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福建
- 精华
- 0
列兵

- 积分
- 13
IP属地:福建省福州市
|
月挂西楼星满天,辗转反侧难入眠, 又是一季秋风至,睹物思人常怀念。 少时淘气善欺骗,惹得老人心记惦, 梦里依稀外婆泪,常唤孙娃又几遍! 外婆是03年底离开我们一家的,享年90岁高龄。老人家临走时睡得很安详,没有太多的痛苦,唯一念叨地:“乖孙儿来了没有……”每每念及此第,眼中早已是泪光盈盈,大普泪奔罢。
外婆走时,我正忙于辅导学生准备六年级期末会考,未能及时赶回见上她最后一面。没想到她老人家在生命的弥留之际还惦记着外孙的名字,想来真是我的不忠不孝了。
计划经济时代的人性多纯朴,父辈们在单位加班加点那是常态。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我和姐姐的童年乃至青少年时期都是在外婆的关爱下度过的。脑海里依稀记得,那时爸爸在洪山区委机关上班,妈妈又一门心思的扑在武昌中北路中学工作,几乎一星期才回一次家。为了照顾年幼的姐姐和我的生活起居,外婆不远千里,独自一人匆匆从北方赶来武汉,默默地承担起我们全家繁重的家务和带小孩儿的劳心事。和中国千千万万个劳动人民一样,那个年代的艰苦环境磨练出外婆坚韧不服输的倔强脾性。
70年代初期我国经济建设仍处于较为贫困阶段。老百姓过日子还属于典型的计划经济时代,但我和姐姐基本上没有吃多少苦。每逢过年时,外婆总不忘给我和姐姐做件合身的新衣裳,纳双厚底的新棉鞋。那可是她老人家一针一线亲手缝制出来的。外婆视力不好,至今还记忆颇深的是小时我帮外婆穿针引线的情景。外婆的针线活儿那真叫一个绝,连路口的裁缝都夸我和姐姐穿的新衣裳是全机关大院里最好看的;还有那双手纳的厚棉鞋,不仅穿起来暖和舒服,还特别透气。虽然男孩子玩起来比较野性,但自从穿上外婆纳的鞋底,爱踢石子儿的我从未出现过鞋底穿邦、脱线、断裂等现象,为此小伙伴们都羡慕我有一个能干的好外婆。
怀念外婆,至今还记得三岁时的我幸福的牵着外婆那双暖和粗糙的大手一路蹦跳着过马路时的情景。小时侯家门前有条宽敞的马路,每天出门,小伙伴们最怕过马路了。但因有了外婆的牵手与搀扶,犹如一股暖流从外婆的掌心直接溢进我的内心深出,令我平添一份勇气与胆量。只可惜如今已过不惑之年的我却再也没有机会牵一次外婆的手儿重温儿时过马路的快乐时光。
怀念外婆,因为有了她老人家的高超厨艺,大院里的小伙伴们常因闻到我家厨房里飘出来的香喷喷、黄橙橙的“油盐饭”的香味而口水直流。若提起白案面点,那可是外婆的拿手绝活儿。拿最简单的白面来说,到了外婆手里也能推陈出新翻出许多花样:馒头、花卷、菜包儿、混沌、饺子、面皮、疙瘩、米粉、蒸糕等多种可口面点做给我吃,而且每天一两个花样变更,5、6天下来都不带重样的。
怀念外婆,因为有了她老人家那双勤劳制富的双手,我家那块原本光秃秃的后院,从此开辟出一块小小的自留地种菜。虽然菜的种类不是很多,但外婆自己种的青菜逐渐成了咱家餐桌上必备的一道主食。为了能让我吃到难得的荤菜强身健骨,外婆还在“小菜园”里喂养了二十来只鸡和鸭,于是放学后每天回家拣鸡蛋成为我孩提时代最快乐的一件趣事。
怀念外婆,当然还有在我被父母责骂、被老师批评、被同学讥笑时,惟有外婆总是用她那海一样的胸襟和慈母般关怀宽容我儿时所犯下的一切错误。小时的我特别习惯躺在外婆怀里,听她老人家讲神话故事、民间谚语和传说,其实那是她老人家希望我能从祖先最纯朴的东西里学到做人应忠厚本分的道理。如今我也算是有执教二十余载教龄的老兵,在三尺讲台上我努力承担起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托起祖国明天太阳的重责。但愿我今生对社会的回报足以让外婆含笑于九泉之下了。
怀念外婆,因从少不更事的孩童时代到“天之骄子”的大学时期,外婆始终伴我左右,为我遮风挡雨,正当孙儿到了回报孝敬她老人家之时,外婆又担心影响我的学习和工作,固执地独返老家安度晚年。没曾想这一别竟成了我一生永远的遗憾。从此后,天涯相隔,竟无语凝噎。
几回梦中思及外婆,往事历历在目,犹如昨日重现一般清晰。早晨醒来时却已是潸然泪下、衣衫尽湿。遥想当年给外婆立碑之初,因我单位工作变动较大只得独自留守武汉,母亲率一干亲们回故乡祭奠,我虽人未去,然心以往!这其后也曾多次前往给外婆祭扫,但愧疚之心却与日俱增。今又逢一年团圆夜,虽远隔千山万水,然思念之情却愈久弥坚,期盼着能再次回到北方,回到外婆的家乡,在老人家的坟上再添一把新土,再插一束鲜花。
中秋之夜,涕泪写下这篇祭文,唯愿外婆老大人在天之灵安息!
不孝孙儿叩首!
2014.9.9.凌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