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0
下士

- 积分
- 192
IP属地:广东省佛山市
|
发表于 广东省佛山市 2014-10-24 22:08: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些年较多高校不断的带学生到红安,国家领导人上任也要去,作为一个红安人,什么是红安精神,好像还不清楚。
红安精神,即在1920年武汉中学创办至1949年红安解放这一特定时段,在红安及其周边地区,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以党性和人民性为价值取向的认知、情感、意志的总和。
历史上,对红安精神的文本表述多达10余种。最具代表性的有:“一要三不要”(要革命,不要家、不要钱、不要命)和“一图两不图”(图贡献,不图名、不图利);“万众一心,紧跟党走,前仆后继,艰苦奋斗”;“万众一心,殊死拼搏,信念坚定,百折不挠,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等。
省委宣传部、省委党史研究室、武汉大学等单位联合召开红安精神研讨会,根据各方意见,将红安精神表述为:“万众一心,为党为民,朴诚勇毅,不胜不休”。“万众一心”,就是齐心协力,团结一致。“为党”,就是坚守共产主义信念,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党的共产主义远大目标而奋斗。“为民”,就是践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地奉献自己的一切。
“朴”,就是朴素实在,艰苦奋斗,求真务实。“诚”,就是忠诚诚信,忠心耿耿,顾全大局。“勇”,就是敢于斗争,勇于创新,勇于献身。“毅”,就是坚毅顽强,坚韧执著,自强不息。
“不胜不休”,就是为夺取革命的胜利,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矢志不渝,一往无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总而言之,就是一心为人民,一心跟党走,一心干革命,一心夺胜利。
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的产物,红安精神在中国的漫长革命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组成部分,红安精神还将在湖北、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