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508|回复: 3

梅城印记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30

931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Rank: 8Rank: 8

积分
10547
QQ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14-11-19 07: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梅城印记
曹锦军
千年的风云,千年的城,清晨,雄鸡叫,天下白,一轮旭日“腾、腾、腾”地从黄梅县城的东门方向缓缓升起,瞬时万道霞光长袖短舞般轻轻地就染红了梅城的脸。
——题记
psb22.jpg
(一)
走在梅城东街小巷里这高低不平,清脆悦耳,弯弯曲曲的青石板上,小商小贩们和本地居民在那时不时就听见的“磨剪子勒戗菜刀”声和店家音响中传出来的“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的经典片段中边感叹岁月的无情,边回味东门昔日的荣耀与故事。
老东街_副本.jpg
在这个不起眼的小巷中,曾经走出了一个中国近代文坛上的一个“怪人”,他就是废名先生,曾居住与此。其原名冯文炳,师从周作人的风格,他的代表作有长篇《桥》及《莫须有先生传》、《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等,后两部更在诗化的追求中透露出对现实荒诞的讽刺。...据传其小说《莫须有先生传》发表后,世人咸谓难懂,以至开明书店出单行本时,“差不多举国一致”要废名作序解释,像这样的情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大概也算得上绝无仅有。鲁迅,沈从文,俞平伯都对他的作品有较高的评价,后来有不少作家也在师承他的写作风格。
乱石塔_副本.jpg
东街附近有一个在宋代用乱石堆积起来的宝塔,高十三层,名曰:高塔寺塔 俗称古塔,乱石塔。原来塔是在庙宇寺院中的,因历史的原因,现在只剩下孤塔一座了。据说在宋代天僖年间长江决堤发了大水,在城里居住的人淹死了不少。大慈大悲的观世音到如来佛那里悟禅归来,刚好路过这里,看到下面一副让天地都为之哭泣的惨剧在发生,为了超度并无过错的善男信女,就在城墙边用乱石堆成了一个塔。然后让他们都站在高头,才幸免一死。塔经历了1000多年的风风雨雨,也破旧不堪,给人摇摇欲坠的感觉,于1985年在保护历史文物声中,县政府出面筹资整修,那千年古塔终于重现光芒,原塔形如雨后春笋,今塔则如驱邪宝剑,誓日夜为善良勤劳的黄梅人们守护着东门
站在东门,可以望见那清澈的西河对面就是地势较平坦的马尾山。山上耸立着一个高高的铁架子和一幢值班大楼,那就是黄梅的电视台发射塔。是1984年由五祖东山白莲峰搬迁到此,距仅已有30年矣。
老东街11_副本.jpg
东街的小巷里,好象是昔日梅城人生活的缩影。这里面有供老人娱乐的牌铺,茶座,每天都有说大书的,敲大鼓的在与老人们同乐同欢。一天就那么块把钱茶水钱,却让老人们找到了自己的乐子,有了自己安度晚年的圈子。有时候,也有老人自己主动上台,唱几句黄梅戏来过过瘾,不管唱的好不好,就图一个乐,当然台下的老人们也不会吝惜自己的掌声和叫好声。在小巷的深处,仍有些保持着过去建筑风格的百年老屋,可惜都破烂不堪,如果不及时投入资金修复,也许这些清末民国初年的老屋最终都只是人们悠远的记忆。
东门很大,有几天几夜都说不完的故事。东门很小,她的一草一木,一笑一颦都在我的心尖。
(二)
泛歌湖3_副本.jpg
“淡绿鹅黄春盎然,嫩芽初绽笼翠烟;枝条绕腕赏盛景,洁絮如雪飘漫天。浊酒数杯沉醉去,朦胧一梦早成仙;哪管世间笛声怨,笑看明月照关山。”每次信步县文化广场的泛歌湖畔,在那仪态万千的柳面前,我都会情不自禁的想起古人《咏柳》这首诗。
泛歌湖是万里长江之滨黄梅城区的一个景观湖泊,远观似璀璨的明珠,近赏如盛开的梅花。湖心有一个观赏风月的凉亭,是文学青年和摄影爱好者的“风水宝地”,湖的四周是婀娜多姿的垂柳,青枝绿叶,就象仙女披挂肩上的浓密长发。湖不大不小,如王母娘娘凤冠上一颗夜明珠般大。
传说当年王母娘娘和众仙在七夕之夜泛舟银河,见银河群星歌欢舞美,王母娘娘一时兴起也让凤冠上的夜明珠和插在发梢上的玉钗来助兴。不料酣畅之后,众神昏昏之际,突然从鹊桥上飞来了一群喜鹊,不由分说,衔了珠和钗就跑,当飞到长江上空,遥听到紫云山上樵夫婉转动听的黄梅小曲,喜鹊们一分神, 衔在口中的珠和钗双双就落到湖北黄梅广袤的大地上,后来,珠化为了可与银河媲美的泛歌湖,钗则成为了泛歌湖畔那棵柳。
泛歌湖_副本.jpg
湖边的杨柳岸,草儿青青,小鸟啾啾,可观怪石奇树,听风敲竹韵,极目高楼大厦皆环绕,仰看百鸟伴行云。文化广场平坦开阔,黄梅戏剧院静卧一隅。天若晴时,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偶遇小雨,泛歌而行, 风声、歌声、雨声声声入耳,游客置身其境,好比喝了一杯浓浓的“黄梅糯米堆花酒”,有点不醉似醉,只把黄梅当琼莱的感觉。
