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列兵

- 积分
- 27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
杨岐山作品 — —《幽居图》 杨岐山近影 位于襄阳城南护城河畔荟园内的上林书院,陈列着全国和我市不少知名书画家的作品,一走进大门,迎面有两幅画作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一幅是汉江图,一幅是花鸟画。细细一品,得知这两幅画均出于我市知名画家杨岐山之手。
身为三线企业子弟的杨岐山1957年出生于陕西省岐山县,后随父母来到襄阳。说起与画画结缘,杨岐山说有两个人对自己的影响比较大,一个是自己的姨父,是个知识分子,对自己艺术上的启蒙影响很大;另一个是“文革”期间,隔壁住着一个画家,杨岐山经常去看他画画。画家曾因作画遭到不公正待遇,因此,不愿意让杨岐山看画学画。越是不让看杨岐山就越好奇,经常趴在窗户上偷看,觉得绘画很神奇,于是艺术的种子在心中悄悄种下。
高中毕业后,杨岐山到南漳县涌泉镇当知青,因为有绘画的特长,被借调到县商业局从事宣传工作,1978年考上襄樊市工业技校,毕业后就留在校办工厂,和丁丁当当的金属打交道,但是他的心仍然在柔柔软软的宣纸上。
杨岐山说自己很幸运,遇到了好的领导和机遇。1989年教育系统推荐各学校老师到湖北美术学院进修3年,但是前提必须是教师。杨岐山虽然在学校工作,但是并不是教师,相关领导破例批准杨岐山到湖北美术学院进修,为他成为一名专业画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果说之前的喜爱美术是个人爱好的话,这时的艺术修养只是肤浅和模糊的,从美术学院回来后,杨岐山的艺术视野有了质的提高和飞跃,从这时开始,他的目标就是当一名专业的画家。
杨岐山笑称画画是上了“贼船”就下不来了。他说画画首先要有兴趣,没有兴趣不可能坚持下来。1984年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家里房子不是很宽敞,妻子上班走了,他就把床铺一卷,然后在床板上铺纸作画。之后几年他又以欣赏美的眼光,参加各种美术展,在交流中提高自己。
作为一名画家,杨岐山说自己最喜爱的还是中国画,因为中国画是对本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只有中国画和书法,才能体会到本民族文化的优越性。中国山水画和国外风景画,叫法不同,意义和内涵也是不一样的。1999年以后,杨岐山主攻中国山水画,对山水画的来龙去脉、各个时期山水画家的风格、南派、北派山水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创作,这个时期他几乎走遍了大江南北,进行领悟和揣摩。他尤其喜爱南派山水画的清新、长江中下游山川的秀丽。他曾用散点透视的画法创作过一批长卷《楚山秀水图》,充满了人情味和人性化,很多作品被国内外美术爱好者收藏。
除了自己创作外,杨岐山还注重艺术的传承。他在襄阳市老年大学讲授了8年的山水画,还创办了岐山画室,带出了数千名学生。有一个学生考上海南大学后,通过展示画画才艺而竞选上了校学生会主席。
杨岐山的出生地诞生了凤鸣岐山的美好传说,中国人常用这一典故形容盛世将临。也许是沾了这点光的缘故,杨岐山说襄阳这个第二故乡给了他创作上灵感和养分,也算是当画之年欣逢盛世了。因此,用画笔展示襄阳美景,点染祖国河山责无旁贷。【襄阳房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