭遇这种歧视,让周艳林感到十分无奈。
一次偶遇 的哥街头伸出援手
2013年10月的一天,周艳林在孝南区卧龙乡做完生意准备收摊回家。在路边等待了半个小时,看着一辆辆出租车放空驶过,却没有一辆肯停下来载他。
正当他心灰意冷时,一辆牌照为鄂KX0704的出租车停在他面前。“你去哪?我带你!”说着,司机下车帮周艳林拿货物、搀扶他坐上副驾驶座,还叮嘱着:“你慢点,不要紧。”
这个人就是孝感市永康出租车公司的的哥魏勇军,周艳林亲切称呼的魏兄弟。魏勇军免费将周艳林送回了他位于书院街的家中。
魏勇军后来回忆,那天他送乘客返程途经卧龙乡时,看到一个残疾人倚着一张矮凳“站”在路边,艰难地拦着出租车,十分可怜。
再次相遇 的哥爽快许下约定
两人的缘分并没有止于此。
2013年12月3日下午,周艳林在孝感城区红光街站了一个半小时,没有一辆车肯载他,正当他一筹莫展时,一辆出租车停在他的身边。车窗摇下,露出一张熟悉的面孔,朝他喊:“还认得我吗?”“啊,魏兄弟!”周艳林激动地说。
魏勇军正巧路过红光街。这一次,魏勇军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并对他说:“以后如果拦不到出租车,你就给我打电话,我过来接你。”
这一句话,从此成为两人之间的约定。
此后,在西大集贸市场、红光街集贸市场……周艳林因为打不到车,又给魏勇军打去电话。每次,周艳林下车后,总会说上一句:“魏兄弟,好人一生平安。”
在第四次被免费接送后,周艳林撂下“狠话”:“魏兄弟,你要是再不收车费,我就不给你打电话了。你的出租车烧的又不是自来水,不能老是免费送我。”
为了让周艳林以后安心搭乘自己的出租车,只收取成本费又成为了两人之间新的约定。
入行5年 用爱心传递正能量
前日中午11时30分,魏勇军又接到了周艳林的叫车电话。魏勇军告诉记者,“残疾人本来就是弱势群体,我作为服务行业的一名从业人员,不能只为了钱而不讲一点人情味。”
魏勇军带来的温暖,让曾经遭遇歧视的周艳林仍然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是好人多。
记者在孝感市永康出租车公司了解到,从2009年9月16日踏入出租车行业以来,魏勇军累计行驶约37.5万公里,载客10余万人,期间没有接到一起投诉,没有出现一起行车事故。他驾驶的出租车被评为2013年度孝感市四星出租车。“我会继续遵守和周兄弟的约定,只要他有需要,我就会第一时间出现。”33岁的魏勇军说。
(稿件原文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