泛歌湖畔那棵柳,它不慕繁华之地,清雅坚定却默默无言自然地生长,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用自身的清高亮节,微笑着谱写生命中美丽的篇章.其实,如果湖水没有柳相伴,那就缺失了多少浪漫与诗意,柳没有湖水相衬,自必少了几分妩媚和婆娑。水和柳已浑然成为了美丽景色的一体.同时也带给了天和地一片盎然生机.
泛歌湖2_副本.jpg
清晨朝阳唤醒了沉睡的大地,湖的四周顿时热闹了起来,一大群人不是在旁边练太极拳、太极剑就是跳健身操,也偶有小情侣肩并肩,手挽手在湖边漫步。岸边的垂柳或动或静,一阵风吹来,柳如丝线一般的枝条随风轻轻摆动,在水中婆娑起舞,那倒映在水中的影子,就像衣袂飘舞的美丽仙子。风定时,柳又像端庄的淑女玉骨冰肌,娇情动人。
傍晚时分,很喜欢利用这难得的空闲时间,避开热闹的人群,绕着湖畔走一走,看一看,让宁静来荡涤烦燥的心灵,让自己的心情小憩放松一下。坐在树下,只见垂柳枝条伸入水中,随风而动,让人一时还真分不清是湖水在亲吻着柳条,还是柳条在爱抚着湖水?
(三)
鲍照墓_副本_副本_副本.jpg
曾写过“自古圣贤皆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的南朝宋文学家鲍照就长眠在黄梅镇人民大道和五祖大道连接线上的古墓里。这儿环境幽雅,格外清净,除了偶尔的鸟儿啾啾,惟有风吹树叶沙沙响。
对于鲍照笔者过去并不是很了解,只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从《黄梅县志》了解到,南朝宋文学家鲍照(公元414年~466年),字明远,本籍东海。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他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鲍照当时驻守在黄梅,被乱兵所杀,是一位历史名人。
因本人喜欢钻研本地人文,通过后来查阅了不少资料,对鲍照也就有更进一步的了解。鲍照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他的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李白、岑参、高适、杜甫等诗人在很多地方都秉承了他的风格。杜甫称赞鲍照是“俊逸鲍参军”;李白对鲍照特别推崇:“梁有汤惠休,常从鲍照游,卓绝二道人,结交凤与麟。”
鲍照的诗多为乐府诗。边塞战争,征夫戍卒的生活,是他乐府诗内容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拟行路难》18首是其代表作。“吞声踯躅不敢言!”社会政治的黑暗,残酷无情的统治,窒息着人们的灵魂。社会现实对于寒微士人的压抑,让诗人敢怒而不敢言,到了徘徊难进的地步。
黄梅是鲍照的第二故乡,他的家眷也都在黄梅。在黄梅居住期间,他泛舟雷池后写了一篇《登大雷岸与妹书》,是文学史上与《岳阳楼记》齐名的名篇。鲍照妙笔生花描绘了古雷池的湖光山色:“南则积山万状,争气负高。含霞饮景,参差代雄……东则砥原远隰,亡端靡际。寒蓬夕卷,古树云平……北则陂池潜演,湖脉通连……西则回江永指,长波天合。滔滔何穷?漫漫安竭!”
鲍照被乱军所杀后,葬于黄梅西池西岸东禅村。为了纪念他,黄梅县城内曾建有鲍公祠、俊逸亭,后渐毁废。清道光二十五年,知县俞昌烈等人领衔,重修鲍照墓,立有碑石一块。如今我们看到的墓,就是160年前他们重新修建的,其他的设施都已湮灭在历史的长河里。
(四)
DSC_0118_副本.jpg
明清时代的梅城是什么样子的呢?翻开《黄梅县志》丙子版:县城周围五里又242步,东西径一里又216步,南北径一里又144步。城高二丈四尺。城内有街道15条,坊31座,井10口。义井是现在仅存的几口井之一。
义井距今400多年,是明朝嘉靖年间,为市民解决饮水之难,黄梅名人石溥在此捐地凿建双井。这种仁义之举,深受市民爱戴,故市民将其井称为“义井”。后人将通往义井的这条小巷,称为“义井弄”,从此,“义井”和“义井弄”一直沿袭至今。
尽管现在“义井弄”家家户户都安装了方便快捷的自来水,但这儿的人们还是喜欢一大清早你一桶衣服,她一篮子菜,来井边洗洗。欢声笑语不时从井边溢出,这洗的哪里是衣物和菜,分别是邻居们在这里洗涤、交流思想。
(五)
城区_副本.jpg
“八角亭,亭八角,一角点灯诸角亮;五凤楼,楼五凤,两凤双栖旁凤愁”是描写古调梅书院的八角亭。相传那亭子为鲁班一夜所建,更有那黄梅县志载:八角亭,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知县张九一创建,名“调梅书院”。
亭子位于校园中央,四十余间校舍环绕四周,亭基回廊相接,缀连拱卫,花盛时节,温馨四溢;亭阁七丈余,飞檐斗拱,层层叠叠,扶摇直上;凌空八角,饰以龙头,口衔铜铃,风曳铃动,如鸣佩环;亭端冠以三层葫芦形锡制庑顶,其上绘有“太岁图”,耀日生辉。
如今八角亭不再有,此地已兴建了教书育人的黄梅县八角亭中学。
(六)
武穆遗枫_副本.jpg
“武穆遗枫”是一株树龄达600余年的古枫树,位于县滨河新区的黄梅镇岳家湾村头,因是南宋民族英雄岳飞后人所栽而得名。
这株高80多米,需 3个人才能合抱的枫树生长在新县河道路的一侧。枝桠苍劲有力,树叶茂密浓郁,树高高挺拔,像一巨人矗立,在这一带保佑着一方百姓的平安。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标致的躯干有几道醒目的疤,据说是1938年,驻守县城的日本兵欲砍古枫修碉堡围栏,刚砍几刀,就被当地岳姓村民赶到,拼死相护,最终才让古枫树幸免于难。这古树还有一个传奇,在明末清初,清兵在这附近追杀抗清义士时,义士们跑到岳家湾,追兵来到大树下,这林中忽然升起一阵迷雾,将他们笼罩其中,清兵在迷雾中转来转去,不知不觉的全都调转了方向,义士们终于逃过了一劫。
