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红安》在京举行研讨会
新浪娱乐讯 《铁血红安》已于11月11日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该剧再现波澜壮阔的红安革命史,歌颂了以刘铜锣为代表的红安英雄儿女“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红安精神。自开播以来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11月15日,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湖北省委宣传部在北京举行《铁血红安》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对《铁血红安》给出高度评价,盛赞其将成为《亮剑》、《我的兄弟叫顺溜》等优秀革命战争剧之后又一部精品力作。 《铁血红安》以“共和国第一将军县”红安为创作背景,讲述了红安将士忠于信仰、甘洒热血、无私奉献的故事。近年来,热播的革命剧中都不乏红安籍将军的身影。《亮剑》中的李云龙原型是王近山中将,《沙家浜》中的郭建光原型是刘飞中将……为了更准确地呈现红安将军披肝沥胆、百折不挠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风范,《铁血红安》编剧朱苏进几次进出红安,最终从两百多个将军的鲜活故事中提炼出了该剧男主角刘铜锣的形象。 “传奇不离奇,戏剧不戏说,传情不滥情”,座谈会上,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原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这样评价《铁血红安》。剧中,男主角刘铜锣原本是个占山为王、劫富济贫的“绿林好汉”,在共产主义的感召下他加入红军,成长为一名能征善战的开国将军。 座谈会上,原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李准发言称:“红安人民对中国革命做出的牺牲无可取代,其所凝聚成的红安精神,是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应该浓墨重彩地在文艺创作中呈现。《铁血红安》就是这样一部诠释‘血性’与‘人性’、追求公平与梦想的优秀作品。”文艺评论家陈先义则认为:“《铁血红安》称得上是一部可与《亮剑》媲美的优秀电视作品,它的播出,匡扶当前电视剧创作的正气与正确导向,满足了广大观众多年以来对战争题材剧目的审美期待。” 研讨会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司副司长、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王丹彦主持。参加研讨会的有原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李准,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原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文艺评论家陈先义,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伟国等专家,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文艺报》等十余家中央媒体。 http://ent.sina.com.cn/v/m/2014-11-17/doc-icesifvw7613754.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