黄梅镇岳家湾村民大都是岳飞的后人,当年岳飞在风波亭遇害后,其四子岳震、五子岳霆就逃到黄梅隐居了起来。现在黄梅周边的武穴以及临近的江西九江,岳姓都是其后人。600多年前,他们在这里生产生活并栽下了枫树,600年来他们在树下教育子孙习文识字,强身健体,精忠报国。
这株久经风霜雨雪的树,上拥蓝天,下俯热土,日复一日,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和大自然的风云变化,不论天晴还是下雨,每天都有一些人在树下观赏或静坐,有的甚至在树下喃喃自语,似乎在和古枫交流着什么。
现在的古枫已经被当地的村民用石块在周围砌成墙,保护了起来,大门上有一幅对联“岳武穆精忠报国大古枫源远流长。”横批是“珍惜古树”,旁边有个石壁,则刻着古枫的历史和岳姓几十位村民集资的姓名和大小不等的金额,共计3万元左右。
门口的一侧,有个小庙,里面供奉着岳飞的塑像。像前的香炉上插满了香,火盆里有烧着的纸,都是尊敬他的人经常来此供香。
如今这棵六百年的古枫纳入了县政府古树名木范畴加以重点保护,它的高大伟岸奇特形象成为了正在建设中的滨河新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和市民休闲观光的一处好去处。
我多次路过这里,也见到了这株不平凡的古树,而真正在树下停留,并仔细观察树和周遍情况,这次是首次。树的西边是村庄,岳家湾的岳飞后人就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树的东边就是美丽的新县河。南边和北边是一块块农田,有许多村民正在辛勤劳作,惟有一头可爱的小黄狗在一条土路边悠闲地在看鸟飞鸟歇,云卷云舒。
古枫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在这里一年又一年,他是勇者,傲视邪恶,丝毫不惧敌人的大刀,他同时又是滨河新区这新城起始的第一个目击者,第一个鉴赏者,愿为这美好的城市再添绿意。
(七)
1.jpg
时下,漫步黄梅县城滨河新区全民体育活动中心、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市民广场等工程正紧锣密鼓地施工。

psb.jpg 近年来,黄梅县紧紧围绕“高昂龙头、起飞两翼、开发三沿、建设四城”的发展战略,把滨河新区建设作为高昂城区龙头的关键之举,“以水为体,以绿为媒,以文为魂,结合马尾山森林公园和新区水系建设,做好滨河新区山水结合的文章。通过引水入城、橡胶坝蓄水,打造山水相依、清水绕城、环境宜人的生态景观带。蓝图已绘就,未来的梅城一定会更美好……
psbCABN68SM.jpg psbCABJ25L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4

92

主题

1682

帖子

2362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362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4-11-19 20:45:10 | 显示全部楼层
介绍得挺仔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0

3037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8344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4-11-28 18: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家乡好。。。。。。。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百度 现代印象 到达本人主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精华
1123

2万

主题

60万

帖子

7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人在天涯ξ灵气袭人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773853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精华勋章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24-9-26 00:3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并茂。
活着应该快乐,因为你会死很久。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如果你涉世未深,我会陪你看遍世间繁华;如果你历尽沧桑,我会带你坐十遍木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